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启|4月1日起,杭州市属各寺院恢复正常门票


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抢先机、拼经济”实现开门红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市佛协及市属各寺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市属8所寺院于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实行了免票政策。

自2023年4月1日零时起,将恢复市属各寺院的正常门票。


一、预约措施:为了确保安全有序,实行预约制度,凭预约码进入寺院(其中灵隐寺、永福寺、韬光寺微信关注“杭州西湖西溪景区”预约“灵隐飞来峰”即可进入,其他寺院需微信关注“杭州寺院参观预约平台”进行预约)。


二、温馨提示:1、提倡绿色出行,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前往寺院;2、倡导文明旅游,进入寺院后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


杭州市佛教协会

2023年3月30日

来源:杭州市佛教协会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学处|极乐世界里的众鸟都说什么法
学处|怎样才名为菩萨

☀观照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观照|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
观照|并非受苦 而是还愿

☀开示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开示|太虚大师: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开示|虚云老和尚: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合集)
常识|何谓阿鞞跋致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常识|弃贪欲盖

☀素食
素食|生机
素食|迁善改过
素食|克己
素食|春食

☀分享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分享|万缘放下 清净念佛

☀赏析
赏析|南宋佛画阿弥陀三尊像
赏析|元张渥画十六臂大士像
赏析|北齐铜鎏金佛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北宋绢画延寿命菩萨像

☀阅读
阅读|王安石《归依三宝赞》
阅读|今日方闲
阅读|五更早起
阅读|慈悲道场忏法传——梁皇宝忏的由来

☀故事
故事|金色公主
故事|悭贪的苦果
故事|龙施女出家修道
故事|月氏国王与三智臣

☀视频
视频|笑逐东风烂熳开
视频|春雨沃枯 花开万卉
视频|春雨如酥
视频|是亦众生 与我体同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学处|什么是事忏与理忏?

学处|什么是事忏与理忏?

我们凡夫众生从无始劫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佛名经》云:“若不忏悔者,大命将尽,地狱恶相皆现在前,悔惧交至,不预修善,悔何及乎?当尔之时,欲求一礼一忏,岂可更得?众等莫自恃盛年财宝势力,放逸自恣。”因此...

纪念|二月初五 玄奘法师圆寂日——远绍如来 近光遗法

纪念|二月初五 玄奘法师圆寂日——远绍如来 近光遗法

玄奘法师,俗姓陈,本名袆,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人。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官僚,到了他父亲陈惠,便潜心儒学不做官了。玄奘法师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少时因为家境困难,跟着他二兄长捷法...

禅诗欣赏——迷失皆因一念差

禅诗欣赏——迷失皆因一念差

返本还源【明】浮峰普恩禅师返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遮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什么是众生的本来面目,怎样证悟我们的正如佛性?其实本来就没有什么玄妙可寻可...

赏析|牧溪(传)《五祖荷锄图》

赏析|牧溪(传)《五祖荷锄图》

宋  牧溪(传)   五祖荷锄图纸本   水墨   纵87.6厘米   横36.1厘米福冈市美术馆藏...

月德呈瑞|2022,我想对你说的是……

月德呈瑞|2022,我想对你说的是……

譬如有人种谷已秀,当知收获必在不久。菩萨亦尔,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闻般若波罗蜜,当知决定去佛不远。——《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法性品》为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灵隐寺】公众号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会为本条推...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茫茫宇宙,譬如一大逆旅,吾人与万物并生此逆旅之中,要皆过客而已。逆旅未至销毁,即过客不绝来往。然逆旅依然存在,悠悠千古,一代一代之过客竟不知其何所归往?只少数所谓帝王、将相、圣贤、豪杰、名士、美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