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八月十五 月光遍照菩萨圣诞

云开空净 独露婵娟

皎洁无瑕体自圆 不动历周天

照彻无边 恩泽布大千

月光遍照菩萨,也被称为月光菩萨,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之右胁侍。“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静定,映现明澈清辉,容摄大千芸芸众生,使之免于受贪、瞋、痴三毒逼恼。月光菩萨身呈白色,乘于鹅座,手持月轮。他与药师如来的左胁侍日光菩萨并为药师如来的两大辅佐,在药师如来的无量菩萨眷属里,这两位菩萨是位居上首的最重要菩萨,与药师如来合称为“东方三圣”。



月光菩萨久得虚空寂如来授记作佛,以大悲故无量劫来舍身弘施,无吝命财,勇锐护法,恩泽广布,譬如月光明,普照诸冥暗,所有轮回苦,断灭令不生。根据经典记载,月光菩萨曾于佛前发下无量护持正法、成熟众生之广大悲愿:

《大宝积经》卷九十记载,佛问诸菩萨摩诃萨:“汝等谁能于后末世护持正法,摄受如来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安住秘密种种方便成熟众生?”月光菩萨曰:“我能堪任与诸众生毕竟安乐。


《菩萨善戒经》卷一记载,世尊告无量诸菩萨言:“谁能于此后恶世时,受持拥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谁能护法?谁能教化一切众生?”月光菩萨言:“世尊,我能教化一切众生令修福德。


《佛说决定毗尼经》中,世尊问诸菩萨:“仁者!谁能于后恶世,堪忍护持正法,以诸方便成就众生?”月光菩萨言:“我能堪忍令诸众生常行给事。


不仅如此,月光菩萨与日光菩萨还和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有密切关系。凡至心持诵《大悲咒》之修行者,月光菩萨也会与无量神人来增益其持咒效验。如观世音菩萨说大悲咒后言:

是时当有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与无量神仙,来为作证,益其效验。我时当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从是以往,所有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典籍,亦能通达。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若在山野,诵经坐禅,有诸山精、杂魅、魍魉、鬼神横相恼乱,心不安定者,诵此咒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

因此修行者在持诵《大悲咒》后,如能再加诵月光菩萨陀罗尼,则月光菩萨会来加庇护,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难病痛,成就一切善法,远离各种怖畏。

月光菩萨陀罗尼

深低帝屠苏吒 阿若密帝乌都吒

深耆吒 波赖帝吒 耶弥若吒乌都吒

拘罗帝吒耆摩吒 娑婆诃


而月光菩萨的圣诞便在与月亮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中秋这天。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始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为“中秋”。由于中国人从天上的月圆,来象征人间团圆美好的事物,因此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而习俗上,出门在外的异乡人在这一天也都应该阖家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南宋词俊朱敦儒云:“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中秋时节,凉风送爽,云稀雾少,月光显得特别皎洁明亮;民间除了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中秋节不仅充分表现出中国人对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向往,更配合种种节俗活动,成为一个充满欢乐与诗趣的岁时节序。



月光菩萨持药师如来之正法宝藏,有悲天悯人之怀,具澄明天地之力。佛弟子于中秋月圆之夜,恭迎菩萨圣诞,虔诚诵经持咒、礼拜月光遍照菩萨、称念菩萨圣号,必能

祛疫灾而除病苦,

离惧怖而得康宁;

离烦恼之消磨,智光朗照;

摒客尘之扰乱,心月孤圆!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学处
学处|愿求无上佛道 度脱一切众生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学处|什么是事忏与理忏

☀观照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观照|在娑婆世界为什么专凭自力,悟修甚难
观照|久念功深 必定见佛
观照|修证即不无 污染即不得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之解析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开示|印光大师:阅读佛经不可亵慢
开示|谛闲法师: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四行相
常识|十二因缘法门
常识|五停心观

☀素食
素食|净心
素食|徐行处暑天
素食|本心
素食|中秋意

☀分享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赏析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地藏菩萨像
赏析|圆悟克勤禅师《印可状》
赏析|松广寺朝鲜佛画:华严经变相帧

☀阅读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
阅读|皮袋歌——纪念虚云老和尚诞辰182周年
阅读|学佛应当心大而胆小

☀故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
故事|树神也来抢功德
故事|冤冤相报
故事|变成大鱼的国王

☀视频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自明尊尊者(382)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自明尊尊者(382)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参访寺院:听经闻法

参访寺院:听经闻法

无论是在寺院听过法师讲经的居士还是常常自己课诵经典修习佛法的佛弟子,或是仅对佛教有一些涉猎的人,应该都听过、见过安在经典起首的偈子,这首偈子文义很明白,清楚地表达了佛法的庄严尊贵与微妙甚深。我们在佛门...

素食|动静寒温 自愧自悔

素食|动静寒温 自愧自悔

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佛眼禅师)——《晚晴集》本日食单山药泥燕麦小饼干枸杞蔬菜粥-山药泥 -材 料 山药做 法1、山药削...

赏析|北齐铜鎏金佛立像

赏析|北齐铜鎏金佛立像

佛立像北齐(6世纪后半期)铜鎏金 高53.7厘米美国哈佛大学美术馆藏立佛面型长方丰颐,肉髻低平,螺纹对称旋转,身姿挺立端庄,双足分开直立,手结施无畏印、与愿印。五官起伏平缓,多用线刻形式表现,弯眉细眼...

禅诗欣赏——不知到海后如何

禅诗欣赏——不知到海后如何

绝句【宋】靓禅师春天一夜雨滂沱,添得溪流意气多。刚把山僧推倒却,不知到海后如何。一夜豪雨,溪流一改往日之涓细,怒滔滚滚,摧堤冲岸,何其势不可挡。可是这一切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象,一时得意也改变不了东流而去...

释教三字经|既明宗 须知律 持五戒 本乃立

释教三字经|既明宗 须知律 持五戒 本乃立

禅宗讲完了,现在讲到律宗了。律的梵语叫做优波罗叉,或者毘柰耶,翻译为调伏。或者叫毘尼,翻译为灭。还有尸罗和波罗提木叉,译为戒和别解脱。名字尽管不同,意义都可以会通。律的意义是什么呢?律是规矩,它能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