百喻经故事——比种田(82)

比种田

——《百喻经》



经文

昔有野人,来至田里。见好麦苗,生长郁茂。问麦主言:“云何能令是麦茂好?”其主答言:“平治其地,兼加粪土,故得如是。”彼人即便依法用之。即用水粪,调和其田,下种于地。畏其自脚蹈地令坚,其麦不生,“我当坐一床上,使人举之,于上撒种,尔乃好耳。”即使四人,人擎一脚,至田散种。地坚逾甚,为人嗤笑。



释义

从前有一个农夫,他来到一块田地,看见麦苗的长势很好,他就问麦田的主人:“怎么才能使麦苗长得这样好?”麦田主人回答:“把地平整好,多施些粪肥,一定能长成这样。”


那人依照他所说的去做了。他把泥土翻松,也加了粪水,就只等把种子撒下去了。这时,他想:“我的脚踩着地会使土地坚硬,我应当坐在一张床上,我在床上撒种,这才是好办法。”


于是,他雇来了四个人,一人擎床的一只脚,抬着他到田里去撒种子。结果地踩得更坚硬了,被世人嗤笑。



寓意

佛法中当善护净持戒的田,使它生出善法的芽。但是有的行人起初还能小心谨慎,对细小的戒也不肯犯,可是到后来违戒作恶也意识不到,而毁犯无忌了。如此,菩提之芽怎得不坏?


往期回顾:百喻经故事 

愚人食盐(1)

愚人集牛乳(2)

以梨打头破(3)

妇诈称死(4)

渴见水(5)

子死欲停置家中(6)

认人为兄(7)

山羌偷官库(8)

叹父德行(9)

三重楼(10)

婆罗门杀子(11)

煮黑石蜜浆(12)

说人喜嗔(13)

杀商主祀天(14)

医与王女药(15)

灌甘蔗(16)

债半钱(17)

就楼磨刀(18)

乘船失盂(19)

人说王纵暴(20)

妇女欲更求子(21)

入海取沉水(22)

贼偷锦绣(23)

种熬胡麻子(24)

水火(25)

人效王眼瞤(26)

治鞭疮(27)

为妇贸鼻(28)

贫人烧粗褐衣(29)

牧羊人(30)

雇借瓦师(31)

估客偷金(32)

斫树取果(33)

送美水(34)

宝箧镜(35)

破五通仙眼(36)

杀群牛(37)

饮木筒水(38)

见他人涂舍(39)

治秃(40)

毗舍阇鬼(41)

估客驼死(42)

磨大石(43)

欲食半饼(44)

奴守门(45)

偷犛牛(46)

贫人作鸳鸯鸣(47)

野干为折树枝所打(48)

小儿争分别毛(49)

医治背偻(50)

五人买婢共使作(51)
伎儿作乐(52)

师患脚付二弟子(53)

蛇头尾共争在前(54)

愿为王剃须(55)

索无物(56)

踏长者口(57)

二子分财(58)

观作瓶(59)

见水底金影(60)

梵天弟子造物因(61)

病人食雉肉(62)

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63)

人谓故屋中有恶鬼(64)

五百欢喜丸(65)

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66)

夫妇食饼共为要(67)

共相怨害(68)

效其祖先急速食(69)

尝菴婆罗果(70)

为二妇故丧其两目(71)

唵米决口(72)

诈言马死(73)

出家凡夫贪利养(74)

驼瓮俱失(75)

田夫思王女(76)

构驴乳(77)

与儿期早行(78)

为王负机(79)

倒灌(80)

为熊所啮(81)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杭州灵隐寺光泉大和尚癸卯春节贺词

杭州灵隐寺光泉大和尚癸卯春节贺词

癸卯春节贺词— 杭州灵隐寺光泉大和尚 —▲点击观看:杭州灵隐寺光泉大和尚癸卯春节贺词无量光照除夕夜般若花开春节时我是杭州灵隐寺光泉,值此癸卯春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杭州灵隐寺两序大众,恭祝社会各界朋友、...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十月初三 道宣律师圆寂日佛戒弟子 依戒而住狂慧既兴 越畔而去师弘四分 戒光远著百世所依 法门一柱唐朝道宣律师是彭祖的后代,吏部尚书钱申的儿子,他的母亲有一天梦到一轮太阳投入自己的腹中,就这样便怀孕了,...

纪念|二月十三 香林澄远禅师圆寂日——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纪念|二月十三 香林澄远禅师圆寂日——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二月十三 香林澄远禅师圆寂纪念日一语惊群 杜撰罔测幸有同参 霜上加雪四十年来 未免饶舌打成一片 子规蹄血香林澄远禅师,五代云门宗僧,俗姓上官,前蜀王建武成元年(908)生于青城山附近的四川省绵竹县。幼...

禅诗欣赏——但能识得娘生面 草木丛林尽放光

禅诗欣赏——但能识得娘生面 草木丛林尽放光

示行素侍者【明】憨山德清禅师抛却身心礼法王,前程不必问行藏。但能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抛却身心礼法王”,如何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证悟自性法身?凡夫只因我执甚深,憎爱拣择故轮回生死;若能远离我执...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离净语尊者(345)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离净语尊者(34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百喻经故事——猕猴把豆(88)

百喻经故事——猕猴把豆(88)

猕猴把豆——《百喻经》经文昔有一猕猴,持一把豆,误落一豆在地,便舍手中豆,欲觅其一。未得一豆,先所舍者,鸡鸭食尽。释义从前,有一只猕猴,手里抓了一把豆子,偶不小心,失落一颗。它立即把手里的豆子全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