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江印月 宋韵重光”——第六届云林公益书画联展


灵隐寺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是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之一。灵隐寺虽处“仙灵所隐”之地,仍以“慈悲、包容、感恩”的精神,践行人间佛教,社会教化。浙江云林书院与杭州多个街道单位合作,致力于社会文化共建,丰富民众文化生活。


宋韵文化以南宋历史文化为背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杭州深厚的宋韵历史文脉,提炼时代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鼓励社会各界热心公益。云林书院分别与杭州佛学院、上城区政协联合举办“千江印月 宋韵重光——第六届云林公益书画作品联展”。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宋文化的辉光气韵,早已深植于传统文化的笔墨阴阳之中,其中或佛性或禅理,皆月照江水,无所不映。



展览时间:

2022年8月14日—8月26日

展览地点:

杭州灵隐寺·直指堂(法堂)


后期展览将于9月上旬在上城区文化中心持续展出,敬请关注。


因疫情防控需要,前往观展请佩戴口罩并保持安全距离。书院也推出了线上观展和结缘,无需到场亦可欣赏。



画册鉴赏:


本次联展邀请到灵隐寺、径山寺、净慈寺、杭州佛学院、福星观、大名画院、中国计量大学、浙江老干部书法家协会、杭州图书馆佛学分馆及杭州各街道文化站等一同创作书法、篆刻、绘画等作品,共计260余幅。



参展作品面向大众随喜结缘,充分体现了“云林公益书画联展”的“艺术性、文化性、社会性、公益性”的特色,书院将基于云林公益书画联展汇聚的资源,持续推进“云林春晓”乡村小学美育公益项目,为促进“文化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云林春晓美育项目成果展示


完整作品欣赏及结缘方式,请关注“浙江云林书院”微信公众号,回复“书画”关键字或点击“书画联展”菜单。如有疑问,可联系:yunlinshuyuan@163.com

部分作品展示:

来源:云林书院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巡觅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学处
学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皆随学无有疲厌
学处|功德普皆回向 成就广大善法
学处|盂兰盆节供佛及僧 功德利益殊胜难思
学处|愿求无上佛道 度脱一切众生

☀观照
观照|既然“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现在何必着急呢
观照|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楞严经意旨
开示|慈舟法师: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之解析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对治烦恼的五种法门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四行相

☀素食
素食|坦然
素食|解知足
素食|咬秋
素食|净心

☀分享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赏析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332窟之珞珈山观音变
赏析|犍陀罗浮雕 “大光明之神变”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阅读
阅读|华严经赞
阅读|不朽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故事
故事|净藏净眼转邪心
故事|实语守信的须陀须摩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
故事|树神也来抢功德

☀视频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映日莲开白玉池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罗余习尊者(349)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罗余习尊者(34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释教三字经|既明宗 须知律 持五戒 本乃立

释教三字经|既明宗 须知律 持五戒 本乃立

禅宗讲完了,现在讲到律宗了。律的梵语叫做优波罗叉,或者毘柰耶,翻译为调伏。或者叫毘尼,翻译为灭。还有尸罗和波罗提木叉,译为戒和别解脱。名字尽管不同,意义都可以会通。律的意义是什么呢?律是规矩,它能使我...

纪念|正月十三 牛头法融禅师圆寂日

纪念|正月十三 牛头法融禅师圆寂日

牛头法融禅师,俗姓韦,润州延陵人(今江苏镇江市)。法融禅师十九时,便学通经史,不久开始阅读大般若经,对般若真空之旨,有所悟人。他曾感叹道:“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于是产生了出家的念...

二十四节气|惊蛰——阳气初惊蛰 韶光大地周

二十四节气|惊蛰——阳气初惊蛰 韶光大地周

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当春天的第一声雷惊醒冬眠的动物古人便把这天叫做惊蛰而被惊醒的却不止是蛰伏土中的小生灵还有昏昏欲睡的人们和漫山遍野如霞似锦的花樱花粉、李花白、菜花黄在这万物喧闹斗艳的惊蛰春...

参访寺院:亲近善知识(下)

参访寺院:亲近善知识(下)

前文回顾:参访寺院:亲近善知识(上)以上所述的是一般的善知识的相状,除此之外,世间还有稀有难得的大善知识。这样的大善知识更要随顺恭敬、拥护顶戴。第一种是有证圣的善知识,就是有真实修行证悟的境界,有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