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二十六则·出家功德深

第二十六则出家功德深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女子出家修道,修习多年,得到六神通,获得无穷的力量,最后证得到阿罗汉果。

一天,这位证果的比丘尼到城中的贵妇人家中,以佛法之语劝说身分高贵的妇人们出家修行,但众妇人回答说:「我们这些女子个个年轻貌美、姿容艳丽,很难守得了佛陀的戒律。如果我们出家,却又耐不住寂寞孤独,恐怕就会破戒;而一旦破戒,也就堕入地狱中受到各种惩罚,这怎么可以呢?」

比丘尼见她们有所顾虑,就说:「破戒就破戒,也没什么,只是一定要出家。入地狱就入地狱,转世仍可以从地狱中出来,一切都有因果业报。」

众妇人听的比丘尼此言,个个带着好奇心,请师父解说因果业报之理。

比丘尼就说:「我的前世是一个戏女,经常身穿各种美丽的衣服,说各种各样的戏中话,有时穿著比丘尼的衣服,戏笑一番,供人观看。因为这种缘故,那时有一得道的比丘尼劝说我出家修行。那位比丘尼在没有修得正果之前,也是自认为出身高贵,容貌端正,娇气傲慢,出家后不久就破了禁戒,所以死后堕入地狱里,先被鞭挞,又被锤子击身,遭受种种业报。后来,受完地狱果报,转世为人,后追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最后证得阿罗汉果。所以,虽然先有破戒之事,但后学法、修道也能得道果。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天佛陀在寺里讲法时,有一个婆罗门喝醉了,带着醉意来到世尊的精舍,对世尊说他要出家当比丘。佛陀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侍者阿难为他剃发,穿上法衣,出家当了比丘。过了多时,这婆罗门醉汉渐渐醒了,他慢慢睁开双眼,看见自己在佛陀的住所,先是吃了一惊,随即又看见自己身穿法衣,摸摸头也光了,感到惊骇恐怖,转身就走开了。

众比丘见此,就问佛陀:『世尊!为什么要答应这个醉汉出家的要求呢?他本无此心,现在又逃到世俗中去了。』

佛陀回答说:『这个婆罗门在以往的无数劫中,都没有产生过出家修行的心念。现在,他因为喝醉了酒的缘故,稍微有一点出家求道之心。因为有了这个因缘,他将来一定能在我法中出家得道。所以我答应他的要求,为他种下出世的善因。』这就是因果业报之理。」

比丘尼说到这里,看了众妇人一眼,又接着说:「虽然在世俗中持五戒,不失人身,是很难得,但终究没有出家的功德大啊!出家的利益与功德是没有限量的。就算今生不能出家修行,我也希望你们都能发愿生生世世都能在佛法中出家修行啊!」

此时,众妇人都发起菩提心,发愿生生世世不离佛法、不离三宝,能跟随佛法出家修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药师佛心咒》全文

《药师佛心咒》全文

药师咒全文及注音:nā mó bó qiéfá dì。pí shā shè。jù lǔ bì liú lí。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薛琉璃。bō lá pó。hé là shé yě。dá tā...

老公有外遇 做好这2步 紧紧拴住老公的心

老公有外遇 做好这2步 紧紧拴住老公的心

现代社会,人们受到的诱惑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做出出轨、劈腿的行为。再加上人们总说,男人是下半身动物,因此老公有外遇的情况就越来越多。那么,如果你的老公有了外遇,而你又不想跟他离婚,想要给孩子一...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须发宝塔(出四分律)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须发宝塔(出四分律)

须发宝塔(出四分律)【经文】佛在王舍城,无敢为剃发者,唯有一童子,名优波离,为佛剃发。儿父母在佛前,合掌问佛:『儿剃发尚可否?』佛言:『甚能剃发,但身太曲。』父母教儿小直。佛又言:『善能剃发,而身太...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7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7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4)

此时的玄奘也非常奇怪,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回答有什么不妥,也不便去问戒贤法师为何要痛哭,只是十分平静的坐在那里,静观其变。戒贤法师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坐在一旁的亲侄子觉贤法师给大家讲一下发生在三年前...

选日子入新家 除了看黄历 还要注意这几点才能选到好日子

选日子入新家 除了看黄历 还要注意这几点才能选到好日子

一提到选日子入新家,有的人就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找一本黄历翻来看看,选一个适宜入宅的日子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分析吧。我们常说的黄历,其实就是万年历,是我国流传多年的一...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四十二节 草菩提珠 接活蚯蚓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四十二节 草菩提珠 接活蚯蚓

第四十二节 草菩提珠 接活蚯蚓佛制戒律,不许出家人亲自耕田种地,因为田土里不知有多少昆虫之类的小生命,如果比丘去耕田铲地,难免不伤害这些小动物的性命。为了不犯杀戒、培养慈心的关系,所以佛陀制戒,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