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三字经|廿八祖 达摩尊 来东土 示性真





达摩祖师,即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在《续高僧传》、《五灯会元》等典籍中记载,达摩祖师原为南天竺(古印度)人香至王第三子,生于南天竺,是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的大弟子,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中国禅宗初祖。


有一天,达摩祖师向他的师父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尊者说:“你应该去震旦(今中国)。”达摩祖师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


或许是沿着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达摩祖师在当时的“南越”(现今海南岛对岸区域)登陆,到如今的广东境内。崇佛的梁武帝得知有这么一位天竺僧达摩的到来,就遣使持诏将他迎至当时的国都建康(今南京)。


梁武帝自得地问道:“我自即位以来,写经、造寺、度僧无数,功德如何?”

达摩祖师却淡淡回答:“没有功德可言!”

梁武帝被浇了一盆冷水:“怎么会没有功德呢?”

达摩祖师说:“这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梁武帝追问:“什么是真功德?”

达摩祖师答:“真正功德是净智妙圆,体自空寂。这功德不是用世俗的方法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了:“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祖师答:“廓然无圣!”

梁武帝再问:“坐在我对面的是谁?”

达摩祖师答:“不识!”

几番对答下来,梁武帝难免有些恼怒,而不能领悟达摩祖师之意。


两人机缘不契,这场见面不欢而散。后来,梁武帝结识了志公大师,谈起了与达摩祖师的这番对话。志公大师从旁点拨:“这是观世音菩萨传佛心印。”梁武帝这才有所悔悟,急忙遣人追赶,但此时达摩祖师已经一苇渡江,飘然离去。


达摩祖师与梁武帝的一番答词,便是文中所说“示性真”,达摩祖师的话,皆是直显心性的。


释教三字经 · 前文回顾

无始终 无内外 强立名 为法界

法界性 即法身 因不觉 号无明

空色现 情器分 三世间 从此生

迷则凡 悟则圣 真如体 须亲证

证者谁 释迦尊 大悲愿 示诞生

处王宫 求出离 夜逾城 人不知

入雪山 修苦行 六年来 习寂定

从定起 出山来 坐树下 心镜开

启大教 说华严 尘刹海 现宝莲

愍凡愚 不能听 隐尊特 显劣应

说阿含 第二时 四谛法 接小机

证四果 出生灭 演方等 破法执

第四时 谈般若 二乘转 教菩萨

开显圆 法华会 学无学 得授记

涅槃经 最后说 显真常 扶戒律

五时教 如是说 亦融通 亦分别

化道圆 归真际 双树间 吉祥逝

荼毗后 分舍利 阿育王 变古制 

碎宝末 造浮图 役鬼神 遍阎浮

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大迦叶 命阿难 结集经 石窟间

修多罗 是经藏 毗奈耶 是律藏 

阿毗昙 是论藏 正法隆 外道丧

藏分三 部十二 遇有缘 作佛事

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腾兰来 经像至 初译经 四十二

善男女 皆生信 求出家 期现证

建十寺 安僧尼 三宝备 始于兹

溯源流 知宗派 宗有十 分大小

成实宗 六代盛 高僧传 可为证

俱舍宗 陈至唐 五代后 渐微茫

此二宗 是小乘 律小大 七大乘

传心印 为禅宗 佛拈花 迦叶通

授阿难 为二祖 次第承 皆可数

第十二 号马鸣 造起信 大乘兴

十四祖 名龙树 入龙宫 华严遇 

传世间 法雨澍 造诸论 施甘露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新闻|癸卯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 杭州灵隐寺举行皈依法会

新闻|癸卯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 杭州灵隐寺举行皈依法会

2023年3月10日,癸卯年农历二月十九,恭逢观世音菩萨圣诞,杭州灵隐寺举行皈依法会,礼请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为信众传授三皈依。上午八时许,前来求受皈依的善信们齐集灵隐寺紫竹广场,灵隐寺常法法师为大家...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下)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下)

前文回顾: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上)世尊告曰:“目犍连,这是它前世的业力所现。曾在人天导师、正等觉山王如来出世时,在山王如来的教法下有一位施主,受了三皈五戒。有一天,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您是一位贤妻良...

赏析|清丁观鹏绘宝相观音像

赏析|清丁观鹏绘宝相观音像

清丁观鹏绘宝相观音像规格:纵148cm 横80.8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宝相二字有四种解释,第一种指佛的形象,第二种指帝王的形象,第三种是蔷薇花的一种,第四种是苹花的别称。在指佛像时有文献记载,南朝...

报名|云林书院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课程

报名|云林书院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课程

2014年国家教育部制定并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强调,通过社会教育的形式学习、增进和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修养是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的重要的一部分,既是社会公民一生中具有深刻...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持善法尊者(308)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持善法尊者(308)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禅诗欣赏——吹将草木作天香

禅诗欣赏——吹将草木作天香

山光寺【宋】昙秀法师扁舟乘兴到山光,古寺临流胜气藏。惭愧南风知我意,吹将草木作天香。这是一首意气风发的山水禅意诗。诗作借盛赞扬州山光寺的风光表达自己的禅悦之境。《东坡题跋》云:“予在广陵,与晁补之、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