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欣赏——观心同水月 解领得明珠


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

【唐】李白

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

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

此中积龙象,独许浚公殊。

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

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


诗以描写宣州的美景开篇。白云缭绕的敬亭山,青翠秀美,绵延不断,一直连接到苍梧山。澄明清冽的双溪,倒映着敬亭山秀丽的景色,蓝天白云也落收其中。山中聚集着好多佛门龙象,而仲浚公便是其中翘楚。他风度翩翩,气韵不凡,文章高妙,倾动江南,禅修上的造诣也是极其不凡。


“水月”是大乘常用的譬喻,观察自心如同水月,了不可得而明有妙用。“解领得明珠”巧用“衣里明珠”喻,表明禅师已解下烦恼的外衣,得到了自性明珠。这颗明珠个个都有,人人本具,只要转身解衣,立刻获得,从此就得大受用,这是对仲浚公禅悟境界的赞扬。


最后一联,将仲浚公比作名僧支遁,并通过记述二人高谈,进一步阐明见解。“高谈出有无”表明二人以领会佛法中“有”“无”的妙义,不再执着。实通诗有景到人,说理明晰,为难得佳作。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学处|佛法中的“药”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观照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素食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分享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赏析
赏析|敦煌五代绢画:药师琉璃光如来
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的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拓片

☀阅读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故事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提婆达多的堕落

☀视频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2023年杭州公园年卡办理指南

— 2023年 —杭州公园年卡  办理指南  2023年杭州公园年卡已于11月15日开售,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办理,具体如何操作?一起来看...

百喻经故事——医治背偻(50)

百喻经故事——医治背偻(50)

医治背偻——《百喻经》经文譬如有人,卒患脊偻,请医疗治。医以酥涂,上下着板,用力痛压,不觉双目一时并出。释义有一个驼背,请医生医治。这个医生用一些酥油涂在背上,然后把他夹在两块木板的中间,放在地上,用...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黄花遍处

断桥妙伦禅师重九上堂:九日重阳节,渊明采菊时。黄花到处有,何止在东篱。诸人若也不信,且看折取一枝。拈主丈云:见么?雨中虽好,霜后尤奇。本日食单素煮重阳糕菊花雪梨饮-素煮-材 料大萝卜1根、素高汤适量、...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②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②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①众同分:依有情身心相似分位差别,假立同分。众是种类义,同是一义,分是相似义,即人人相似,天天相似,法法相似。此等各异,所以名众:五趣有情,各同类相望,五蕴和合身...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光明灯尊者(335)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光明灯尊者(33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开示|谛闲法师: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开示|谛闲法师: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如来出世,唯一大事因缘,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与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棒喝,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