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佛欢喜日_佛欢喜日的意思_佛欢喜日的由来

佛欢喜日

佛出世间以利生为本怀,凡有所作,皆想带给众生安乐,拔除众生痛苦,所以,若见众生,舍恶向善,转迷成悟,返妄归真,离苦得乐即畅佛出世本怀故佛欢喜。

佛欢喜日的概况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源于佛世时的印度,因为每逢夏日雨季来临,地面上有很多昆虫,要出去就会踩死很多昆虫,所以佛陀就制下一种叫结雨安居的制度。因此,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这段时间,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拖钵,只在山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印度的天气分为热天、雨天和寒冷气候。当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结雨安居的季节刚好是中国的夏天,所以在中国就有结夏安居。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三个月的精进用功,到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有许多人因而证果成就佛道,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所以也叫做解夏。因此,农历七月十五是很殊胜的日子。

此外,农历七月十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盂兰盆节。此法会以大目犍连尊者度母因缘为缘起,为解一切众生之倒悬,度脱无始以来的亡灵有情、父母师生,令其得以福资增长、善根增长、法缘增长,乃至成就菩提。目犍连尊者曾经为了救度母亲而于此日斋僧,沿传至今,每到农历七月十五日,佛弟子恪遵佛制,举办盂兰盆法会,打斋供僧,以此功德回向现世父母消灾延寿,七世父母得以脱离恶道。佛教界更将此日订为僧宝节,以供僧大会来表达对僧众的恭敬供养。

等到七月十六日的明相一出,看得到手纹了,夏安居就圆满了,这时一切夏安居的功课、法则都可以结束了。世尊在世时,一般七月十五日晚上大家会通宵地念佛、行法,以期证果。有的人说,我不行啊,这三月九十天用功不够,我还要加一月,也就是一百二十日行法,加七月,即功德月,也就是发心不证圣果不出安居日的。因为四月为一时,称为满分修法,世尊给我们安排了一个比较宽松的修法,即一时之中拿出三分修法,余一分让我们自己选择,给我们一个加七月,即功德月,不给满分修持,怕有的有情不能承当满分修持,心力不足故,福德不具故,所以设一个加七月,给大家一个方便。

佛欢喜日的意义

自恣法後,能令佛欢喜有三义:

1. 十方诸佛因见僧众能安居精进修行圆满,故生欢喜。

2.解夏自恣法後,僧众能自我反省检讨,及大众互相检举,使於九十日中有犯过者,均能发露忏悔回复清净故令佛欢喜。

3. 佛闻解夏後僧众报告或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畅佛所愿,故令佛欢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出生时辰四柱分析 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出生时辰四柱分析 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道教是我国目前政府认可的三大主要宗教之一,并且也是这三大主流宗教当中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地位是很高的。那么道教当中的一些命理知识,对于我国文化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其中四柱八...

女王驾到!让今天的餐桌更“轻”一点

女王驾到!让今天的餐桌更“轻”一点

轻食是指少油、少盐、少糖、高纤维及高钙,不给身体造成负担的饮食方法。果腹、止饥、分量不多,可说是轻食奉行的准则。轻食注重健康概念,崇尚清淡、均衡、自然、健康、无负担的饮食,提倡吃七八分饱,远离刺激性...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一讲八大人觉经的概述01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一讲八大人觉经的概述01

  《佛说八大人觉经》原文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窍诀】依靠上'师瑜伽将一切转为道用

【窍诀】依靠上'师瑜伽将一切转为道用

总而言之,要依靠上'师瑜伽将一切都转为道用。我们现在修的是莲师的上师瑜伽,所以你首先应该将自己的住处观想成真正的铜色吉祥山——莲花生大士的刹土,时时拥有这样的正念。并将一切显现,你的所见、所闻乃至你...

无嗔无争随缘地乐逍遥──米老大的愚人哲学

无嗔无争随缘地乐逍遥──米老大的愚人哲学

[淡泊知足的人生]  据说,在安徽省的一个乡村,有一个人,他出生未久父母即亡故,他在非常贫困的环境中长大,那种环境,连生活都很难维持,怎有余力读书呢?他没有读书、不识字,也没有人告诉他姓什么,叫什么...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我们是做销售的,不是做大爷的!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我们是做销售的,不是做大爷的!

军务九江王书淼前天晚上下班在楼下的小店买东西,进来一个小女孩,文文静静,20岁左右,穿着一套西装,打着一条领带,还戴着一个笑脸牌,看了我穿的是皮鞋,马上蹲下来,也不容我考虑,挽起我的裤脚,帮我擦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