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住世间尊者(323)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三百一十三尊至第三百二十八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贰拾叁尊

住世间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住世间尊者铜像

诗 偈



时之不来常悲叹,时之来矣且心宽。

人生百态尽如此,难跳悲欢离合关。


偈解


时运不好的时候,总是唉声叹气;机会到来的时候,总是欢欣鼓舞,神采飞扬。人生百态就是这样,总难跳出悲欢离合的束缚。


此偈教导我们,众生皆是如此,遇到随顺己意的情境,即感到快乐,遇到与自己身心相违悖的境界,则感到痛苦或嗔恚。其实,境本无差别,而是由于众生迷惑之心,才有了违顺之分,苦乐之受。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面露笑容,右手托灵兽,左手结印。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贰拾叁尊住世间尊者,世间指被烦恼缠缚之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之一切现象。又因“世”有迁流之义,“间”为间隔之义,故与“世界”一语同义,包含有情与国土(器世间)二者。




尊者经历了无量数劫的修行,发愿常住世间,教化众生,利乐有情。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禅定果尊者(304)

不退法尊者(305)

僧伽耶尊者(306)

达摩真尊者(307)

持善法尊者(308)

受胜果尊者(309)

心胜修尊者(310)

会法藏尊者(311)

常欢喜尊者(312)

威仪多尊者(313)

头陀僧尊者(314)

议洗肠尊者(315)

德净悟尊者(316)

无垢藏尊者(317)

降伏魔尊者(318)

阿僧伽尊者(319)

金富乐尊者(320)

顿悟尊者(321)

周陀婆尊者(322)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通启|第四届灵隐山文化国际论坛暨《灵隐寺志》研究工作坊征稿启事

通启|第四届灵隐山文化国际论坛暨《灵隐寺志》研究工作坊征稿启事

灵隐山,又名武林山、佛国山、天竺山、灵鹫山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东晋咸和元年(326),高僧慧理于兹挂锡造寺,一千六百年来,高僧辈出,香火鼎盛,名士云集,文化繁盛。为进一步推动灵隐山文化研究,...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三)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三)

如来赞叹品第六经文正宗分分四大科,第二品讲的是明能化主。第三、四、五品是明所化机。而以下的六、七、八品是明度脱缘,说明度脱众生的机缘,只要多亲近地藏王菩萨,一定可以罪业消除,不会堕落地狱之中。如来:梵...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前文回顾:学处|三皈依在上一篇介绍三皈依的文章中,大家对于皈依的内容和意义都已有所了解,但还有不少人对于皈依三宝存在一些疑问和误解,今天就让我们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几个加以回答:01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

2022灵隐回眸①——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

2022灵隐回眸①——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2年,杭州灵隐寺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切实落实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探索推动新时代佛教场所建设,各...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言拟偕林子坚居士等将来普济寺,请予讲经。斯时予曾复一函,俟秋凉后即入城讲金刚经大意三日。及秋七月,予以掩关习禅,乃不果往。日昨梦惺居士及诸仁者入山相...

故事|大龟的因缘(下)

故事|大龟的因缘(下)

前文回顾:故事|大龟的因缘(上)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远处海天交际的地平线上,有一座大岛缓缓地飘动过来。当“大岛”愈来愈近时,商人们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背宽有一里的大海龟。大海龟听到了商人们的哭号,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