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世人最慈悲的莫过于母亲,父母之恩虽然可以并论,而母亲的慈爱尤超过父亲。诸佛对于众生,犹慈母之爱子。众生虽不念佛,而且造作杀盗淫妄种种恶业,但佛绝不舍弃,而认为是可怜愍者,这和慈母不舍弃不肖子女一样。
然而,子女如果背母而逃,母亲虽想念,又有什么用处呢?佛虽念众生,而众生背觉合尘,与佛乖违,佛念亦是无用。倘若子女忙念母亲,像母亲念他一样,母子必得团聚,而且生生世世不相背离。众生念佛,如能和佛念众生一样恳切深挚,则现前即能见佛,当来永不离佛。
凡夫倘若不学佛,不但不能认识自己的常住真心、本具佛性,连妄心也不会认识。什么是妄心呢?即是妄想心,也就是天天乃至瞬息不停地东想西想的心。凡夫天天都在妄想些什么呢?不外是贪(想五欲顺境)、嗔(想逆境)、痴(糊糊涂涂自己也不知道想些什么),乃至于不但白天在想,睡梦中还在想。这样无休止地乱想,究竟有什么益处呢?除去累得头昏脑涨,使心更加散乱外,可以说是毫无所得。因此,妄想心也叫做散乱心。
学了佛法,就知道有个“真心”存在,同时也认识了“妄想心”或说“散乱心”,认识以后才能去制伏它。但是想把散乱心制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自无始以来妄想心就随我们来了,妄想成了习气,且积习已深,力量强大,每每不由自主地便被妄想牵走。我们念佛就是为了对治妄想心,但是暂念少念,是敌不过它的。所以要脚踏实地的修行,具体到念佛法门,就是要从“暂念”修到“久忆”。
可能会有人问:《十六观经》中不是说临终十念也能往生吗,为何还要“久忆”呢?事实上,通常所说十念往生,不但十念可以往生,即便是一念亦可以往生。可问题是,到了一期报尽命终之时,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这样十念一念才能往生。
临终一念非常要紧,若能提起“念佛心”,一心念佛,舍一切贪恋,即能与佛相应。又若人到临命终时,恰遇善知识开示,闻者信受,念至十念其命已绝,必生西方无疑。因临命终时,生死心切,畏怖心重,愿力强,念力大,故能十念乃至一念往生西方。
但是,不应贪恋红尘的道理谁都知道,事实上却很难做到,想在临终时管制住心意,使不贪恋颠倒,恐怕不太容易。平时充满爱欲的妄心,到临终时即爱境现前,又怎么能够不颠倒呢?好比我们常见老人临命终时,召集家亲眷属,留下许多遗嘱。倘若心爱的儿女不在面前,还要挣扎等待,等待不及则气虽断而目不瞑。这就是心在贪恋、意在颠倒。
因此,我们念佛平常就要用功,常念多念,才能对治这种根深蒂固的习气。念佛念出功夫来,才有证得一心不乱的希望,得到一心不乱的功夫,到了临命终时,方能“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往期回顾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