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四十节 治秃

第四十节 治秃

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兼为蚊虻之所唼食。昼夜受恼,甚以为苦。有一医师,多诸方术。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之。时彼医师,亦复头秃,即便脱帽示之,而语之言:我亦患之,以为痛苦。若令我治能得差者,应先自治以除其患。

译文:

秃头求医

有一个人,头上光秃秃的没有头发,因此冬天觉得特别冷,夏天又被太阳晒得特别热,还有蚊子来叮,很是苦痛。他到处打听医生,要治愈他的毛病。后来探知一个医生,据说这个医生不论什么疑难杂症都能医治,他就跑去求治,对医生说∶我的秃头病实在太痛苦了,现在知道只有大医生,能治我这个病,无论如何请你给我医治一下。不料这个医生,立刻脱下帽子,也露出光秃秃的头,说∶对不起,我自己也是患着这个毛病,很是痛苦。假使我能治愈这病,我不是早已把自己医好了么?

这故事比喻∶世上的人,因为有生老病死的苦恼,欲求长生不死之道,不知向已了生死已证圣因的佛菩萨出世圣人们求学,却盲目地向外道婆罗门之流问道,那里知道他们自己也是在生死轮回中无法解脱的人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第十六回  了因缘往朝须弥山  施米谷安度神鸦岭

第十六回 了因缘往朝须弥山 施米谷安度神鸦岭

话说妙善大师等收拾行囊,从金光明寺动身,要去朝须弥山访寻雪莲。合寺尼僧在后相送,山下一班住户都是受过她恩惠的,此时闻她要离金光明寺,往别处去,大家那里舍得,故顷刻之间,都扶老携幼遮道相留,不肯让他三...

星云大师:体验最深的一次佛七

星云大师:体验最深的一次佛七

星云大师十五岁受戒时,因为烧戒疤的戒师烧得太深,把头盖骨烧陷,使他的脑神经烧坏,变得十分笨拙。偶然听老师说求观音菩萨可以变聪明,每天等大家睡熟了,他就悄悄爬起来拜观音,虔诚的拜了两个月,不仅恢复了聪...

佛祖说:人生有七种苦难“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

佛祖说:人生有七种苦难“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

第一苦:生  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活着就是受苦。正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一般无需证明。     第二苦:老    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精力、健康、记忆一一随风而...

他贪污寺院功德款损坏僧财,死后变成肉团饿鬼受尽苦楚

他贪污寺院功德款损坏僧财,死后变成肉团饿鬼受尽苦楚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刻。目犍连尊者经常去地狱、饿鬼、畜生、人世、天界等五道中观察众生所受的魔难,例如:地狱中寒、热、烧、杀的苦痛;饿鬼的饥渴、燃烧的悲苦;畜生中的互相啖食、役使的苦楚;世间人们的求不得...

放生:放生还是杀生,慈悲还是可悲?

放生:放生还是杀生,慈悲还是可悲?

放生还是杀生,慈悲还是可悲?放生本是中国大乘佛教传承和提倡的优良传统,但是近年来,随着放生人数的增多,放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放生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诸如将本来生活在南方湿热环境的动物放生在干寒的北方...

一行禅师:一举一动都是仪式

一行禅师:一举一动都是仪式

文/一行禅师让我们想象一下:有一座高墙,站在墙的顶端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但是却没有什么工具可以让人爬上墙顶,只有一条从顶端往墙壁两边垂下来得细线。聪明的人会在细线的一段,邦一条较粗的绳子,然后走到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