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忍辱是最妙的法门,这样,才有受用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菩萨怎样能得到圆满的羼提波罗蜜?羼提译为忍辱。忍字是心上一把刀,这是不容易忍受的。修行人应该学忍辱,忍苦忍热、忍风忍雨、忍饥忍寒,一切要忍受;不能忍受,也要忍受。我常说:“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事事都能好”,这话虽浅俗,但意思却很深远。

我们对法也要忍,研究佛法,要有忍耐心。佛法如大海一般的深广,不可望洋兴叹!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专心去研究,便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是最好的说明。

忍有多种,一般来说,有㈠生忍、㈡法忍、㈢无生法忍三种。能忍受人为的欺辱,为生忍。能忍受天然的侵袭,为法忍。菩萨才能修到无生法忍,就是断常二见双遣,我法二执不生。不见少法生,不见少法灭,为无生法忍。

在《金刚经》上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往昔时,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解身体,而不生瞋恨心。佛是过来人,给我们留下无上的忍辱法门,我们应该依法修行。

忍辱是最妙的法门。不要觉得比黄连还要苦,要觉得比甘露还要甜,这样,才有受用。古时“张公百忍,九代同居”应该学习。一般人常说:“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这真是千锤百炼经验之言!

我们能躬行实践,修行这个忍字,就会有大成就。在《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法就是一切事,也就是一切境界。每天所遭所遇,都叫一切法。在这个时候,面对现实,能认识真相。要人来办事,不要事来办人。能看破放下,就得自在。我有一句妙法,在美国使用的,就是“一切OK”。怎样都可以,什么都没有问题,这就是忍。天地间的一切事,都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应该这样来观想,就不会执着了。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为什么会起烦恼?就因为愚痴。若是有智慧,绝对不起烦恼。烦恼是从无明那里来的,怎样才能没有无明?就要修戒定慧,有了智慧光明,就能照破无明的黑暗。

烦恼即菩提,把烦恼翻过来就是菩提。会用就是菩提,不会用就是烦恼。不要在烦恼外边,另找菩提,菩提就在烦恼中。有人主张断烦恼,我主张不要断烦恼。为什么?因为烦恼即菩提。如果把烦恼断了,那么,岂不是也把菩提也断了吗?断个什么?有什么可断的?根本不要向外驰求,回头就是岸。只要觉,就是菩提;若是迷,就是烦恼。

烦恼包括菩提。菩提不会用,就是烦恼。烦恼会用,就是菩提。如反掌之易,不要头上安头,离开烦恼去找菩提,那就错了。要晓得发菩萨心也是这个人,生烦恼也是这个人;成佛也是这个人,做鬼也是这个人,而不是另外去找个人。所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假设有人想明白三世所有诸佛,就应该观察法界的情形,所有一切事和一切物,都是由自心所造出来的。

自心可以作佛、菩萨、缘觉、声闻。自心又可作天人、世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的众生,都是唯心所造。有人说:“我不相信有鬼。”那么,你相信有佛吗?他说:“当然相信有佛。”告诉你,佛是由鬼修行成的。所以说自心可以作佛,又可以为鬼。请看心字是“三点如星布,弯勾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所以说“一切唯心造”。

佛为什么要说法?因为要度一切众生。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生;若无一切生,何用一切法。”古德说:“无心便是道。”真正无心的境界,是“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俱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这时湛然常寂(入定),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念不生,就是真静。这不过是修行过程中一个小境界而已。慢慢才能得到耳根圆通,六根互用的境界,就是六根各有六种作用。

能忍辱就能帮助精进、禅定、智慧。在《法华经》上说:“常不轻菩萨,见人就叩头,口中还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虽然对人顶礼,可是增上慢的比丘,打他骂他。他也不改变初衷。在很远的地方,就向人叩头顶礼,还是说:『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增上慢比丘要打他,他站起就跑了。”

我们修行忍辱法门,要学释迦牟尼佛被割解身体,不生瞋恨心。常不轻菩萨菩萨纵受尽打骂凌辱,也不生瞋恨心,这都是最好的榜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食肉当情何以堪!饮食多吃素食可降低患心脏病风险

食肉当情何以堪!饮食多吃素食可降低患心脏病风险

2月17日,据外媒报道,美国心脏病学会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减少动物产品(如红肉)的摄入并遵循以植物为主的饮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肠道微生物组与冠心病风险增加相关的不良反应...

日本人的蘑菇情结

日本人的蘑菇情结

日本人对蘑菇情有独钟,特别是对松茸,几乎到了“崇拜”的地步。每到松茸上市的季节,所有的超市或者大型百货店的食品销售层都会为松茸辟出最抢眼的位置,招徕顾客。尽管摆在那里的松茸价格昂贵,但日本人仍然乐此...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六十九节 彭钦差,仗势欺僧人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六十九节 彭钦差,仗势欺僧人

第六十九节 彭钦差仗势欺僧人彭大人正在留心此道,一见和尚吃肉,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心想:你们这些坏和尚「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要行」,我正好借此机会取缔全山的坏和尚。因此他...

星云法师:心的牢狱

星云法师:心的牢狱

一个人,如果做了违法的事,被人一状告到法院,就要接受法律的审判。有时候虽然别人没有提出告诉,没有受到国法的制裁,但却逃不过自己良心的责罚,因而终生住在“心的牢狱”里。 其实,举世滔滔,满街的行人,如...

冬季5招助护肺

冬季5招助护肺

平常注意一些生活细节有助养肺护肺:1.减少吸入:空气不好时,老人、孩子和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人不宜进行户外运动2.及时清洗:外出回来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3.多喝水4.居室保温、保湿5.少吃或不...

“禅茶一味”书画联展开展 呈现文化交融意境

“禅茶一味”书画联展开展 呈现文化交融意境

12月8日至12月17日,由中国佛教会理事长、财团法人净化社会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净耀法师,马来西亚佛青总会宗教导师继程法师及艺坛名家周澄老师联手举办禅茶一味书画联展将在台北展出。开幕式当天,净耀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