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

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的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因悲心无尽,慈誓无穷,所以,又在十方世界,示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给众生施无畏,慈悲济度。《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所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菩萨不仅现有情身,甚至山河、船筏、桥梁、道路、药草、树木、楼台、殿阁,也随机示现。总以使众生离苦得乐、转危为安为目的。人凡遇到刀兵(战争、杀伤)、水灾、火灾、恶病绝症、恶兽猛兽、怨家对头、恶鬼、毒蛇,种种危险的时候,如果能至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可蒙菩萨加被救度,转危为安。

现在的世界,杀劫弥漫,全球都没有安乐的地方,也没有安乐的人。愿中外同胞,同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同以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之心为心,同以观世音菩萨利人利物的事业为事业。那么,就会人、我念空,斗争平息,自然能够同享太平,共享天常之乐。纵然定业难转,丧身失命,也可仰仗菩萨的大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虽然因过去的宿业而丧失了身命,却也蒙佛力加被而出苦海了。凡我中外同胞,请共同见证我这份真诚。(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启事)

观世音菩萨,慈悲怜念众生的心,不可用言语形容。即使用天地、父母等词汇,也不足以比喻。善根未种、未熟、未脱的人,菩萨能使他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的,菩萨即现何身而为他说法。如果比喻菩萨为日丽尧天,万物都能得到照耀;如果比喻春天回归大地,百花草木都得以生发成长。有感即通,无求不应。实在是因菩萨无心,而以众生之心为心,所以能得遍法界感,遍法界应,都合菩萨心念,丝毫没有差别。(文钞续编·〈观音感应课〉序)

问:如果遇到危险急难时,恐怕不能同时念诵各咒,应该用什么法门应对?

答:遇到极危急的灾难时,只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是最省心力、最有感应的。(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如果遇到刀兵、水灾、火灾、饥馑、虫蝗、瘟疫、旱涝、贼匪、怨家、恶兽、毒蛇、恶鬼、妖魅、怨业病、小人陷害等患难的人,只要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菩萨,念念不断,一定能得到菩萨慈悲救护,不致有什么危险。(文钞续编·一函遍复)

应生惭愧心、生忏悔心,自然会得到佛加被,业消、身安。如果病苦非常剧烈,不能忍受的,应该在早晚念佛回向之外,专心致志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在危急之际,如果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立即得到菩萨慈悲护佑,使人脱离苦恼而得安乐。(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早晚念佛若干、念观音若干,此外,从早到晚,专念观音(无论出声念、默念,都要摄耳根自听。听,则功德更大。行住坐卧,都可以念。睡觉时,衣服未穿整齐、手口没有洗漱时,都应该默念)。在《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说:“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就是求得贤善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如是乃至”包括一切所求在内)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大涅槃,就是究竟佛果,尚且能够求得,何况其他小事,岂有不能求得的?应当发起善心,自利利他,那么,根据求者心诚与否、行善的大小,而得到相应的感应。如果想做恶事,而求菩萨,则不但不得福,反而会有大祸。凡一切医师不能治疗的病,都可以用这一味“阿伽陀药”来治疗它。(复秉初和尚书)

相关文章

一场疫情一场考验 让我懂得了人生价值诚心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 外甥女因祸得福藉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而悟供养与护持的真实义理皈依之后,生活的苦难就能全部消除吗?亲人们相继离世,让我谨记无常观世音菩萨灵感录 救厄难观世音菩萨灵感录 第一篇 拔病苦南无大悲观世音,称念圣号之音声无苦不拔,无乐不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陈大惠:这样东西越多,你家就越兴旺

陈大惠:这样东西越多,你家就越兴旺

一家人,包容越多幸福越多;夫妻间,包容越多感情越浓;乡邻间,包容越多相处越好;朋友间,包容越多友谊越长;同事间,包容越多事业越顺……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

独眼大侠

独眼大侠

独眼大侠清咸丰年间,江南石门县出了个有名的武士,姓达名臻。他自幼拜名侠为师,轻功剑术已臻一流,还练成了一手金钱飞膘。达臻不但武功超人,更兼性情耿直,好打抱不平。这年开春,达臻被石门知县聘为县衙捕头。...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97)“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97)“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还是和大家分享药师法门入门(接着昨天继续说)!为什么有人遍寻良医不获,最后死在病榻上?答:在药师经中记载,这是属于...

积聚福慧是一种执著吗?

积聚福慧是一种执著吗?

积聚福慧是一种执著吗? 佛陀教示我们不要执恋世间福乐,这不代表说我们不须执著止恶行善及执著于利益众生之事业。 问:佛法教示我们不要执著,那么,以修持来积聚功德及智慧是否也是一种不应有的执著呢? 答...

净水咒

净水咒

净水咒净水咒原文:唵 嚩 悉 波 罗 摩 尼 莎 诃净水咒注音:唵(ong) 嚩(wa)悉(xi)波(bo)罗(luo)摩(mo)尼(ni)莎(suo)诃(he)净水咒是佛教、道教之中的一种供养的...

虚云法师开示录-平常心的真实义理

虚云法师开示录-平常心的真实义理

五月十七日开示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