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进行了三千年的素食试验

在印度餐馆中,每三位食客中就有一位素食者。素食者不仅有健康上的考虑,还有着深刻的宗教思考。素食者经常说,“你就是你吃的东西”,或者说,“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在印度教的世界观中,大千世界万物万形,其生命本质都一样。若一个人有宰杀烹吃动物的行为,他在另一个世界里有可能被这些动物吃掉。这一理论延续了三千年后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当代科学的滋润下“枝繁叶茂”起来。素食者认为,当代生态学、环境保护学和自然科学都论证了“不杀生”的合理性。其中有一种叫做“化学反应”的观点十分有趣。这一观点相信所有动物都有情感。当它知道自己被杀时,会把气愤、嫉妒、焦虑、怀疑以及对死亡的恐惧通过神经传遍全身。人们吃了这些动物肉后,肉食在肠胃里进行化学反应时会释放出动物的这些情感,人在摄取营养的时候也会把这些复杂情感吸收进意识中,让人变得多疑和恐惧。听着素食者的虔诚讲述时,我的心里有一种感动。-

我曾应邀去一位婆罗门家里吃饭(注:在印度婆罗门最高贵,一直是统治阶层,从古至今各类伟人层出不穷,如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著名运动员等等,不胜枚举)。那饭菜极其简单,有白米饭、果汁、果仁。蔬菜有黄瓜和青菜。在我的记忆里,吃斋念佛曾经是我外祖母那代人的信仰和实践,看到眼前这一切,竟有了一种久违的亲切。这位婆罗门对我说,饮食与种姓高低关系密切,婆罗门的食物象征着纯洁、精神和灵活;这一制度已经严格执行了三千年;低种姓者主要吃肉食、熏腌肉食,此类食品象征着慵懒、沉重和黑暗。我问,有那么多好吃的肉食和海鲜不吃,是否会有一种遗憾?他不假思索地表示:食素不是牺牲,而是一种舍弃的快乐,人的最高精神境界就是懂得舍弃。《薄伽梵歌》中的大神说,“如果人们怀着爱与虔诚向我奉上一片叶、一朵花、一颗果或一滴水,我都会接纳。”大神对于物质欲望如此恬淡。信众还能要求什么呢?简朴生活和高尚思想一直是素食主义者追求的美德。-

印度人习惯把新鲜蔬菜加工成糊状,类似于婴儿食品。无论什么菜都要切碎,还要在锅里熬烂。这种烹调方式肯定让中国饮食专家难以认同。可是印度男女老幼靠这种菜糊糊也活了好几千年,而且人口茁壮茂盛。熬烂的蔬菜失去了形状,无法用瓷盘盛,只能盛入碗中。中国瓷盘在印度人的厨房里很少见。他们喜欢使用不锈钢的容器,容量不大,但是比较深。-

印度有两亿多素食者。大部分食素者长得虎背熊腰,让人怀疑他们属于“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之类。但印度毕竟是一个真诚的社会,他们在信念上从来不“演戏”。况且一个人食素就是在为自己的来世“积德”,实在没有必要欺骗自己。-

印度人口调查表明,印度素食者的平均寿命明显高于食肉者。这意味着古老的饮食习惯完全符合现代的长寿观念。印度医学专家指出,素菜类食物容易消化,提供更广泛的营养,不会给身体带来很多负担。素食者较少感染各类疾病,身体免疫力更强一些。他们的行为更敏捷,皮肤更光润,思想更有活力。在一个充满贪嗔痴诱惑的社会里,坚持一种信念本身就是对意志的考验。素食也就成了一种境界。-

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印度教和穆斯林教两大教对食肉都有严格的规定。根据印度教的思想,肉食品是肮脏、污浊的,吃肉会污染人的身体;而素食者洁净高贵,深受神明的喜爱。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大多数印度教民众秉承素食习惯,以至于印度11亿人口的大国,其肉类年产量只有大约600万吨,与中国一年约9000万吨的水平相距甚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如何督促自己多多闻思修行?

索达吉堪布:如何督促自己多多闻思修行?

索达吉堪布:如何督促自己多多闻思修行? 问:人很容易不知不觉就随外缘牵动陷入散乱之中,该如何督促自己多多闻思修行? 索达吉堪布:在漫长的生死轮回中,唯一可伴随我们的,也只有正法,它不但可免除死亡的...

五味俱全的几款素食家常下饭菜谱,全家人吃了都说太好吃了,真香!

五味俱全的几款素食家常下饭菜谱,全家人吃了都说太好吃了,真香!

▹▹于简素中,感生活恬淡,心有所期,忙而不茫,岁月欢喜,人间良辰,为人当素暖,平凡亦安心。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云门内外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云门内外

云门禅师去参访睦州禅师,到了睦州禅师的道场,正是黄昏薄暮的时分。云门用力敲着两扇紧闭的大门,久久以后,睦州才来应门,云门道明来意之后,正将一脚跨入门槛的时候,睦州出其不意的用力把门关上,云门大叫:哎...

饮食养生有学问,这几种食物滋补温养益处良多

饮食养生有学问,这几种食物滋补温养益处良多

中医认为调理饮食是养生的关键,主张食物中主食应占60%(其中三分之一为豆类或块茎,三分之二为谷物),蔬菜、水果占40%,此外中医还讲究调和五味,以平衡其对五脏的影响。在这里介绍这几种滋补养生的食物,...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蜈蚣听经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蜈蚣听经

蜈蚣听经明朝穆宗隆庆四年,莲池大师行脚止宿一寺,见人擒捉数条蜈蚣,用竹弓系住头尾,大师怜悯买来放生,但多数已经半死了,只有一条全活,急速逃生而去。后来有一夜,大师正和一位朋友坐谈,壁上忽然出现一条蜈...

财运线全面解读,你的财运究竟如何呢

财运线全面解读,你的财运究竟如何呢

从小大家从奶奶的嘴里,可能就听说过手相,小的时候总是想要知道自己的爱情线,而等到成年记入到社会之后,大家可能更加关注我们的财运线。虽然在手掌中的位置不算显著,但对我们的人生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