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欣赏——多少人来看明月 谁知倒被月明看


自题月轩

【宋】德聪禅师

轩前辘轳转冰盘,

轩里诗成彻骨寒。
多少人来看明月,

谁知倒被月明看。


德聪(?—1017),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太平兴国三年,结庐松江佘山(今上海市松江县),嗣有二虎护卫,名大青、小青。于天禧元年(1017)跌坐而终。


本诗以明月指禅心。那冰盘般清凛的明月,正是一颗空寂的禅心,抱着这颗禅心,便是诗成也透露着清寒。如此皎洁的禅心,不知引发多少人来仰羡,可是又有多少人明白,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明月,一盏心灯呢!只知道看月亮,反过来,明月不也正看着你吗?悟则彼此不二,心月孤圆;迷则月是月,我是我,月永远高挂天上,我永远轮回不断。


南宋诗人林一龙作有观月诗,诗名为《十四夜观月张氏楼》,可谓暗喻禅机,可谓独得机杼:“只隔中秋一夕间,蟾光应未少清寒。时人不会盈虚意,不到团圆不肯看。”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学处
学处|愿求无上佛道 度脱一切众生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学处|什么是事忏与理忏

☀观照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观照|在娑婆世界为什么专凭自力,悟修甚难
观照|久念功深 必定见佛
观照|修证即不无 污染即不得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之解析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开示|印光大师:阅读佛经不可亵慢
开示|谛闲法师: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四行相
常识|十二因缘法门
常识|五停心观

☀素食
素食|净心
素食|徐行处暑天
素食|本心
素食|中秋意

☀分享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赏析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地藏菩萨像
赏析|圆悟克勤禅师《印可状》
赏析|松广寺朝鲜佛画:华严经变相帧

☀阅读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
阅读|皮袋歌——纪念虚云老和尚诞辰182周年
阅读|学佛应当心大而胆小

☀故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
故事|树神也来抢功德
故事|冤冤相报
故事|变成大鱼的国王

☀视频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新闻|2023云林书院“呈瑞”万家

新闻|2023云林书院“呈瑞”万家

元月的杭州正在恢复往日的烟火与繁华,一纸火红的“月德呈瑞”也在此时走入了千家万户。近日,浙江云林书院联合杭州十多个街道单位,共同向市民、返乡旅客、孤寡老人及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等群体送出灵隐寺新年年历近万...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我空怖灭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我空怖灭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凡夫都是本来没有烦恼自找烦恼,爱欲虽有爱欲之乐,不过爱欲之乐会生出来忧愁恐怖的苦恼。怎么由爱欲而生种种忧愁恐怖的苦恼呢?比如一个人如果特别爱财,得不到...

学处|持戒三种人 你是哪一种?

学处|持戒三种人 你是哪一种?

全部佛法的纲要,说起来只有三个字:戒、定、慧。所谓戒净则定生,定生则慧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若持戒不清净,禅定无由发生,则智慧也无法开发。经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无碍清净慧,皆从禅定生。”通...

禅诗欣赏——满目春山春水绿 更求何地可忘机

禅诗欣赏——满目春山春水绿 更求何地可忘机

子规【宋】白云守端禅师声声解道不如归,往往人心会者稀。满目春山春水绿,更求何地可忘机。当子规鸟啼叫之时,人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这鸟儿声声呼唤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其实,很少有人听得懂它的真正意思。眼...

释教三字经|廿八祖 达摩尊 来东土 示性真

释教三字经|廿八祖 达摩尊 来东土 示性真

达摩祖师,即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在《续高僧传》、《五灯会元》等典籍中记载,达摩祖师原为南天竺(古印度)人香至王第三子,生于南天竺,是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的大弟子,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

报名|云林书院传统文化经典《论语》导读第二期课程

报名|云林书院传统文化经典《论语》导读第二期课程

云林书院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课程(第二期)2014年国家教育部制定并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强调,通过社会教育的形式学习、增进和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修养是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