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舍爱得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爱欲:爱者贪爱、亲爱。欲者贪欲、乐欲。爱欲蔽心之明,其深如海,如《华严经》云“众生流转爱欲海”。


第二章讲“断欲去爱”,第三章讲“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本章则说,“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爱欲令人愚痴,令人蔽覆,真心具有的光明现不出来,就是爱欲导致的,要是怀念爱欲,不肯断欲去爱,是见不到佛道的。


心怀爱欲,就好像是用手去搅一盆澄清的水,把沉底的泥沙都搅起来,清水被搅成浊水。这时候不要说一个人来照他的影子看不到,众人想从这一盆水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都不能够找到。


爱欲心是一个妄想接着一个妄想,交互错乱。我们的心本来是清净的,但是爱欲心生起来,将我们的清净心搅成浑浊的心,因此想见佛道见不到。


作为佛弟子,想要修行办道,应当要舍弃爱欲,因为爱欲是染垢之法。把爱欲断尽,佛道就可以见到了。


我们听懂了这个道理,再研究经典,随文作观,心里会觉得非常的清净,研究的道理也会记得很清楚。相反,如果正在研究经典的时候,忽然打了一个妄想,或者想到贪钱财,或者想到贪男女之色,这时心中的浑浊就会生起来,看经看了半天,一句也不记得,又怎么能见到道呢?


再比如打坐时,忽然打起妄想,或者贪财,或者贪色,浑浊一生起来,心中乱糟糟的。平常每次坐一小时,坐得很好,今天坐一小时,坐得身心不安,就是自己把心搅浑浊了。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脱生死,一定要舍弃爱欲,五欲之心非把它扫净不可,把爱欲都清除干净了,到那个时候自然可以见道。见了道,接着修道,修道以后可以证道。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百喻经故事——夫妇食饼共为要(67)

百喻经故事——夫妇食饼共为要(67)

夫妇食饼共为要——《百喻经》经文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即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言。须臾有贼,入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夫妇...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寒露时节天渐寒,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该以保养阴精为主,正如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五百罗汉,一般指释迦牟尼佛圆寂后参加第一次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为首,还有一说为跟随释迦牟尼佛传道的常随众五百弟子。佛教传入中国后,五百罗汉在五代时得到特别尊崇。吴越王钱氏造五百铜罗汉于天台...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前文回顾: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在前面的经文中,波斯匿王以十年为一阶段对我们的身体详细分析,发现它一直在渐趋衰朽...

2022灵隐回眸⑥——以文化润教为载体 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22灵隐回眸⑥——以文化润教为载体 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22灵隐回眸:①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依法依规强化从严治教③以平安创建为目标 推动寺院管理现代转型④以改革创新为引领 强化数字赋能激发活力⑤以弘法利生为家务...

纪念|七月廿一 普庵祖师圆寂日——失珠无限人遭劫 幻应权机为汝清

纪念|七月廿一 普庵祖师圆寂日——失珠无限人遭劫 幻应权机为汝清

七月廿一 普庵祖师圆寂日普庵祖师(1115—1169)俗姓余,名印肃,号普庵。祖师俗家世居宜春县石里乡太平里,即今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余坊村,唐时精通风水的司马头陀和尚曾到此地,并留下铃记云:南山有个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