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往生极乐是逃避业债吗?

有人了解了佛教因果的道理,再根据念佛法门发愿往生的趣向,提出一个问题:娑婆众生业障深重,念佛往生便能一走了之,无需偿还业债,岂非违背因果规律?


其实,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并不真正明白因果法则,也未曾用心读诵大乘经典。经中常说:“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观无量寿佛经》中也提到,第三观成,可灭无量亿万劫生死之罪;第六观成,可灭无量百千万亿重罪。


当知念佛法门,一方面通过至诚忏悔和精进修行,仗佛力消除旧业,一方面凭自力止恶行善,持戒修福,不再造恶业。在一连串的善行中,使罪业不生;在一辈子念佛声中,令善根增长。与此同时,还要发愿回向,仰仗佛力加被,精进办道,随佛往生,悟无生忍,证不退转,然后再来娑婆,大作佛事,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否则,一面念佛,一面作恶,以为一切有佛承担,反正临终佛来接引,即可逃避一切钱债,命债,业债。这样想法又岂是学佛的正知见呢?

念佛是愚夫妇事的选择吗?

有人认为念佛是愚夫愚妇事,这种见解,简直狂妄自大。当知念佛法门,三根普被,上智下愚,利钝兼收。上上智,如佛在世时的文殊、普贤,佛灭度后的马鸣、龙树等诸大菩萨,无不发愿往生极乐,并且力弘念佛法门。下下智,如张善和等屠儿婢女,一念专精,皆可往生。此皆是阿弥陀佛因中愿力,慈悲摄受,岂仅限于愚夫愚妇?


况且释尊及十方诸佛,无不称赞念佛法门,劝导众生,称念无量寿佛,求愿往生彼国。弘扬净土法门的历代祖师皆是佛门高僧,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称念佛法门为最胜方便;龙树菩萨造《毘婆沙论》,推崇念佛法门为易行疾至之道;智者大师亲证法华三昧,永明延寿禅师为禅门法眼宗三祖,无不归心净土,自行化他。居士之中如唐朝的白乐天,宋朝的苏东坡,明朝的袁弘道,清朝的杨仁山,都是大学问家,仍能专念佛号,怎可以视念佛是愚夫愚妇之事?


更何况我们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是大持戒;真能念佛,不稍间断,不夹杂妄念,即是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是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邪见所惑,即是大智慧。一念佛号,具足六度万行,所以莲池大师说:“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谁敢说念佛是愚夫愚妇的事呢?

老人才需要念佛吗?

很多人都视念佛为老人专利的事。殊不知念佛法门,老少咸宜。老人固然要把握有限的岁月,为将来莲华化生作准备;青年人更要把握现在,创造将来。何况青年人学识有限,经验不足,入世未深,身处五欲六尘之中,以求安身立命,着实不易。倘能以强健之色身,充沛之精神,一心念佛,勤修净业,所获利益必定不可思议。


而且修持净土法门也不仅限于一句佛号,如《观无量寿佛经》中开示的净业三福,对一切人都有极大帮助: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以维系道德;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以改善行为;深信因果,修十善业,以净化身心;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以自利利他……所以念佛法门,对青年人实有辅导的功能,对社会也有净化的作用。


何况流水时光,青春不再,有智慧的青年人,岂可任由自己生命随时光消逝,永被业牵,人间天上,牛胎马腹,六道升沉不已呢?当知人生难得,佛法难闻,诚应把握此生,寻求解脱,永离生死。所以希望各位青年朋友,如能此时发心念佛,现在消灾纳福,将来往生极乐,善莫大焉。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念佛,孤坟多是少年人。”岂能不警惕呢?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学处
学处|生宏律范 死归安养——灵芝元照律师是如何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
学处|佛陀教我们如何爱国
学处|什么是菩萨
学处|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

☀观照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
开示|弘一法师: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开示|虚云老和尚: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素食
素食|秋三月 静心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分享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赏析
赏析|清丁观鹏绘宝相观音像
赏析|观音经变图卷
赏析|历经波折传入中国的千手观音
赏析|清早期绢地全堂佛会图

☀阅读
阅读|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故事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
故事|戒贪得自在
故事|拦住沙门的水鬼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视频
视频|有人来问居山意
视频|空山新雨后
视频|天香桂子落纷纷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素食|春食

素食|春食

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复苏,为了顺应春天的这股生发之气,我们要特别注意让自己的身体保持轻盈舒畅的状态,这样肝气和阳气才能顺利的生发。春季养阳重在养肝。中医认为,春在人体主肝,而肝气旺于春季。为适应季节气候...

故事|金色比丘尼

故事|金色比丘尼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个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下一个具十八丑相的女孩。她的父母都很忧愁,她的父亲说:“这样难看的孩子,干脆到晚上把她溺死,然后再拿去喂狗。”母亲说:“夫君,您不要这么说,杀人是天理所不容的...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中秋佳节前,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云林公益基金会的中秋慰问活动,带着灵隐寺的净素月饼,还有灵隐寺常住师父们的殷殷心意与中秋祝福,送往杭城的多家福利机构。我是第一次参加此类公益活动,心情十分激动。天气渐凉,...

历史|明代著名禅师(下)——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五)

历史|明代著名禅师(下)——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五)

道衍(1335—1418)号逃虚子。成祖起兵时,任为军师,即位后,论功授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任太子少师,复姓姚,命名广孝。常居僧寺,冠带而朝,还仍缁衣。他除监修《太祖实录》及监修《永乐大...

恭迎|七月廿九 地藏菩萨圣诞

恭迎|七月廿九 地藏菩萨圣诞

地藏大慈悲  誓愿永无尽期所化成佛数难思  犹秉声闻仪直待狱空生度尽  方肯示证菩提恳祈冥显施恩资  海会预莲池地藏菩萨是谁?地藏菩萨,为梵文Ksitigarb...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郁多罗尊者(347)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郁多罗尊者(34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