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臂求法与法界眷属

  断 臂 求 法

  01

  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

  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整天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慧可只好守候在洞外。

  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之中。

  达摩祖师问道:“你因何事,久立不去?”

  慧可眼里含着泪水说:“只求和尚为我开示无上妙法。”

  达摩见多了那些谈玄猎奇,无志实修的知解之徒,对他淡淡地说:“如来无上妙道,非同世俗学问,需要具备能行难行、能忍难忍的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恒心,方可学修。贪图小智,无德无义,谄曲轻慢者,不能受持。”

  此时,慧可毅然以刀自断左臂,并置于达摩祖师面前,以表决心。

  慧可坚定求法的举动终于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达摩祖师便问:“你来求什么呢?”

  慧可回答:“我心不安,乞请师父为我安心。”

  达摩说:“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

  慧可思索半天,回答:“我找来找去,找不到我的心。”

  达摩祖师回答:“我为你把心安好了。”

  慧可当下大悟。

  此后,慧可跟随达摩祖师,朝夕参学修行,长达九年,终于得其心要,继承衣钵,成为禅宗二祖。

  法界眷属

  02

  有位云水僧一路参访,一日来到由一位老妇人管理的庵堂前休息。他问老妇人:“师姑,这座庵堂里除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

  老婆婆:“有。”

  云水僧:“怎么没有看到呢?”

  老婆婆:“喏!山河大地,一草一木,都是我的眷属呀!”

  云水僧:“无情不是有情,那些山河草木何曾是师姑的样子?”

  老婆婆:“那你看我是甚么样子?”

  云水僧:“俗人。”

  老婆婆:“你也不是出家人。”

  云水僧:“师姑,你可不能混淆佛法。”

  老婆婆:“我并没有混淆佛法呀!”

  云水僧:“俗人主持庵堂,草木皆成道友,你这样不是在混淆佛法,是什么?”

  老婆婆:“法师!你不可那么说,要知道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点我:

相关文章

亲见阿弥陀佛和西方胜境大笑往生的余铭生居士

亲见阿弥陀佛和西方胜境大笑往生的余铭生居士

  余铭生居士,浙江定海县人。家里从事农耕工作,生性单纯朴实,不知什么是佛法。其子余鼎镛,年轻即信奉佛法,一九四一年前往上海,皈依圆瑛法师,专心听闻开示,深信净土为修行的捷径。于是倡办佛教居士林,...

《百业经》:(23)金色比丘尼 供养佛塔得金色身

《百业经》:(23)金色比丘尼 供养佛塔得金色身

  《百业经》:(23)金色比丘尼 ——供养佛塔 得金色身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

传喜法师:学佛赋予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喜法师:学佛赋予生命真正的意义

学佛赋予生命真正的意义——三圣殿广场开示2012.04.08学佛让生命走捷径 我们现实社会里,们受到的教育和舆论导向都是唯物的,我们人都被物化了。这个肉体,...

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山脚下的村落里,有一位七岁神童,由于他宿世的善根,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人世的无常与短暂,一心想探究生命来自何处?归向哪里?于是辞别母亲,出外寻师...

行善积德,改造命运,我如愿考上公务员,感恩阿弥

行善积德,改造命运,我如愿考上公务员,感恩阿弥

原作者:中国人很好year我一直是个福气很薄弱的人,面相手相骨相都是一副贫贱相,到现在,我还是不敢穿膝盖以上的裙子,不敢露出两条腿,一露出来就有点像那种缺乏营养的...

佛教戒律的要义及分类

佛教戒律的要义及分类

僧团的健全,须赖规矩秩序的建立,戒律是维系佛教于不坠的纲常。《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如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