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越有地位、越有文化越吃素

 印度是一个素食文化盛行的国家,素食在印度如此大行其道的背后是深厚的宗教背景和历史传统。

一、素食者社会地位

  在印度吃素可是一种身份和荣耀,由于历史与宗教原因,占总人口70%以上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皆以吃素而自豪,认为自己纯洁、出身高贵。久而久之,印度社会自然而然产生了越有地位、越有文化的人越吃素。反之,越没有地位、越没有文化的人什么都吃这一现象。

二、素食者派别

关于素食的规定,印度素食者不同派别间差异很大。印度教教徒不吃鸡蛋,但吃牛奶及奶制品;而耆那教徒可以食用奶制品,但不食用蛋制品、蜂蜜及任何形式的根茎食品与蔬果,例如葱头、大蒜和土豆等。更严格的耆那教徒,则以苦行的方式坚持素食,不仅戒蛋和牛奶,甚至戒大豆、食盐等。印度南北也有差异,南部盛行严格的素食主义,连鸡蛋和奶制品也不吃。素食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比例究竟有多少,印度人的说法从30%到60%都有。印度12亿人口,其肉类年产量只有大约600多万吨。

三、素食盛行原因

造成印度素食人口多的原因很多,多数人说是因为宗教信仰规定不杀生。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都信奉非暴力、不杀生。根据印度教的思想,肉食是肮脏污浊的,吃肉会污染人的身体;而素食者洁净高贵,深受神明的喜爱。素食主义作为不杀生教条的一部分最早见于《吠陀经》,圣雄甘地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甘地认为,吃肉是英国侵略印度的根源。

素食主义在全印度广泛流行还与炎热天气有关。印度一到雨季就发洪水,等洪水退去后,遍地都是动物与人的尸体。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很快腐烂发臭。食物匮乏的人们只能靠吃腐肉充饥,结果中毒而死,人们开始对肉食产生恐惧,逐渐形成素食习惯。

四、素食对市场的影响

在新德里、孟买,有专门的全素食饭店,即使不是素食饭店,店里也都有素食者菜单,有的餐厅还划分出素食区和非素食区,甚至住宅区也有素食和不素食之分,而且素食住宅区的业主非富即贵。印度的食品也分为素食或非素食,政府要求食品生产者必须在产品包装上标注。

由于印度大多数人喜欢吃素,所以,西方国家的流行食品不得不适当地印度化。像必胜客、麦当劳等世界知名快餐连锁企业到了印度也开始全面变通,必胜客推出全素披萨饼,麦当劳目前在印度供应的食品几乎一半以上是素食。在印度的街上,很少看到卖肉的摊子,不过却随地可见摆卖蔬菜的地摊,因为卖蔬菜比卖肉显得身份高贵。

尊重生命,生命才会备受祝福!素食主义透露着神圣的爱的意识,是一种爱的行动哲学,更是一种慈悲高雅的生活态度!不仅实践低碳的环保生活方式,并且正在开创一种宏观、先进、时尚、无暴力的新时代文明!素食、素心、素生活,让我们一起素造心生活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寂静法师:为生命种下一颗富有的种子,收获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寂静法师:为生命种下一颗富有的种子,收获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我们每个人永远都必须是讲师,因为把自己定位成引领众生的讲师,他的智慧才可以最快速的成长。把自己定位成这个世界的奉献者,不为名不为利,他的福报会快速增长。佛法不是讲修福修慧吗?怎么修福最快?就是定位。...

心道法师:学佛就是做好生命的经营管理

心道法师:学佛就是做好生命的经营管理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的事,佛陀的事就是给众生平安、福气,给...

【素食养生】八种素食增强记忆力

【素食养生】八种素食增强记忆力

1、花生:含蛋白质25%,相当于小麦的2倍,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其中所含的谷氨酸和天门冬酸可促进脑细胞发育和增强记忆力。花生所含有的脑磷脂和卵磷脂是神经系统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可增强脑活动,延缓大脑衰老...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十一、水流大树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十一、水流大树

水流大树林崇安教授【前言】自然界,许多因果的事件不断发生着,但是常被我们忽略。台风来临时,有些高山上的树木被折断,掉落各处,有的顺着溪流冲到下游,最后流入大海,这是台湾地区常见的景象,在佛陀时期的印...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改过孝亲故事两则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改过孝亲故事两则

改过孝亲故事两则广西的周华,生性愚钝,以种植为生。娶妻韦氏,生有一子二女。韦氏生性阴毒,刻薄翁姑,并教唆丈夫搬离父母,以致两老缺粮,需要行乞度日。一年多后,周华的子女相继夭亡;不久韦氏亦因背上生疽而...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简短的说,它们是:一、 至上愿(abhinihara);二、 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三、 四佛地(Buddhabhumi);四、 十六种内心气质(ajjhas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