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第六届云林公益书画联展作品欣赏(参展作品102-175)


米市巷街道古新书画社作品



102·山水·《梵音阵阵祐苍生》·薛玉梅

105·山水·《春雨涤山生紫烟》·何自强

106·书法·《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李青海

107·山水·《积翠》·任竹君

108·书法·《篆书对联》·楼开跃

109·花鸟·《松鹤延年》·洪永相

111·山水·《万树凝烟化墨痕》·何曼曼

112·山水·《山势盘陀》·张丽媛

113·山水·《溪山清韵》·董灿松


115·山水·《春意盎然》·胡智如


南星街道书画院作品


121·绘画·《山高水长》·高凯廷

122·绘画·《青绿山水》·金振国

123·绘画·《竹林幽之细听雨》·吴秀珍

124·绘画·《佛在心中》·曹惠琳

125·书法·《诗语》·丁功山

126·书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冯建琴

127·绘画·《四季平安》·陈贵芳

128·绘画·《墨虾》·唐执华


清波街道作品


131·花鸟·《鸿运当头》·袁慧婷

133·山水·《白沙翠岚江村行》·顾水根

134·山水·《清谷幽泉》·陈忠发


小营街道作品


135·绘画·《牡丹》·王桂云

137·书法·《柳永词》·陈茂樑

139·绘画·《松鹤图》·俞国海

141·绘画·《荷花》·杨影

142·绘画·《藤》·吴丹

143·书法·《杨万里词》·吴月林

144·篆刻印稿·《十六罗汉》·陈建民

145·绘画·《荷花》·陈建萍

146·书法·《毛泽东词》·陈可怡


紫阳街道作品


147·书法·《金刚经》·曹忠正

150·书法·行楷《得道》·王进

151·书法·楷书《岳阳楼记》·朱金赐

153·书法·楷书《大学》节选·孙鑫根

154·水墨画·《山水耸翠》·朱剑尧

156·水墨画·《山水情怀》·葛东升

159·书法·《苏轼宋词》·蒋伟平

162·书法·《宋词一首》·徐洪海

163·书法·《宋词一首》·朱勤民


钱江新城书画院作品


164·国画·《一花一世界》·丁莉萍

166·书法·《清凉境》·戴爱萍

167·国画·《净植》·支娴兰

169·国画·《芦苇声兼雨》·徐晓宝

170·山水画·《山外青山》·陶金龙

172·山水画·《踏歌图》·童旭栋

174·国画·《花开歌盛世》·刘齐良

175·山水画·《湖光山色》·颜风云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巡觅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学处
学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皆随学无有疲厌
学处|功德普皆回向 成就广大善法
学处|盂兰盆节供佛及僧 功德利益殊胜难思
学处|愿求无上佛道 度脱一切众生

☀观照
观照|既然“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现在何必着急呢
观照|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楞严经意旨
开示|慈舟法师: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之解析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对治烦恼的五种法门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四行相

☀素食
素食|坦然
素食|解知足
素食|咬秋
素食|净心

☀分享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赏析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332窟之珞珈山观音变
赏析|犍陀罗浮雕 “大光明之神变”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阅读
阅读|华严经赞
阅读|不朽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故事
故事|净藏净眼转邪心
故事|实语守信的须陀须摩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
故事|树神也来抢功德

☀视频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莲花灼灼斗红妆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过去有兄弟二人,哥哥经商,弟弟志愿做个修道者,因此弟弟就加入佛陀的僧团去出家学道,由于他精进不懈怠,很快地得证了阿罗汉果。弟弟时常去探望哥哥,看到哥哥为生意忙碌的情景,就劝导他学佛。可是哥哥的回答都是...

赏析|明代禅画:戴进《伏虎罗汉图》

赏析|明代禅画:戴进《伏虎罗汉图》

明 戴进 伏虎罗汉图轴尺寸:113.9x36.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人画山水,喜参以人物故实,戴进此作绘罗汉持杖静坐堂前,左手徐伸伏虎,更似一位禅师,另有一侍童侧身门后窥视,面露惊惧之色,而罗汉、虎...

报名|云林文化走读“南山漫步” ——观湖光山色旖旎,听南屏晚钟悠扬

报名|云林文化走读“南山漫步” ——观湖光山色旖旎,听南屏晚钟悠扬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本周,浙江云林书院将组织“探寻历史文脉,走读东南佛国”2023春夏季活动“南山漫步——观湖光山色旖旎,听南屏晚钟悠扬”文化走读活动。“南山漫步”走读路线,起自西湖博物馆,穿过钱王祠...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心无轻疏世间高龄皆父母年老不孤天下晚辈尽儿孙中国历来重视敬老孝亲,“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敬老孝亲也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作为佛弟子,不仅要孝养亲生的父母,而且视一切众生曾为过去父母,将...

法讯|2022年杭州灵隐寺水陆法会通启

法讯|2022年杭州灵隐寺水陆法会通启

水陆法会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由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即《梁皇忏》)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结合发展起来的。梁武帝由梦僧启示,后又得宝誌公劝说,因而披阅大藏,创立仪文,于天监四年(505)就...

​历史|清初诸帝对佛教的推崇——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二)

​历史|清初诸帝对佛教的推崇——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二)

清朝统治者最初接触到的佛教,是中国西藏地区所传的喇嘛教。当十七世纪初起,已有喇嘛到关外传教,曾受到清太祖的礼遇。太宗时(1627—1643),盛京(今沈阳)方面已开始和当时西藏的达赖喇嘛第五世(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