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五更早起——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四十六)


夜气

苏子瞻①谓某公不学禅,临终自知时至,诸子求教,教以第一五更②早起。诸子不悟,谓为勤家③。公曰不然,谓五更勾当④,临死时将得去者是也。昔人云:“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随身之业,将得去者也。而业有二:一者事业,二者道业⑤。事业有善有恶。恶业且置,善业则所修之福。道业则所修之慧也。而必以五更者,孟子所谓夜气⑥也。虽然,更有无所将来、无所将去⑦者,此则不但五更,应念念勾当而不可须臾离也。


注释


苏子瞻:即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博通经史,对儒、释、道三教皆有研究。嘉佑元年(1056)及第进士。王安石倡行新法,轼上书痛陈不便,得罪安石,被连贬数州。在黄州时,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卒谥文忠,著有《东坡集》等。


五更: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五夜。若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相当于现在之凌晨三点至五点。


勤家:躬勤家业(家庭生计)。


勾当:指主管、料理。


道业:以菩提心而修之诸业。可成佛果之善业为道业,可感人天之果之善业为福业。



孟子所谓夜气:此系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为:“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梏亡,谓因受束缚或受利欲搅扰而丧失本性。平旦之气,是指未与物接触之时清明之气。夜气,是指晚上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孟子认为一个人在天刚亮,尚未和外物接触时,此时良心尚清明不昧,到了进入白天的作息,所作所为都难免被周遭事物所污染,清明的本心乃受蒙尘,到了傍晚已离禽兽不远了,因此晚上夜深人静时,是反躬自省以恢复良知善念的最佳时机,若能善加存养平旦之气与夜气,就能维持与发扬人之善心本性。


无所将来无所将去:谓如来之法身,湛然常住。万法现于自心,彼亦不来;身相遍于法界,我亦不去,是名无去无来。《金刚经》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译文


苏子瞻(即苏东坡)称某公平素并不学禅,临终时却能自知时至。诸子向他求教,某公就教他们第一须在五更时分早起。诸子不悟,以为早起是勤以持家。某公说“你们错会了。我是教你们五更早起办道,这是临死时带得去的。”古人言:“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这随身的业,是带得去的。然业分二种:一是事业,二是道业。事业中包括有善业、恶业。恶业且置之不论,善业是指修福。道业则是指修慧。然则何必一定要在五更呢?是因为此时意念静而用力专,正合孟子所说存养夜气啊。尽管如此,各人还有“无所将来,无所将去”的本心尚未悟明,此则不但五更时分,更应念念观照而不可须臾离啊。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三皈依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学处|极乐世界里的众鸟都说什么法

☀观照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观照|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
观照|并非受苦 而是还愿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修与不修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开示|太虚大师: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合集)
常识|何谓阿鞞跋致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素食
素食|为善最乐
素食|生机
素食|迁善改过
素食|克己

☀分享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分享|万缘放下 清净念佛

☀赏析
赏析|唐代白檀木雕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唐代普贤菩萨像
赏析|南宋佛画阿弥陀三尊像
赏析|元张渥画十六臂大士像

☀阅读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阅读|吃素会营养不足吗
阅读|王安石《归依三宝赞》
阅读|今日方闲

☀故事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故事|悭贪的苦果
故事|龙施女出家修道

☀视频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视频|笑逐东风烂熳开
视频|春雨沃枯 花开万卉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德妙法尊者(329)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德妙法尊者(32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恭迎|正月初六 定光如来圣诞

恭迎|正月初六 定光如来圣诞

定光古佛圣诞2023年1月27日癸卯年农历正月初六定光佛,梵名提洹竭、提和竭罗,译言锭光佛,或燃灯佛(锭为灯之足,有足曰锭,无足曰灯)。在过去无数劫前,大慈哀众佑一切,为众生作大依怙,在钵摩大国与大比...

报名|云林书院国学班第三十一期招生通告

报名|云林书院国学班第三十一期招生通告

月德呈瑞,气象新更;梅兰初探,春山鸟语;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秉承“领悟国学智慧,传承文化精华”的精神,倡导好学、力行、知耻,以一堂课,一本书,一句话撒播传统,浸润众生!云林国学班第三十一期砥砺复始,...

释教三字经|沩仰宗 示圆相 暗机投 义海畅

释教三字经|沩仰宗 示圆相 暗机投 义海畅

沩仰宗以沩山灵祐(771~853)与仰山慧寂(803~887)二师为宗祖,取沩、仰二字而为宗名。灵祐禅师,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俗姓赵,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年十五即辞亲,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

释教三字经|造诸论 施甘露

释教三字经|造诸论 施甘露

龙树菩萨离开龙宫后,随缘行化,摧伏各家外道,广弘大乘正法,作《优波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千偈及《中论》五百偈,又造《无畏论》十万偈,令大乘佛教大行于天竺,被他感化的婆...

防护|“乙类乙管”,防护指南请收好!

防护|“乙类乙管”,防护指南请收好!

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后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这份指南请收好↓↓↓来源:新华社往期回顾☀藏识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藏识|“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