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五更早起——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四十六)


夜气

苏子瞻①谓某公不学禅,临终自知时至,诸子求教,教以第一五更②早起。诸子不悟,谓为勤家③。公曰不然,谓五更勾当④,临死时将得去者是也。昔人云:“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随身之业,将得去者也。而业有二:一者事业,二者道业⑤。事业有善有恶。恶业且置,善业则所修之福。道业则所修之慧也。而必以五更者,孟子所谓夜气⑥也。虽然,更有无所将来、无所将去⑦者,此则不但五更,应念念勾当而不可须臾离也。


注释


苏子瞻:即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博通经史,对儒、释、道三教皆有研究。嘉佑元年(1056)及第进士。王安石倡行新法,轼上书痛陈不便,得罪安石,被连贬数州。在黄州时,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卒谥文忠,著有《东坡集》等。


五更: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五夜。若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相当于现在之凌晨三点至五点。


勤家:躬勤家业(家庭生计)。


勾当:指主管、料理。


道业:以菩提心而修之诸业。可成佛果之善业为道业,可感人天之果之善业为福业。



孟子所谓夜气:此系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为:“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梏亡,谓因受束缚或受利欲搅扰而丧失本性。平旦之气,是指未与物接触之时清明之气。夜气,是指晚上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孟子认为一个人在天刚亮,尚未和外物接触时,此时良心尚清明不昧,到了进入白天的作息,所作所为都难免被周遭事物所污染,清明的本心乃受蒙尘,到了傍晚已离禽兽不远了,因此晚上夜深人静时,是反躬自省以恢复良知善念的最佳时机,若能善加存养平旦之气与夜气,就能维持与发扬人之善心本性。


无所将来无所将去:谓如来之法身,湛然常住。万法现于自心,彼亦不来;身相遍于法界,我亦不去,是名无去无来。《金刚经》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译文


苏子瞻(即苏东坡)称某公平素并不学禅,临终时却能自知时至。诸子向他求教,某公就教他们第一须在五更时分早起。诸子不悟,以为早起是勤以持家。某公说“你们错会了。我是教你们五更早起办道,这是临死时带得去的。”古人言:“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这随身的业,是带得去的。然业分二种:一是事业,二是道业。事业中包括有善业、恶业。恶业且置之不论,善业是指修福。道业则是指修慧。然则何必一定要在五更呢?是因为此时意念静而用力专,正合孟子所说存养夜气啊。尽管如此,各人还有“无所将来,无所将去”的本心尚未悟明,此则不但五更时分,更应念念观照而不可须臾离啊。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三皈依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学处|极乐世界里的众鸟都说什么法

☀观照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观照|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
观照|并非受苦 而是还愿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修与不修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开示|太虚大师: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合集)
常识|何谓阿鞞跋致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素食
素食|为善最乐
素食|生机
素食|迁善改过
素食|克己

☀分享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分享|万缘放下 清净念佛

☀赏析
赏析|唐代白檀木雕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唐代普贤菩萨像
赏析|南宋佛画阿弥陀三尊像
赏析|元张渥画十六臂大士像

☀阅读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阅读|吃素会营养不足吗
阅读|王安石《归依三宝赞》
阅读|今日方闲

☀故事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故事|悭贪的苦果
故事|龙施女出家修道

☀视频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视频|笑逐东风烂熳开
视频|春雨沃枯 花开万卉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新闻|杭州灵隐寺表彰2022年度精进志工

新闻|杭州灵隐寺表彰2022年度精进志工

▲点击观看:杭州灵隐寺表彰2022年度精进志工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习雷锋日”,也是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表彰善行,激励先进,提高凝聚力,杭州灵隐寺举行2022年度云林志工团精...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会法藏尊者(311)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会法藏尊者(311)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我们很多人在学佛后都会有自己修行的法门,或诵经,或念佛,或参禅,或持咒。这些行持在外人看来似乎并不十分困难,但经过一段切身实践就会发现,想要做到打成一片还是需要长时薰修。当我们非常专心于自己所修行的法...

新闻|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闻|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2年10月28日,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举行第二十一次会议。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崔茂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轮值主席、中国佛教...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垢藏尊者(317)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垢藏尊者(31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故事|净藏净眼转邪心

净藏净眼转邪心佛教故事妙法莲华经卷第七赞妙音观音,救苦寻声。净藏净眼转邪心,普贤行愿深。四法常钦,万古永为箴。《妙法莲华经》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法华会向大众宣讲妙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