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三字经|北齐朝 有慧文 读中论 得其精





天台宗之所以叫天台,是因为天台创宗的宗祖智者大师,在天台山著书,以藏、通、别、圆之四教分判如来东流一代时教,所以叫天台教。后章安灌顶尊者、荆溪湛然尊者等许多大师接踵而起,宏扬智者大师的学说,因而成了一宗。“北齐朝”以下的这一段文字,即是说明天台宗的源流。


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有一位出家僧人慧文禅师,俗家姓高,《佛祖统纪》上称赞他“夙秉圆乘,天真独悟”。一日,阅《大智度论》至卷二十七,恍然大悟,证得“一心三智”之妙旨。又读《中论》至〈四谛品〉之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而顿悟空有不二中道之义。


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无非是因缘所生。因是主要的条件,缘是次要的助缘,这些因缘又各个由因缘而生。因此,眼前虽然是森罗万象,纷然杂陈,但我们既不能说它是定有,也不能说它是定无。


释教三字经 · 前文回顾

无始终 无内外 强立名 为法界

法界性 即法身 因不觉 号无明

空色现 情器分 三世间 从此生

迷则凡 悟则圣 真如体 须亲证

证者谁 释迦尊 大悲愿 示诞生

处王宫 求出离 夜逾城 人不知

入雪山 修苦行 六年来 习寂定

从定起 出山来 坐树下 心镜开

启大教 说华严 尘刹海 现宝莲

愍凡愚 不能听 隐尊特 显劣应

说阿含 第二时 四谛法 接小机

证四果 出生灭 演方等 破法执

第四时 谈般若 二乘转 教菩萨

开显圆 法华会 学无学 得授记

涅槃经 最后说 显真常 扶戒律

五时教 如是说 亦融通 亦分别

化道圆 归真际 双树间 吉祥逝

荼毗后 分舍利 阿育王 变古制 

碎宝末 造浮图 役鬼神 遍阎浮

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大迦叶 命阿难 结集经 石窟间

修多罗 是经藏 毗奈耶 是律藏 

阿毗昙 是论藏 正法隆 外道丧

藏分三 部十二 遇有缘 作佛事

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腾兰来 经像至 初译经 四十二

善男女 皆生信 求出家 期现证

建十寺 安僧尼 三宝备 始于兹

溯源流 知宗派 宗有十 分大小

成实宗 六代盛 高僧传 可为证

俱舍宗 陈至唐 五代后 渐微茫

此二宗 是小乘 律小大 七大乘

传心印 为禅宗 佛拈花 迦叶通

授阿难 为二祖 次第承 皆可数

第十二 号马鸣 造起信 大乘兴

十四祖 名龙树 入龙宫 华严遇 

传世间 法雨澍 造诸论 施甘露

廿八祖 达摩尊 来东土 示性真

离文字 要亲证 有慧可 得心印

传僧璨 为三祖 信心铭 超今古

第四祖 名道信 知无缚 解脱竟

五祖忍 居黄梅 东山上 道场恢

第六祖 名慧能 传衣钵 道大行

六祖下 二禅师 南岳让 青原思

南岳下 一马驹 踏杀人 遍寰区

青原下 一石头 石头路 滑似油

分五家 派各别 临济宗 行棒喝

玄要分 宾主别 人与境 夺不夺

沩仰宗 示圆相 暗机投 义海畅

曹洞宗 传宝镜 定君臣 行正令

云门宗 顾鉴咦 一字关 透者希

法眼宗 明六相 禅与教 无两样

既明宗 须知律 持五戒 本乃立

为沙弥 持十戒 比丘僧 具足戒 

戒二百 又五十 尼增百 戒始足

梵网戒 制菩萨 重有十 轻四八

律门祖 优波离 承佛印 肃清规

先束身 次摄心 得圆通 证道深

唐道宣 精毗尼 大小乘 咸总持

宋元照 继其后 著述多 善分剖

既明律 须研教 辨权实 判大小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赏析|宋代《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

赏析|宋代《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

日本大德寺、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弗利尔美术馆分别藏有周季常、林庭的《五百罗汉图》,此图原有百幅,六幅早佚。辗转流传,已近800余年,成为我们研究南宋道释人物画的第一手资料。周季常、林庭珪本为宁波地区的民...

恭迎|正月初九 护法帝释天诞辰

恭迎|正月初九 护法帝释天诞辰

▲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帝释天像忉利天主 释提桓因元旦阎浮鉴下民 善恶自分明誓愿宏深 拥护佛法僧南无护法藏菩萨摩诃萨农历正月初九,恭迎佛教护法帝释天的诞辰,敬请广行吃素、供花、上香、供灯、念佛、诵经、持戒...

二十四节气|冬至——终藏之气 至此而极

二十四节气|冬至——终藏之气 至此而极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唐·韩偓《冬至夜作》明日凌晨5点48分,迎来冬至虽说一阳复始,仍是四野冰封正...

学处|佛法中的“药”

学处|佛法中的“药”

  //  提起药师琉璃光如来,无论学佛与否,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医药,认为这尊佛是专司众生健康事务的。其实,佛佛道同,药师如来以其本愿力故,确与众生之消灾延寿有莫大之...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念等本空①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念等本空①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这四句是佛所说的甚深之法,比较难懂。就经文来说,念...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法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善是顺益、顺理义,即顺益此世他世的有漏无漏行法,性离垢秽,清净无染,故名为善。善有四类:(1)自性善,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