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积极护生是幸福配方

来源:资料图

佛教提倡不杀生,不杀生是一种慈悲,不杀生而护生,进而倡导生权平等,这是最合乎现代举世所关心的生态保育,也是最积极的重视环保。现代素食风气兴盛,素食不仅有益健康,而且可以长养慈悲心,慈悲心就是不忍众生苦之心。给人方便、给人救济、给人离苦;给人善因好缘,助成别人的好事等,这就是放生。放生、护生,才有生命的尊严。

根据佛教《六度集经》记载,佛陀在过去世为鹿王时,曾代替母鹿舍身,感动国王制定动物保护区,禁止猎杀。佛世时阿育王更广植树林,庇荫众生,设立医院,规定宫廷御厨不得杀生等,凡此都是佛教对于护生的最好示范。今人若能设立动物之家,让动物养老、医疗等,都是积极的护生。

现代素食风气兴盛,素食不仅有益健康,而且可以长养慈悲心,慈悲心就是不忍众生苦之心。平时我们在日生活中,偶一不小心割伤或烫伤手指,即感痛楚,然而有些人却为了一己口腹之欲,杀鸡拔毛、宰猪杀牛、活鱼生吃等。在此之时,可曾体会它们垂死之痛?所谓

一指纳沸汤,浑身惊欲裂;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哀泣为分明,听者自不识

豢养宠物也是现代人的时尚,然而所谓

人在牢狱,终日愁欷;鸟在樊笼,终日悲啼;聆此哀音,凄人心脾;如何放舍,任彼高飞

,把鸟雀关在牢笼里,形同囚犯,如此虐待动物,亦不合护生之道。

现代人的娱乐场所、钓鱼、钓虾场到处林立,有的人虽然醉翁之意不在酒,纯粹以垂钓为乐,尽管钓上来之后又再放生,但当下已对鱼虾造成伤害,如此欺负弱小,何乐之有?

其实,护生最大的意义是放人一条生路。给人方便、给人救济、给人离苦;给人善因好缘,助成别人的好事等,这就是放生。放生、护生,才有生命的尊严。

整理:

中国当代佛教网

--

素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38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38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38】药师禅:知足的人,虽然睡在地上,如处在天堂一样;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在天堂,也像处于地狱一般。人生,心灵富有最重要,若囿于物质欲望,即使拥有再多,也会觉得不够,这就是贫穷;...

陈士东居士:当代著名弘法居士——郑颂英

陈士东居士:当代著名弘法居士——郑颂英

陈士东居士:当代著名弘法居士——郑颂英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 郑颂英老居士平生以刊印经典,普及教义为己任,四方学人,为法问道,或有难求助者,陆续不绝,他不顾年老体弱,有问必复,身居陋室,然心系众...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陈腔滥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陈腔滥调

禅师回答问题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运用不同的答案。也只有这样,这些回答才是活泼的,才是自然地从心中流出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假如你以同样的答案回答同样的问题,那便变成了死板的格式。如果运...

民间流传的一则三世因果的故事--学佛网

民间流传的一则三世因果的故事--学佛网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佛家《三世因果经》因果经前面的四句话,就是因果轮回报应的总纲。既指出了人的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又指出了如何做一个有益於社会的人,既指出了因果轮回报应规律...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到处都有爱死病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到处都有爱死病

到处都有爱死病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不忍大家传染「爱死病」,故不能不说。这「爱死病」就像空气污染一样,到处都有,防不胜防,它可以让你喘不过气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两句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