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50、庸医治偻

50、庸医治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是庸医了,医病增病,越医越病即非是医师而是病师。宗教师只应人所求,应人所问已经是庸师了,邪知邪见导人邪信或教人邪修邪行,同入魔道才是最可怜的魔师。

从前有一位年轻的人身体向来是非常的强健,行走加飞。平常他能挑上一、二百斤的东西,不论什么粗重的工作他都称心如意的做得很好。但世间好景不常,有一天他忽然病了,病了以后变成驼背,使他伤心欲绝,这一下怎么能再工作呢?不工作如何生活下去?

朋友安慰说:何必这样颓丧呢?有病必有医,世间名医多得是,慢慢的找名医,必能治好的。感谢你们的关怀,身体健康是人生活的资本,一下竟坏到这样子叫我怎能活得下去?另一个朋友说:我听到人家说某某医师医术很高明,你愿不愿意去给他医治呢?也好,死马当活马医,老是这样活著也没有什么意思。

于是找到了这位医师,他的朋友把他引到医师的诊断室。医师问:患了什么病?驼背,能不能治疗呢?当然可以治疗,不然怎么叫医师呢?医师观了他的气色,也摸摸他的患处,问得病的原因,然后手搭在病人的筋脉上。做到了望闻问切的四个步骤。

经他的诊断以后才说:你的病是可以医治的,不过要受些痛苦。,只要能够医好,不管吃多少痛苦我都愿意。你的病只因为载重过量而使脊骨弯曲,才变成这样子,若施于压力使脊骨变直才能痊愈。医生一面说,一面吩咐人拿两扇门板来叫病人伏卧在门板上,然后再另一门板盖覆在他的身上,再叫几个人,搬来四块石臼用力的压,尽管病人大声叫喊他都不理,而且加重压力。

过了一会,病人不叫了。医生说:病人不叫了,病大概也已经好了。才把上面的石臼移开,门板拿起来,病人两眼已经突出,满口都流血,人早已经死了。

各位大众,病患譬如一切众生,医生譬如外道,众生的生死大病以及贪嗔痴的病,外道没有研究佛法,不事用功修行,怎能依正法去救度众生呢?结果只被外道牵引到地狱、饿鬼、畜生去或投入魔道,不是和庸医医病一样吗?

孔子说: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可是有人偏偏不知为知。好为人师而危害苍生。世间不但庸医能害人,不论士农工商军警教,皆有庸禄之人。世间庸医,不能医病,只不过是骗几钱用用而已,最多也害了他的身命。

宗教若非真理,即害人于生生世世的慧命,害人不能解脱生死,不能离苦得乐,还算不是什么多大的罪故,邪知邪见引人入魔道,才是最大的罪恶,那就非但是庸师而且是魔师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一)释 名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一)释 名

《入法门论》科解(一):释 名阿王诺布帕母 著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 契证真理谓为入,即是证入之意。大乘义章曰:「证会名之为入。」依循此论之开示,渐次深入修学,即可证入诸法真理,故名为入。  肇曰:「...

欲启幸福门  敢问路何方

欲启幸福门 敢问路何方

路,就在脚下,只要迈开腿走几步,身后便留下你走过的路。每个人都怀抱着幸福的梦在走路,但太多太多人不知道自己走的是什么路!我所走的是一条神奇之路、通往佛国之路,是由十方诸佛菩萨的伟大弘愿集聚化现之路,...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27、效医鞭伤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27、效医鞭伤

27、效医鞭伤人生一切的苦难,大都是行为的错误而来的业报。反过来说,一切的幸福快乐,也是智慧的行为而来。所以智慧是一切幸福快乐的泉源,欲成佛解脱生死非智慧不可。这样说,世间的一切争夺、造业,也是无知...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6)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6)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6) 无量寿经讲座16(第一品) 这《净影疏》,慧远大师是隋朝的。他说神通已达,叹其德胜。所谓很神异。神异称为神。他神异,凡情所不能达的。什么叫通?没有壅碍叫做通,壅,堵塞...

播下善良的种子 将有幸福的收获

播下善良的种子 将有幸福的收获

秋天,水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大地洋溢着一片欢乐。佛陀来到农庄,许多人都恭敬地供养他。只有一个生性固执的农人,十分生气,他大怒道:“我们平时勤力耕种,才有今天的收获,你为什么不学...

索达吉堪布: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守这么多戒律?

索达吉堪布: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守这么多戒律?

索达吉堪布: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守这么多戒律? 问:佛教是心法,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守这么多戒律? 索达吉堪布:有些人认为,不需要外在的戒律,只要心中有佛就行。说起来倒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