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3、伐树取果

33、伐树取果

人是万物之灵,有智识,有才能,有远见,有良心,有道德才是万物之灵。事事皆能思前思后,打算将来的事情,方有万物之灵的价值。可是现实的人生,事事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管将来者比比皆是。譬如杀人而劫财!做盗偷为业,强奸谓娱乐。贪污而欲发财,有花言巧语欺骗为能事的,皆可说是伐树取果。

从前有一位国王,在王宫花园里种了一棵非常高大的果树,每年都结实累累而且很甜美的果实。这个果实不但是甜美,而且吃了会健美青春,所以非常珍贵。国内国外人民听到这样珍贵的果实,谁不想吃这珍果呢?可惜是生在皇宫之内,国王的宠物谁敢打这个主意呢?

有一天外国来了一位特使贵宾,国王把他安排在花园中宾馆里。这位贵宾也早就听说国王花园里有一棵珍贵的果树,也很想尝一尝珍果的滋味。可是国王没有赐食又怎么能够开口呢?第二天很荣幸的国王召见了。国王问他:特使不远千里而来,有何指教?大王,真不敢当,此次奉敝国的国王之命,特奉献贡品前来,望国王不弃请笑纳。国王非常的欢喜,就赐宴招待特使。

宴后对特使说:花园中有棵果树,树已生果,果甚甘美,食之青春永驻,唯此树高大,果在树中不知如何取给使者食才好?待一会,国王就命令说:来人啊!持利斧将果树砍断,取一些果食给特使吃,然后又命人将果树接回去。可是过了几天树就枯萎了,树叶和果实都掉了满地才后悔,不该把果树砍断,今后已经没有这甘美又健美青春的珍果可吃了。

各位大众,人是有智识,有远见的动物,可是为了眼前的利益和享受,不惜把将来的幸福和前程都断送掉。故事中的国王为一国的人君,我想不致于傻到不知一棵树砍断了不会再活的道理。故事只是一个譬如而已,譬如有很多意义。举几个例来说:

做儿女的未成年之前,事事都要依靠父母,有求必应。不论衣、食、住、行、读书、医药费一切都是父母的心血。甚至一生所努力省食俭用所积来的财产都要给儿女。儿女应是万分的感激与孝顺才对,但是偏偏给父母失望、伤心,岂不也伤害了自己的人格和前程吗?

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这里是我们的国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应当同舟共济。可是有人欲破害社会的安宁,有人要做汉奸,或发国难财,国家败了我能安乐吗?

朋友之间互相提携、互相帮助,即是互相有利互相成功。见利忘义挖他人的根,也挖自己的根。社会国家都是一体的互相帮助即互相利益。互相相害即互相有害。佛法说:互相因果我们要做忠孝节义的人,或是要做不忠不孝不义的人,要做流芳百世的人,或是要做遗臭万年的人只是我们一念之间而已。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云在青天水在瓶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初嚮藥山惟儼禪師玄化,屢請不赴,乃躬謁師。師執經卷不顧,侍者曰:「太守在此。」李性褊急,乃言曰:「見面不如聞名。」拂袖便出。師曰:「太守何得貴耳賤目?」李回拱謝。李翱問曰:「如何是道?」師以手指...

阻碍解脱的十种业障

阻碍解脱的十种业障

阻碍解脱的十种业障究竟是那一些业障缠绕我们解脱不了呢?归纳起来,有下列十种:一、无惭: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惭愧,也就是儒家讲的无耻,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难得有一下自己觉得脸红,那个脸红是惭,还不是愧...

佛教故事:佛化生活:孝亲尊师故事-育儿篇

佛教故事:佛化生活:孝亲尊师故事-育儿篇

育儿篇一、孕期须知月经停止后,经过三个月左右,胸中时时作恶,有呕吐的现象。或饮食不进,或气促身热。又时常怕寒,面貌屡呈红色,或时作苍白色。心郁气沉。这都是受孕应有的现象。经过三四个月,乳房渐渐涨大而...

海涛法师:消灾祈福要怎么做?

海涛法师:消灾祈福要怎么做?

海涛法师:消灾祈福要怎么做? 问:如何消灾祈福? 海涛法师答:消灾,你就要信因果、要忏悔、要持戒才能够消灾;要祈福,祈福,你就要布施、要慈悲,所以佛教里面要达到这个果,我们要制造这个因才可以,才能...

佛教故事:神农采茶

佛教故事:神农采茶

神农采茶相传,有一天神农采奇花野草时,尝到一种草叶,使他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他放下草药袋,背靠一棵大树休息。一阵风吹过,神农闻到了一股清鲜香气。清香从何而来?他抬头一看,只见树上有几片绿油油的叶...

达真堪布:念观音心咒有时观想佛菩萨 有时观想众生 如法吗

达真堪布:念观音心咒有时观想佛菩萨 有时观想众生 如法吗

达真堪布:念观音心咒有时观想佛菩萨 有时观想众生 如法吗 念观音心咒的时候,有时候观想的是佛菩萨,有时候观想的是众生,这如法吗?答:修法的时候一定要按传承、按仪轨、按上师的要求去做。不要再往里面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