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舍爱得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爱欲:爱者贪爱、亲爱。欲者贪欲、乐欲。爱欲蔽心之明,其深如海,如《华严经》云“众生流转爱欲海”。


第二章讲“断欲去爱”,第三章讲“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本章则说,“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爱欲令人愚痴,令人蔽覆,真心具有的光明现不出来,就是爱欲导致的,要是怀念爱欲,不肯断欲去爱,是见不到佛道的。


心怀爱欲,就好像是用手去搅一盆澄清的水,把沉底的泥沙都搅起来,清水被搅成浊水。这时候不要说一个人来照他的影子看不到,众人想从这一盆水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都不能够找到。


爱欲心是一个妄想接着一个妄想,交互错乱。我们的心本来是清净的,但是爱欲心生起来,将我们的清净心搅成浑浊的心,因此想见佛道见不到。


作为佛弟子,想要修行办道,应当要舍弃爱欲,因为爱欲是染垢之法。把爱欲断尽,佛道就可以见到了。


我们听懂了这个道理,再研究经典,随文作观,心里会觉得非常的清净,研究的道理也会记得很清楚。相反,如果正在研究经典的时候,忽然打了一个妄想,或者想到贪钱财,或者想到贪男女之色,这时心中的浑浊就会生起来,看经看了半天,一句也不记得,又怎么能见到道呢?


再比如打坐时,忽然打起妄想,或者贪财,或者贪色,浑浊一生起来,心中乱糟糟的。平常每次坐一小时,坐得很好,今天坐一小时,坐得身心不安,就是自己把心搅浑浊了。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脱生死,一定要舍弃爱欲,五欲之心非把它扫净不可,把爱欲都清除干净了,到那个时候自然可以见道。见了道,接着修道,修道以后可以证道。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素食|为善最乐

素食|为善最乐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格言别录》本日食单三色清炒牛蒡素蔬豆芽青菜汤饺-三色清炒牛蒡-材 料鲜牛蒡一段、胡萝卜一段、佛手瓜半个、橄榄油2茶匙、盐、果蔬粉、酱油、熟白芝麻适量做 法1、牛蒡先用刀轻轻刮...

百喻经故事——夫妇食饼共为要(67)

百喻经故事——夫妇食饼共为要(67)

夫妇食饼共为要——《百喻经》经文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即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言。须臾有贼,入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夫妇...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二十九)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二十九)

华严不如艮卦①宋儒有言:“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此说高明者自知其谬,庸劣者遂信不疑。开邪见②门,塞圆乘③路,言不可不慎也。假令说读一部易经,不如看一艮卦,然且不可,况佛法耶!况佛法之华严耶!华...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超法雨尊者(328)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超法雨尊者(328)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赏析|青州佛教造像精品:东魏石雕释迦三尊像

赏析|青州佛教造像精品:东魏石雕释迦三尊像

释迦佛三尊像 年代:东魏规格:高104公分 震旦博物馆藏佛教尊像的雕造由简而繁。中国的佛陀造像,承袭印度传统,五世纪初才出现一佛二菩萨的三尊像组合,这种形式一直流传至今。这是一铺山...

释教三字经|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释教三字经|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东汉孝明帝永平三年,孝明帝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梦,看到皇宫的宫殿上面,有一个金人,颈项有一圈圆光,而且浑身都是金光灿灿的,很自在地飞来飞去。第二天早上,孝明帝就召集文武百官询问此梦。当时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