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四十六节 偷牦牛

第四十六节 偷犛牛

譬如一村,共偷犛牛,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迹至村,唤此村人,问其由状,而语之言:在尔此村否?偷者对曰:我实无村。又问: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否?答言:无池。又问:池傍有树否?对言:无树。又问:偷牛之时,在尔村东否?对曰:无东。又问:当尔偷牛,非日中时耶?对曰:无中。又问:纵可无村,及以无树,何有天下无东,无时。知尔妄语,都不可信。尔偷牛食否?对曰:实食。

译文:

偷牦牛

有一个村庄上,村里的人一起偷了一头牦牛并一同把它宰杀吃掉了。那个丢牛的人跟踪寻到这个村庄上来,见到了那些村人,问他们说∶我的牦牛,是不是在你的村庄上?偷牛的村人回答说∶我们并没有村庄。失牛的人又问∶池边不是有一株树么?他们回答说∶并没有树。丢牛的人于是再问∶你们偷牛,是不是在村庄的东边?他们仍旧回答说∶并没有东边。丢牛的人又问∶你们偷牛的时候,不是刚刚正午么?他们还是回答说∶并没有正午。这样丢牛的人就说∶依照你们所说,没有村庄,没有池,没有树,或者还可说得通。可是天底下那里会没有东边,没有正午呢?因此,我知道你们说的都是谎话,不可相信。牛一定是你们偷吃了,是不是?那些村人知道无可抵赖,只得承认把牛偷来吃了的事情。

这故事比喻∶修持佛法而破戒的人,每每把罪恶隐藏起来,不肯如法发露忏悔,改过迁善,却常常想假造理由,自圆其说;但结果终掩盖不了所作的罪恶,受了种种的苦恼。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恳切地发露忏悔,才能走上佛法的大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吃亏让人,福星高照

吃亏让人,福星高照

华亭有一位读书人,名叫李登瀛。他家境贫穷,只有两亩田地。承租的佃户,因为疾病而使田地荒芜,卖掉儿子来偿还田租。李登瀛知道以后,怜悯地说:「你因为生病的缘故,不能耕田,这不是你的过错!我家境虽然贫穷,...

佛学的真面目:24:从供奉佛像说起

佛学的真面目:24:从供奉佛像说起

24:从供奉佛像说起正信的佛教中从不搞个人崇拜和迷信。佛弟子供奉佛像是为了纪念、恭敬那些因如法修行而成为了大觉悟者、大智慧者的人。有慎终追远、见贤思齐、鞭策自己的意图。若无恭敬心,供俸佛像是没有意义...

何为三界,何为六道

何为三界,何为六道

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 ,巴利语tisso dha^tuyo。(一)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阶级;系迷于生死轮回等生存界(即...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5)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5)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5) 无量寿经讲座25(大教缘起第三) 那么这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是真实,那么拿第二十愿和第十八愿比,十念必生,那么二十愿是假,十八愿是真。所以到十八愿念佛往生,十念必生,这...

净土法门法语:头朝下脚朝上,他是这样往生的

净土法门法语:头朝下脚朝上,他是这样往生的

1 从前我在受戒的时候,我们的戒和尚,道源法师,跟我们讲了一个公案。佛门叫公案,一般人叫故事,是真的事实,不是假的。2 有一个出家人,往生的时候问大家:“你们有没有见过坐着往生的?”那里的人说有。“...

频婆娑罗王的宽容!

频婆娑罗王的宽容!

水 莲 当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王,自立为王后不久,知道弑父的罪报后,开始心生悔恼,由此而全身发热生疮,臭秽不可闻,经治疗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