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富人和鳖

很久以前,有个非常富有的人,虽有万贯家财,但心地仁慈善良。

有一天,他去市集买东西,见到有人在卖一只受了伤的鳖。看到那只鳖可怜的样子,想到它可能会被人买去杀掉吃了,心中实在不忍,他就走过去问:你这只鳖,要卖多少钱?

卖主知道这个人有的是钱,又富慈悲之心,为了积善放生,出多少钱都不会在乎,当然不会放弃这个绝好的赚钱机会,于是开口说:一百万钱!要是您想买,就出这么多,少一个子儿也不卖;要是您不想买,也好,我正准备拿它当晚饭吃呢!

富人一听,立即付他一百万钱,把鳖带回家去,他轻轻地把鳖放入清水中,细心地给它洗干净,找来一些草药,敷在伤口上,然后把它放到附近一条河里,看着它慢慢地游走。

半夜,富人听到门口传来轻轻的嚓嚓声,心里非常奇怪。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白天被他放走的那只鳖。

鳖见了他,还没等他开口问,立刻用人的话道:恩人!

要是今天没有碰到您,我的生命就危险了!我受了您那么大的恩惠,但我只是一只普通的水中之物,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报答您的,实在惭愧。我常年在水中生活,多少了解水中的变化,现在我要告诉您,大洪水马上就要来到,请您赶快准备船,收拾东西,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的。

富人非常感谢它。第二天早上,他马上去宫中,向国王报告这个消息。

因为富人向来以做好事出名,国王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因此也准备好一切。

过没多久,鳖又来了,它说:快上船去,洪水来了!你快上船跟着我走,我会把你带到安全的地方去。

富人立刻跳上船,跟着鳖往安全的地方去。

这时洪水已到,从远处像一堵高墙一般地汹涌而来,奔腾着、咆哮着,卷着漩涡、翻腾着浪花,洪水漫天涌来,铺天盖地。

富人坐在船里,忽然发现大水中有一条蛇跟在船后,就把蛇救上了船。不一会儿,又看见一只狐狸无助地漂在水上,他又想办法把狐狸救上船。

鳖见了他的善行,非常称赞。

没有多远,他又看见有个人在水中漂浮着、挣扎着,正在呼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富人见了就说:快救这个人吧!

然而这次,鳖却坚决地说:不要救他!不少人的心都是伪善的,他们从来不讲信义,常常是趋炎附势、忘恩负义的。千万不能救他!

富人说:你说的当然有道理,不过,飞鸟走兽我都救了,见人快要淹死了却不救,这也太不仁义了,我实在不忍心啊!

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终于将那人救上了船。

鳖见劝说无效,只好叹口气说:唉!善心的人哪!你会后悔的!

富人的船由鳖带路,终于战胜洪水,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鳖向富人告辞;蛇和狐狸也各自离去,找它们的住处去了。

狐狸找到一个洞穴,安稳地住在里边。有一天,它发现洞里有古人埋藏着的一百斤金子,立刻高兴地想:哈!这下子,我可以用它来报恩了!它急急忙忙地窜出洞,跑去告诉富人:我受了您的恩惠,保全住性命,心中一直不敢或忘。您知道,我是住在洞穴中的动物;就在我刚找到的那个洞穴里,发现大约有一百斤黄金。这个洞不是墓穴,更不是住宅,我既没偷也没抢,凭空得到这么多金子,愿将它全部送给您,来表示我的谢意。

富人想:我要是不拿,也是放在这里白白浪费了,不如拿去救济贫穷百姓。于是,他跟着狐狸去洞穴取出黄金。

那个被富人从水里救起来的人,见到黄金立即起了贪欲之心,他要求说:分给我一半!

富人给了他十斤。

那人嫌太少,威胁说:好!你不给我吗?那我就去官府告你,说你掘了别人的墓,窃取墓中的黄金,你要被治罪的!

富人说:你说的都是谎话!现在洪水刚退,穷人都等着救济,我要把钱分给他们,不能都给你呀!

那人见富人态度坚决,知道这个办法行不通,便想:好吧!你不给我那么多金子,别想有好日子过!他真的去报告官府。

官府把富人抓了送到监狱,关了起来。

狐狸和蛇听到了这件事,非常着急,它们商量说:得想个办法,把我们的恩人救出来才行。

蛇想来想去,忽然心生一计,叫道:我有办法救他。说着,它立即到野地里,找到一种很特别的草药,口里衔着它,溜进监狱。看到富人面容憔悴、忧愤交加地坐在那里,蛇心中十分难过;它悄悄地对富人说:请您别担心,也别发愁,我来救您了。这草药您先妥善收存起来,我马上溜进宫里去咬太子,我的毒是一种剧毒,世上只有这种草药可以治,其他办法都救不了太子的命。太子一旦被毒蛇咬了,国王必定立即征求良医良药,您就可以藉给太子治病的机会出狱。

蛇果然溜进宫里去咬太子了。

太子的性命垂危,真是急坏了国王。宫中的御医用了各种办法,也无济于事,眼看太子性命难保,国王派人去各地发布命令:无论是谁,只要能救活太子,我将封他为相国,与他共同治理国家!

命令也传到狱中。

富人马上自告奋勇,带着蛇送来的草药,去给太子治病。

果然,药到病除,太子立即转危为安。

国王这才松了口气,心中万分高兴。他问富人:您为什么会被关到狱中呢?

富人将所有事情,原原本本地讲给国王听。

国王听了叹息道:唉!这是我的错!我实在是太不了解外面的事情了,让您受苦了!国王立即下令,将那个诬陷好人的忘恩负义之人处死,封富人为相国,两人共同治理国家。

据《六度集经》卷三《理家本生》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15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孝感动天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孝感动天

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

[拉珍文集] 柔软心——看得见苦

[拉珍文集] 柔软心——看得见苦

三世多杰羌佛说:智慧不能了生死,悲智圆融才能斩断生死根。三世多杰羌佛说:菩提心是成道之根本。三世多杰羌佛《什么叫修行》中七支“大悲我母菩提心”:1.知母:了彻三界六道众生无始以来于轮回转折中皆我父母...

星云大师:《金刚经》 正信希有分第六(下)

星云大师:《金刚经》 正信希有分第六(下)

金刚经 第6品下正信希有分第六(下)白话文三、心不取法相非法相一念生净信的众生,已不取着「法相、非法相、亦无非法相”。何谓「不取法相”,即已空掉我执四相;「不取非法相”,意即已舍去法执的取着。「亦无...

不去看佛菩萨,佛菩萨就会不高兴吗?

不去看佛菩萨,佛菩萨就会不高兴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在家居士应该怎样吃素?

在家居士应该怎样吃素?

问:我们在家居士应该怎样吃素?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索达吉堪布答:汉传佛教自梁武帝以来,出家人就有特别好的吃素传统,包括一些在家居士,也有吃素的习惯。而斯里兰卡、缅甸等南传佛教国家,并没有特别强调...

虚云法师开示录-布施

虚云法师开示录-布施

七月初十日开示今日有几位广东居士入山礼佛,供斋结缘,请我上堂说几句话,我是空空如也的。谨略述《《四十二章经》一部分的故事,与各位结缘。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