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十三节 说人喜嗔喻

第十三节 说人喜嗔喻

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叹一外人德好极好,唯有二过:一者喜嗔,二者作事仓卒。

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人选是语,更生嗔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已过恶之人,以手打扑。

傍人问言:何故打也?

其人答言:我曾何时喜嗔、仓卒?而此人者,道我恒喜嗔恚,作事仓卒。是故打之。

傍人语言:汝今喜嗔、仓座载之相即时现验,云何讳之?

人说过恶而起怨责,深为众人怪其愚惑。

譬如世门饮酒之夫,耽荒沉酒,作诸放逸,见人呵责,返生尤疾。苦引证作,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讳闻已过,见他道说,返欲扑打之。

译文:

说人喜嗔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与许多人共坐在屋里闲聊,他们感叹某人的道德、品行都很好,只是有两个小毛病,第一是容易发脾气,第二是做事太冒失、欠考虑。

这时,那个被议论的人正好从门外经过,却偏偏听到大家议论他的这些话,非常生气,立刻走到屋里,大发雷霆,揪住说他缺点的那个人,抬手就打。

旁边人质问他:你为什么打人?

他回答说:我什么时候喜欢发脾气?我在哪里做事冒失?可是这个人说我喜欢发脾气和作事欠考虑,所以我要打他。

旁边的人便告诉他:你现在这种举动,正说明确实爱发脾气和做事莽撞,你的这些做法大家都看到了,为什么还要忌讳自己的缺点怕别人议论呢?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一听到他人议论自己的缺点就抱怨人家不谅解,甚至责备别人,实际上这是让人所不能谅解的愚蠢行国。

譬如社会上喜欢饮酒的人,无节制地酗酒,一天到晚沉溺在酗酒的状态里,一味放纵自己,不能自拔,放肆去作一些越常轨的事,听见别人的斥责,不但不接受,反而抱怨嫉恨别人,寻找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护,说自己并不像人家说的那样。正像这个蠢人,回避自己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听到别人的批评,就要动手打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宋代宗赜禅师念佛度慈母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宋代宗赜禅师念佛度慈母

宗赜禅师宋代长芦宗赜禅师,湖北襄阳人,自幼丧父,他的母亲陈氏,把他带往舅父家中抚养。少年时代,读诵儒书,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忽然觉悟人生的无常,立志修学佛法,礼长芦秀禅师出家,参通玄理,深明宗要。想...

佛教名词:佛教词语之往生_往生是什么意思_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

佛教名词:佛教词语之往生_往生是什么意思_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

往生是什么意思?往生的意思往生,一般是指舍娑婆世界,往西方极乐世界去莲花化生。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往生之言虽通于诸受生,而诸教所劝之行,偏在极乐,故常以...

省钱达人的家庭省钱素食经

省钱达人的家庭省钱素食经

随着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和饮食营养结构的深入了解,素食生活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素食就是指不食用肉、家禽、鱼等动物产品的饮食方式,当然现在依然有人认为吃素食会造成营养不良,但是研究发现素食绝对...

索达吉堪布:对亡者每天诵一遍【圣大解脱经】,非常有必要。

索达吉堪布:对亡者每天诵一遍【圣大解脱经】,非常有必要。

今天我们继续讲《圣大解脱经》。《圣大解脱经》确实功德很大,为什么这样讲呢?我想是历史的原因,或者可能是因为在这方面没有人宣说,以种种因缘,很多佛教徒对这部经了解得不深。所以通过这次的解说,希望以后许...

达真堪布: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达真堪布: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达真堪布: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上师解答:真正修大圆满正行的时候,是不怕烦恼,不怕妄念的。念头一起来,看它的本性。烦恼也好,妄念也好,它本身也是空性,也是缘起性空。起一个妄念,起...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41」“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41」“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这篇文章接上篇“药师禅健康疗法的因缘”继续分享!说到药师禅,离不开泥灸,其实泥灸也是药师禅!“泥灸+陀罗尼"是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