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这是不是往生善趣抑或是成就的证相呢?

达真堪布:这是不是往生善趣抑或是成就的证相呢?

一个居士死后三天,去看他时发现亡者的心间仍然是温暖的,但身体其他部分已经冰冷僵硬。这是不是往生善趣抑或是成就的证相呢?

答:的确有这样的说法:“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不过,以此判断往生去处,还不一定可靠。

往生与否,是与亡人生前所作的善恶业、修行的功夫以及临终前因缘等有关系的。

作为修行人,我们不要把重点放在探究这些征象上,而应切切实实地老实修行,谨慎取舍善恶,在心地上下功夫。至于所谓征象,仅作为一个参考即可。自己是否有真正的修持功夫,自己是否有往生的把握,才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

佛说我们要去度化无边众生成佛,但佛也说了整个世界众生都是幻觉;那既然是我的幻觉,我还要不要去度化众生?怎么度化呢?

答:《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从轮回到涅槃之间万法,虽然在胜义中现而无自性,如梦幻一般,但在未经观察的世俗中却是存在的。

对于执着实有的普通凡夫而言,缘起性是无欺存在的,有众生可度,亦有能度之我和所度之众生。

对于通达了空性的菩萨而言,如梦如幻般的我,如梦如幻般地度化如梦如幻般的众生。虽日日度众生,但实无众生可度。如《金刚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对于断证圆满的佛陀而言,度生事业皆任运自成,不可思议,非语言所能描述的境界。

作为修行人,要清楚自己的修行层次,选择相应的修持方法。若是尚未明心见性,还要从发出离心、菩提心开始,次第修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省庵大师:持名念佛可兼观想,临终佛现非魔是感应道交故

省庵大师:持名念佛可兼观想,临终佛现非魔是感应道交故

省庵大师:持名念佛可兼观想,临终佛现非魔是感应道交故 问:今既专持名号,云何复令观想? 答:终日持名,暂时观想,以观助念,念则不散。纵令心粗境细,亦可托像而观。复何碍乎?禅观是醒时,梦寐是睡时。或...

达真堪布:如何对待质量不好的佛像?

达真堪布:如何对待质量不好的佛像?

达真堪布:如何对待质量不好的佛像? 问:请来的佛像、唐卡,如果质量不好或者不清晰,应该怎么办?达真堪布答:唐卡、佛像,尽量要选择如法的、清晰的,请回来以后一定要恭敬顶礼供养。平时见到的唐卡、佛像,不...

难得稀有:普光老和尚修行法语

难得稀有:普光老和尚修行法语

难得稀有:普光老和尚修行法语 诸位有缘读到的有情众生,对老和尚的法语,末学只有恳切的四个字——“作佛经想”。阿弥陀佛。普光老和尚历史出生于一九零五年四月初八,八个月后父母在战乱中双亡,当时由一位行者...

邪见经

邪见经

邪见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尊者阿难。在罗阅只城迦兰陀竹园。世尊般涅槃不久。于是有异邪命。是尊者阿难[髟/囱/心]角友。中食后行彷徉。而行至尊者阿难所。到已共尊者阿难面相慰劳。面相慰劳已却...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十奢王的故事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十奢王的故事

十奢王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阎浮提有个国王,名叫十奢王。国王的大王后生了个儿子,名叫罗摩;二王后也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罗漫。罗摩太子十分勇敢,力大无穷,好比天神。他有一件神珍的武器扇螺,敌人只要看到这武...

年少寻访《西游记》“花果山”,中年时观音菩萨到梦中教我持咒

年少寻访《西游记》“花果山”,中年时观音菩萨到梦中教我持咒

图片来源于网络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孙悟空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那么“傲来国花果山”在哪呢? 在中国历史上倒是有一个“莱国”,就是现今山东半岛东部——莱州市。但《西游记》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