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禅定果尊者(304)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二百九十七尊至第三百一十二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零肆尊

禅定果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禅定果尊者铜像

诗 偈



身世飘零莫悲叹,自古英雄多磨难。

容易熬得天光晓,插翅猛虎下高山。


偈解


不要哀叹自己身世飘零,自古以来英雄都要经历数重磨难。一旦熬过黑夜,等到黎明破晓,就会如猛虎插翅,冲下高山,大展拳脚。


此偈教导我们,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遭遇困境的时候,更需要坚韧不拔,熬过之后则会收获巨大的成长。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结跏趺坐,双目轻闭,身体四周有小鬼侵扰,头顶则有罗汉像。尊者进入甚深禅定,不为外境所扰。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零肆尊禅定果尊者,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




据《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曰:“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


《月灯三昧经》卷六谓,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可获十种利益,即安住仪式、行慈境界、无烦恼、守护诸根、无食喜乐、远离爱欲、修禅不空、解脱魔羂、安住佛境、解脱成熟。


尊者循序渐进,修习禅定,而证阿罗汉果。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③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法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②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常识|五位...

释教三字经|宋元照 继其后 著述多 善分剖

释教三字经|宋元照 继其后 著述多 善分剖

灵芝元照律师(1048—1116),浙江余杭人,俗姓唐,字湛然,号安忍子。他是北宋时期弘扬律宗和净土宗的一代高僧。据《佛祖统纪》记载,律师自己持戒精严,“常布衣持钵,乞食于市”,并且著作颇多。元照律师...

禅诗欣赏——不知身在寂寥中

禅诗欣赏——不知身在寂寥中

绝句【宋】法云重喜禅师地炉无火一囊空,雪似杨花落岁穷。乞得苎麻缝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这是一首意境清寂的描写修行生活的好诗。前二句描写岁末的寒冷与寺宇的清冷。炉中无火,喻诗人身心无“火”旺炽,身心清静...

历史|律宗在清代的传承——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十)​

历史|律宗在清代的传承——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十)​

律宗自明末古心如馨传戒于南京古林寺,三昧寂光(1580—1645)继之,分灯于宝华山,其后遂分为古林、宝华二派。古林一派,清初以来,海华(1608—1679)、寂鼎、普璠、本修等相继,至清末辅仁(18...

报名|邀您共读《中国石窟简史》——2023年云林书院明行读书会第四期报名

报名|邀您共读《中国石窟简史》——2023年云林书院明行读书会第四期报名

01书目介绍及阅读目的书名:《中国石窟简史》ISBN编号: 9787554021361作者: 常青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书院根据学员意愿统一采购或个人自行准备皆可)石窟寺就是在河畔山崖间开凿出来的...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藐视净土以禅破净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藐视净土以禅破净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实顿渐四字,然后再论念佛参禅之为权为实为顿为渐,则可了无疑义矣。权者,如来俯顺众生之机,曲垂方便之谓也。实者,按佛自心所证之义而说之谓也。顿者,不假渐次,直捷疾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