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三字经|授阿难 为二祖 次第承 皆可数





阿难尊者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二载,佛陀传法予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后又传法予阿难,故阿难为付法藏之第二祖。


阿难尊者以下,是商那和修、优婆毱多、提多迦、弥遮迦、婆须密、佛跎难提、伏驮密多、胁尊者、富那夜奢,计有十代,次第相承。


释教三字经 · 前文回顾

无始终 无内外 强立名 为法界

法界性 即法身 因不觉 号无明

空色现 情器分 三世间 从此生

迷则凡 悟则圣 真如体 须亲证

证者谁 释迦尊 大悲愿 示诞生

处王宫 求出离 夜逾城 人不知

入雪山 修苦行 六年来 习寂定

从定起 出山来 坐树下 心镜开

启大教 说华严 尘刹海 现宝莲

愍凡愚 不能听 隐尊特 显劣应

说阿含 第二时 四谛法 接小机

证四果 出生灭 演方等 破法执

第四时 谈般若 二乘转 教菩萨

开显圆 法华会 学无学 得授记

涅槃经 最后说 显真常 扶戒律

五时教 如是说 亦融通 亦分别

化道圆 归真际 双树间 吉祥逝

荼毗后 分舍利 阿育王 变古制 

碎宝末 造浮图 役鬼神 遍阎浮

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大迦叶 命阿难 结集经 石窟间

修多罗 是经藏 毗奈耶 是律藏 

阿毗昙 是论藏 正法隆 外道丧

藏分三 部十二 遇有缘 作佛事

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腾兰来 经像至 初译经 四十二

善男女 皆生信 求出家 期现证

建十寺 安僧尼 三宝备 始于兹

溯源流 知宗派 宗有十 分大小

成实宗 六代盛 高僧传 可为证

俱舍宗 陈至唐 五代后 渐微茫

此二宗 是小乘 律小大 七大乘

传心印 为禅宗 佛拈花 迦叶通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纪念|十月廿五 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圆寂日——是知吾师 必曼殊氏

纪念|十月廿五 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圆寂日——是知吾师 必曼殊氏

华严大海 汪洋莫拟若非大智 孰窥其底开法界门 示还源轨是知吾师 必曼殊氏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557—640),唐代雍州万年(陕西临潼县北)人,十八岁投因圣寺道珍禅师出家,法号法顺。因是宰相杜如晦的族叔...

防护|新冠有“特效药”吗?一直咳嗽可以选什么中药?解答来了

防护|新冠有“特效药”吗?一直咳嗽可以选什么中药?解答来了

往期回顾☀藏识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

百喻经故事——唵米决口(72)

百喻经故事——唵米决口(72)

唵米决口——《百喻经》经文昔有一人,至妇家舍,见其捣米,便往其所,偷米唵之。妇来见夫,欲共其语。满口中米,都不应和。羞其妇故,不肯弃之,是以不语。妇怪不语,以手摸看,谓其口肿。语其父言:“我夫始来,卒...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9)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9)

十九  显神通太后施钱却说济癫将缘簿丢与毛太尉,竟自回寺。首座问道:“你出走了半晌化得些么?”济癫道:“多已化了,后日皆完。”首座道:“今日一文也无,后日哪能尽有?”济癫道:“我自去化,不要...

禅诗欣赏——宽却肚皮常忍辱 豁开心地任从他

禅诗欣赏——宽却肚皮常忍辱 豁开心地任从他

布袋和尚偈【五代】契此和尚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要使此心无挂碍,自然证得六波罗。布袋和尚一次外出化缘,有居士问他:“和尚何姓?...

释教三字经|廿八祖 达摩尊 来东土 示性真

释教三字经|廿八祖 达摩尊 来东土 示性真

达摩祖师,即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在《续高僧传》、《五灯会元》等典籍中记载,达摩祖师原为南天竺(古印度)人香至王第三子,生于南天竺,是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的大弟子,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