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十三节 说人喜嗔喻

第十三节 说人喜嗔喻

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叹一外人德好极好,唯有二过:一者喜嗔,二者作事仓卒。

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人选是语,更生嗔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已过恶之人,以手打扑。

傍人问言:何故打也?

其人答言:我曾何时喜嗔、仓卒?而此人者,道我恒喜嗔恚,作事仓卒。是故打之。

傍人语言:汝今喜嗔、仓座载之相即时现验,云何讳之?

人说过恶而起怨责,深为众人怪其愚惑。

譬如世门饮酒之夫,耽荒沉酒,作诸放逸,见人呵责,返生尤疾。苦引证作,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讳闻已过,见他道说,返欲扑打之。

译文:

说人喜嗔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与许多人共坐在屋里闲聊,他们感叹某人的道德、品行都很好,只是有两个小毛病,第一是容易发脾气,第二是做事太冒失、欠考虑。

这时,那个被议论的人正好从门外经过,却偏偏听到大家议论他的这些话,非常生气,立刻走到屋里,大发雷霆,揪住说他缺点的那个人,抬手就打。

旁边人质问他:你为什么打人?

他回答说:我什么时候喜欢发脾气?我在哪里做事冒失?可是这个人说我喜欢发脾气和作事欠考虑,所以我要打他。

旁边的人便告诉他:你现在这种举动,正说明确实爱发脾气和做事莽撞,你的这些做法大家都看到了,为什么还要忌讳自己的缺点怕别人议论呢?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一听到他人议论自己的缺点就抱怨人家不谅解,甚至责备别人,实际上这是让人所不能谅解的愚蠢行国。

譬如社会上喜欢饮酒的人,无节制地酗酒,一天到晚沉溺在酗酒的状态里,一味放纵自己,不能自拔,放肆去作一些越常轨的事,听见别人的斥责,不但不接受,反而抱怨嫉恨别人,寻找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护,说自己并不像人家说的那样。正像这个蠢人,回避自己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听到别人的批评,就要动手打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向垂钓者要鱼是丢了面子还是护了生?

向垂钓者要鱼是丢了面子还是护了生?

昨天,我在河边散步,遇到了一起学佛的师兄。师兄说:哪儿有位钓鱼的,我们看看去”。这位钓鱼者身旁的水桶里已经有二、三十条鲤鱼。师兄上前寒暄几句后,说:“嗨,这鱼儿真不少,给我好吗?”钓鱼者便慷慨相送。...

僧人诵经为何要敲木鱼

僧人诵经为何要敲木鱼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的法器之一。它是一种木制品,剖木为鱼形,中凿空洞,敲之发出声音。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诵经礼忏,照样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鱼。寺院里面念经为何总要用木鱼呢?因为...

如何挽回老公?挽回老公只需这一招

如何挽回老公?挽回老公只需这一招

我跟我老公结婚十年,我们的小日子过得非常的平淡,但是突然有一天那个人的出现打破了我们这个平淡的日子。那个人出现之后老公的心都不放在我这里了,那时候我想过离婚但是看到自己年纪尚小的孩子又忍不住,于是就...

净土法门法语:地狱五条根

净土法门法语:地狱五条根

1 这个世间人贪求爱欲,殊不知爱欲是包了糖衣的毒药,你尝到味道时候很甜,到后来它要你的命!爱欲不是好东西,不知道的人去贪爱,知道的人一定是防范,沾都不会沾染它。2 爱欲是生死之本,是一切恶的根源,今...

拜忏佛像有什么感应

拜忏佛像有什么感应

  拜忏能够让我们的业障和罪孽得到消减,使我们在修行时更加的快速,也能够为我们破除一切的烦恼,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的得心应手,而且通过拜忏还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福报和功德,使我们在遭遇任何厄运和劫祸时都能...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用会作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用会作么?

景岑禅师有偈云: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有一学僧问道:学僧该向什么处去?景岑禅师以偈答道:不识金刚体,却唤作缘生,十方真寂灭,谁在复谁行?学僧又问道:百尺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