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舍爱得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爱欲:爱者贪爱、亲爱。欲者贪欲、乐欲。爱欲蔽心之明,其深如海,如《华严经》云“众生流转爱欲海”。


第二章讲“断欲去爱”,第三章讲“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本章则说,“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爱欲令人愚痴,令人蔽覆,真心具有的光明现不出来,就是爱欲导致的,要是怀念爱欲,不肯断欲去爱,是见不到佛道的。


心怀爱欲,就好像是用手去搅一盆澄清的水,把沉底的泥沙都搅起来,清水被搅成浊水。这时候不要说一个人来照他的影子看不到,众人想从这一盆水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都不能够找到。


爱欲心是一个妄想接着一个妄想,交互错乱。我们的心本来是清净的,但是爱欲心生起来,将我们的清净心搅成浑浊的心,因此想见佛道见不到。


作为佛弟子,想要修行办道,应当要舍弃爱欲,因为爱欲是染垢之法。把爱欲断尽,佛道就可以见到了。


我们听懂了这个道理,再研究经典,随文作观,心里会觉得非常的清净,研究的道理也会记得很清楚。相反,如果正在研究经典的时候,忽然打了一个妄想,或者想到贪钱财,或者想到贪男女之色,这时心中的浑浊就会生起来,看经看了半天,一句也不记得,又怎么能见到道呢?


再比如打坐时,忽然打起妄想,或者贪财,或者贪色,浑浊一生起来,心中乱糟糟的。平常每次坐一小时,坐得很好,今天坐一小时,坐得身心不安,就是自己把心搅浑浊了。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脱生死,一定要舍弃爱欲,五欲之心非把它扫净不可,把爱欲都清除干净了,到那个时候自然可以见道。见了道,接着修道,修道以后可以证道。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五)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五)

前文回顾:恭迎|七月廿九 地藏菩萨圣诞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一)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二)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三)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四)地神护法品...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茫茫宇宙,譬如一大逆旅,吾人与万物并生此逆旅之中,要皆过客而已。逆旅未至销毁,即过客不绝来往。然逆旅依然存在,悠悠千古,一代一代之过客竟不知其何所归往?只少数所谓帝王、将相、圣贤、豪杰、名士、美人者,...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黄花遍处

断桥妙伦禅师重九上堂:九日重阳节,渊明采菊时。黄花到处有,何止在东篱。诸人若也不信,且看折取一枝。拈主丈云:见么?雨中虽好,霜后尤奇。本日食单素煮重阳糕菊花雪梨饮-素煮-材 料大萝卜1根、素高汤适量、...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前文回顾:纪念|灵隐慧明照和尚行述落发以后仍须受戒的。于是由林同庄君的介绍,而到灵隐寺受戒了。灵隐寺是杭州规模最大的寺院,我一向是对着它很喜欢的。我出家了以后,曾到各处的大寺院看过,但是总没有象灵隐寺...

月德呈瑞|照破无明 成就佛道

月德呈瑞|照破无明 成就佛道

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名为智慧。智慧有三种,一者声闻智慧,二者辟支佛智慧,三者佛智慧。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此三种智慧,故名为般若。为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灵隐寺】公众号...

释教三字经|分五家 派各别 临济宗 行棒喝

释教三字经|分五家 派各别 临济宗 行棒喝

禅宗的传承,从六祖惠能大师以下,分为两支:一、南岳怀让,二、青原行思。自这两支以后,辗转演变,前后分成五家。这五家的支派,又各别不同。五家又称为五宗,便是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临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