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三皈依

众生轮回六道,苦不堪言,因此需要有大势力的人来救护,就好比小孩子需要父母的依怙,生病的人需要医生的救助一样。有情众生自无始劫来即沦溺于冥冥业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够依赖,能够帮助我们出离苦海。因此,学佛之始,必须要皈依三宝。


所谓皈依,即是归投、依靠。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归是回转、归投,依是依靠、信赖。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是觉悟的意思,能觉察烦恼并觉悟真理,进而成就了最圆满的觉性,解脱了烦恼生死的系缚;法代表真理,依此真理而行,能够引导众生趣向解脱;僧则是实践佛、法教诫的行者,以住持佛法、利益众生为本业家务。


因为佛、法、僧,能够产生无量的功德,发挥无尽的妙用,能够化导众生绝离烦恼、获得清凉,是最庄严、最殊胜者,故尊称为三宝。


皈依三宝是入佛门的第一步。有人主张:学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皈依?这种观念,粗听似有道理,实则不合要求。比如学生求学,首先要办注册的手续;否则的话,校中不会有其学籍,即使勉强旁听也不会取得文凭。因此,如要学佛,应从皈依三宝着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怎能走出第二、第三步来。


皈依三宝时,需要请僧众行皈依仪式,证明皈依,但此僧仅为皈依证明师,所皈依的对象实则是十方佛、法、僧,故不自称皈依某某法师,可以说某某法师是自己的皈依师、教授师、亲教师。


皈依后则正式成为佛弟子,或称三宝弟子,可以说皈依即是认定自己是佛教徒,是自己发愿做佛教徒,也是确定了自己在生命中向三宝学习的方向。佛弟子既然已经皈依三宝,应对佛像、经书、僧伽起恭敬心、拥护心、供养心,要以三宝为师,进一步认识与修持佛法,用佛法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针、生活态度、做人方式,要修学佛法、拥护佛法、弘扬佛法。


佛教早晚修行功课中,必有“三自皈”,即是在提醒佛弟子时时不忘自己三宝弟子的身份,三皈辞: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从三皈依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佛弟子当发起这样的心,并由皈依之心进而成就福慧庄严、成就佛果菩提。


皈依佛教,能使人渐渐走上离苦得乐的究竟解脱之道。皈依的倾向,应先由皈依身外的三宝开始,归投三宝,依赖三宝的启发与指引,走向大涅槃城的解脱道。当走进了涅槃(解脱)之城,自身的当下,也就是理体的三宝了。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于业障的迷惑,所以不见佛性,我们皈依三宝的目的,正是在于寻求佛性的显现。我们本来与佛一样,本来就与三宝同在,只缘迷失本性,流浪生死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为众生。我们若能即日开始,回归投向三宝的怀抱,就是浪子回头,步返原来的老家而已。因此,唯有走上回家的路,才能算是真正的皈依。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癸卯年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普佛法会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学处|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开示|马祖道一禅师:道不属修
开示|虚云老和尚:修与不修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常识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百法无我

☀素食
素食|闻教便行
素食|珍重
素食|诚且恭敬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分享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赏析
赏析|宋代《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
赏析|一幅与众不同的南宋佛画:西方三圣接引图
赏析|正定隆兴寺北宋天冠弥勒像
赏析|(传)张僧繇绘《鱼篮观音图》

☀阅读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阅读|不可妄自尊大轻视古德 不可甘心暴弃不为豪杰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故事
故事|求福的人
故事|老虎转罗汉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视频
视频|元宵佳节同欢乐 处处咸燃无尽灯
视频|霏霏冻雨细无声 解洗梅花花上尘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防疫|疫情期间,老年人如何加强个人防护?

防疫|疫情期间,老年人如何加强个人防护?

最不能忽略的一点——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等方面仍具有良好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获益最大,老年人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很有必...

禅诗欣赏——通身是口挂虚空

禅诗欣赏——通身是口挂虚空

风铃【宋】天童如净禅师通身是口挂虚空,不管东西南北风。一等与渠谈般若,滴丁东了滴丁东。“通身是口挂虚空”,真如自性妙用无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曰嗅,舌、身、意亦复如是,色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尘尘...

常识|五位百法:五位唯识

常识|五位百法:五位唯识

既然五位百法都无人法二种我性,为何现见世间有诸有情,人畜等之形状宛然当眼?而五蕴法体,事相显然,色可见,声可闻,乃至识能分别了知,体性作用,一一显然存在。若全皆虚假,诸如人法相状作用等,都不应该存有,...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黄花遍处

断桥妙伦禅师重九上堂:九日重阳节,渊明采菊时。黄花到处有,何止在东篱。诸人若也不信,且看折取一枝。拈主丈云:见么?雨中虽好,霜后尤奇。本日食单素煮重阳糕菊花雪梨饮-素煮-材 料大萝卜1根、素高汤适量、...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五百罗汉,一般指释迦牟尼佛圆寂后参加第一次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为首,还有一说为跟随释迦牟尼佛传道的常随众五百弟子。佛教传入中国后,五百罗汉在五代时得到特别尊崇。吴越王钱氏造五百铜罗汉于天台...

百喻经故事——月蚀打狗(84)

百喻经故事——月蚀打狗(84)

月蚀打狗——《百喻经》经文昔阿修罗王,见日月明净,以手障之。无智常人,狗无罪咎,横加于恶。释义从前,有一个阿修罗王,他看见太阳、月亮很明亮,就用手遮住它。没有智慧的普通人,看到月蚀就打狗,以为是天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