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忍辱是最妙的法门,这样,才有受用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菩萨怎样能得到圆满的羼提波罗蜜?羼提译为忍辱。忍字是心上一把刀,这是不容易忍受的。修行人应该学忍辱,忍苦忍热、忍风忍雨、忍饥忍寒,一切要忍受;不能忍受,也要忍受。我常说:“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事事都能好”,这话虽浅俗,但意思却很深远。

我们对法也要忍,研究佛法,要有忍耐心。佛法如大海一般的深广,不可望洋兴叹!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专心去研究,便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是最好的说明。

忍有多种,一般来说,有㈠生忍、㈡法忍、㈢无生法忍三种。能忍受人为的欺辱,为生忍。能忍受天然的侵袭,为法忍。菩萨才能修到无生法忍,就是断常二见双遣,我法二执不生。不见少法生,不见少法灭,为无生法忍。

在《金刚经》上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往昔时,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解身体,而不生瞋恨心。佛是过来人,给我们留下无上的忍辱法门,我们应该依法修行。

忍辱是最妙的法门。不要觉得比黄连还要苦,要觉得比甘露还要甜,这样,才有受用。古时“张公百忍,九代同居”应该学习。一般人常说:“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这真是千锤百炼经验之言!

我们能躬行实践,修行这个忍字,就会有大成就。在《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法就是一切事,也就是一切境界。每天所遭所遇,都叫一切法。在这个时候,面对现实,能认识真相。要人来办事,不要事来办人。能看破放下,就得自在。我有一句妙法,在美国使用的,就是“一切OK”。怎样都可以,什么都没有问题,这就是忍。天地间的一切事,都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应该这样来观想,就不会执着了。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为什么会起烦恼?就因为愚痴。若是有智慧,绝对不起烦恼。烦恼是从无明那里来的,怎样才能没有无明?就要修戒定慧,有了智慧光明,就能照破无明的黑暗。

烦恼即菩提,把烦恼翻过来就是菩提。会用就是菩提,不会用就是烦恼。不要在烦恼外边,另找菩提,菩提就在烦恼中。有人主张断烦恼,我主张不要断烦恼。为什么?因为烦恼即菩提。如果把烦恼断了,那么,岂不是也把菩提也断了吗?断个什么?有什么可断的?根本不要向外驰求,回头就是岸。只要觉,就是菩提;若是迷,就是烦恼。

烦恼包括菩提。菩提不会用,就是烦恼。烦恼会用,就是菩提。如反掌之易,不要头上安头,离开烦恼去找菩提,那就错了。要晓得发菩萨心也是这个人,生烦恼也是这个人;成佛也是这个人,做鬼也是这个人,而不是另外去找个人。所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假设有人想明白三世所有诸佛,就应该观察法界的情形,所有一切事和一切物,都是由自心所造出来的。

自心可以作佛、菩萨、缘觉、声闻。自心又可作天人、世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的众生,都是唯心所造。有人说:“我不相信有鬼。”那么,你相信有佛吗?他说:“当然相信有佛。”告诉你,佛是由鬼修行成的。所以说自心可以作佛,又可以为鬼。请看心字是“三点如星布,弯勾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所以说“一切唯心造”。

佛为什么要说法?因为要度一切众生。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生;若无一切生,何用一切法。”古德说:“无心便是道。”真正无心的境界,是“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俱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这时湛然常寂(入定),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念不生,就是真静。这不过是修行过程中一个小境界而已。慢慢才能得到耳根圆通,六根互用的境界,就是六根各有六种作用。

能忍辱就能帮助精进、禅定、智慧。在《法华经》上说:“常不轻菩萨,见人就叩头,口中还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虽然对人顶礼,可是增上慢的比丘,打他骂他。他也不改变初衷。在很远的地方,就向人叩头顶礼,还是说:『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增上慢比丘要打他,他站起就跑了。”

我们修行忍辱法门,要学释迦牟尼佛被割解身体,不生瞋恨心。常不轻菩萨菩萨纵受尽打骂凌辱,也不生瞋恨心,这都是最好的榜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任劳任怨

星云法师:任劳任怨

人在世间生活,不能不做事,做事不但讲求能力,讲求机智,尤其要“任劳任怨”。一般人任劳容易,任怨就很难了;能够任劳又任怨,那才是难能可贵的啊! 有的人做事很耐劳,起早待晚,从不抱怨辛苦;忍饥忍饿,也不...

真实故事:佛教 圣僧肉像被“文革造反派”斩首竟流出血,恶人现世恶报

真实故事:佛教 圣僧肉像被“文革造反派”斩首竟流出血,恶人现世恶报

最近,我恭闻了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开示的《因果报应如影随形》、《五逆恶阐提罪的来源是断常二罪所生》法音,这让我联想起小时候亲历、见证的一桩五逆恶阐提罪的现世报应之事。记得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18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18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18】药师禅:再美的春天也难免会有枯叶飘零,但这无碍于春意盎然的盛景;再好的晴天也会有乌云飘过,但它遮蔽不住整个世界的光明;再清澈的水也免不了会有杂质,但依然能够映照出蓝天和你...

索达吉堪布:如果太忙没有机会做善事积累功德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如果太忙没有机会做善事积累功德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如果太忙没有机会做善事积累功德怎么办? 问:是不是要做很多善事才能积累功德,如果太忙没有机会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如果我们没有很多积累功德的机会,但只要能做到经常对众生起慈悲心,对上师...

信愿法师:念佛行者放下自力虚假心,以六字名号作真实因

信愿法师:念佛行者放下自力虚假心,以六字名号作真实因

念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六度万行,我们都用真实心去造作,放下自力的心,放下修行的功德相。放下不是放弃,放弃是没有去做,放下是有做没有执着做,相应于禅宗所讲的无所住。善导大师讲三心的第一心真实心,与《金...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林野通奇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林野通奇禅师悟道因缘

林野通奇禅师悟道因缘台州通玄林野通奇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蔡,四川合州人。通奇禅师生而澄净,不喜肉食,少时投金钟寺,从其叔父道然禅师出家,十七岁落发受戒。通奇禅师性乐禅寂,厌于读诵,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