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色欲障道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欲:又作乐欲,意谓希求、欲望。


欲有五欲、六欲、三欲等多种:(一)五欲,爱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者,称为五欲;被爱着之五境,亦称为五欲、五欲德或五妙欲。对财、色、饮食、名、睡眠之欲,亦称作五欲。(二)六欲,对色、形貌、威仪姿态、言语音声、细滑、人相之欲,即为六欲。(三)三欲,于六欲中对形貌、姿态、细触之欲,称为三欲。


此外,以贪欲深而难越、易落,比喻为堑,称为欲堑;或以贪欲之烦恼能令人沉没如河,称为欲河;比喻诸欲恼人如针刺身,称为欲刺;此等皆为强调欲之害人。又以欲之污身、扰人,而比喻为欲尘、欲魔、欲缚等。


以下所讲的都是事相修行,按照前面所讲的道理脚踏实地修行。因为修行要断烦恼,断烦恼就要断欲去爱,如果不能断欲去爱,只是谈玄说妙,并不能从中受益。


爱欲就是五欲:财、色、名、食、睡,但是五欲比较起来,以色欲最甚。色欲甚大,多么大呢?没有比它再大的。五欲幸好只有色欲最大,假如五欲里面,还有一个像色欲这么大的,有二个欲都是其大无外的话,那么普天之下恐怕没有一个人可以修道了。


色欲,主要是说男女之色,男女之色是生死的根本,释迦牟尼佛示现八相成道,成了道以后度弟子出家,家里的人(除了净饭王,国家大事没人接手不能出家),其他家人都度出家。为什么要出家呢?因为出了家,男女不结婚,就断爱欲。爱欲是生死的根本,爱欲不断,生死不能了,三界超不出去,证阿罗汉都证不到,怎么能成佛道呢?所以要成佛,必须了生死;要了生死,必须断爱欲;要断爱欲,必须要出家。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释迦牟尼佛要我们断爱欲,不断爱欲,就好像手里拿着火把,逆着风走,一定有烧到手的祸患。同样,爱欲是害人的,一定会遭到爱欲的灾祸。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假真并观

推我本空

名声丧本

财色招苦

妻子甚狱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纪念|九月十二 虚云老和尚圆寂日——问渠何故寻烦恼 担子加肩未敢休

纪念|九月十二 虚云老和尚圆寂日——问渠何故寻烦恼 担子加肩未敢休

✦  ++九月十二  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这个痴汉没来由,荆棘林中强出头。峰顶直钩寻钩鲤,海中拨火欲烹沤。作事岂从人所事,怀忧不为我而忧。问渠何故寻烦恼,担子加肩未敢休。...

百喻经故事——​磨大石(43)

百喻经故事——​磨大石(43)

磨大石——《百喻经》经文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轻。释义有一个人,每天很勤劳地磨一块大石头,经过几年的功夫,把它磨成一个小戏牛,结果只能当玩具,没别的用处。在...

新闻|杭州灵隐寺入选2022年省级“宗教中国化场所”

新闻|杭州灵隐寺入选2022年省级“宗教中国化场所”

近期,浙江省民宗委下发了《关于确定2022年省级 “宗教中国化场所” 名单的通知》,公布杭州灵隐寺等2022年省级 “宗教中国化场所” 。这批宗教活动场所在平安建设、政治引领、教义阐释、文化润教、从严...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前文回顾:学处|三皈依在上一篇介绍三皈依的文章中,大家对于皈依的内容和意义都已有所了解,但还有不少人对于皈依三宝存在一些疑问和误解,今天就让我们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几个加以回答:01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

百喻经故事——唵米决口(72)

百喻经故事——唵米决口(72)

唵米决口——《百喻经》经文昔有一人,至妇家舍,见其捣米,便往其所,偷米唵之。妇来见夫,欲共其语。满口中米,都不应和。羞其妇故,不肯弃之,是以不语。妇怪不语,以手摸看,谓其口肿。语其父言:“我夫始来,卒...

月德呈瑞|好行善道 不自放逸

月德呈瑞|好行善道 不自放逸

尸罗,秦言好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尸罗略说,有二种,一者在家尸罗,二者出家尸罗。菩萨以质直清净心,持如是等戒,皆名尸罗。为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灵隐寺】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