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海搜珍:水泡不实·出出曜经

水泡不实出出曜经

【经文】昔有国王女,为王所爱,未尝离目。时天降雨,水上有泡,女见水泡,意甚爱重。白父王曰:『我欲得水上泡,以为饰头华鬘?』王曰:『水上泡不可执持,云何得取以为华鬘?』女言:『若不得者,我当自杀。』王闻女语,心生恐惶,召国中诸巧师告之曰:『汝等奇巧,无事不通,速取水泡,与我女作鬘,若不得者,当斩汝等。』皆答曰:『我等不堪取泡作鬘。』有一老匠言:『我能取泡。』王大欢喜,即告女曰:『今有一人,堪任取泡作鬘,汝可自往,躬自临视。』女从王言,出外瞻视。时彼老匠白王女言:『我于水泡好丑,素无拣别,伏愿王女躬自取泡,我当作鬘』。女即取泡,随手破坏,不能得之。如是终日,竟不得泡,女自疲厌,即舍之去。白父王言:『水泡虚伪,不可久停,愿王与我作紫磨金鬘,终日竟夜,无有枯萎。』水上泡者,诳惑人目,虽有形质,暂生便灭,阳焰野马,亦复如是。人生虚伪,乐少苦多,贪爱疲劳,而丧其命,磨灭之法,不得久住。迁转变易,在世无几,亦如水上泡也。

【译语】昔有国王之女,国王十分溺爱,一刻不容离开,女要什么东西时,王必千方百计给她办到。一天下着大雨,水积在天井中,雨点打着,跳起许多水泡来,王女见了,意中宝爱,向父王说:『我要取得水上泡,穿成花鬘,装饰头发。』王道:『水泡这东西是取不起来的,怎么可以穿成花鬘?你痴了。』王女撒起娇来,说道:『若不给我穿水泡花鬘,我便自杀。』国王听着,心里恐惶起来,只得召集全国的巧匠。吩咐道:『你们都是有巧心思,巧手艺的,谅来没有做不成的工作,快给我取水泡,穿成花鬘,我女儿立等要戴,若做不成,便都杀却。』众匠听了,面面相觑,都说不会取水泡做鬘。独有一老匠人,自言会做,国王大喜,告知女儿:『现有一人,可以取泡作鬘了,你快去亲自监视他做,可以做得格外合意。』王女依言,出外看望,那时老匠人便说道:『我只会穿鬘,不会拣择水泡的好丑,请王女自己拣取水泡,拣定了,我好穿花鬘。』王女便俯身取水泡,取来取去,随手坏灭,忙了一天,一颗也没有取得。王女弄得疲劳厌倦起来,一转身跑入王宫,不要水泡了,向父王道:『水泡这东西原来是虚伪的,拿入手中停不住,我不要了,请父王给我做紫磨金的花鬘,可以年深月久不枯萎。』水上的泡泡,本来是哄骗人眼光的,虽是有形有质,刚刚生成,就破灭了;好比空中的烟云尘埃,幻成种种形象,都是有形无物,变灭得极快的。推而广之,人生一世,也是幻妄,一世中乐少苦多,为欲离苦得乐而不知其道,于是贪爱奔竞,辛苦到死。因为所做的皆是容易磨灭之事,不能历久停留,故迁转变易,草草一生,非常之快,也像水上泡泡一样。

【释义】我们的肉体,在佛典称为色身,人世上的一切盛衰荣辱,离合悲欢,在佛典上总名尘境。色身与尘境,皆由一念无明而生妄执(虚妄的意见固执),幻化所成。若用正智慧仔细推求,则连无明都是虚妄,没有自性;何况无明所变现的色身尘境,更是虚妄之虚妄了。凡夫妄认色身为我,妄认尘境为真有得失荣辱,以妄逐妄,流转不了。故浮沉于六道轮回,历劫不得解脱,若能看破虚妄,依法修持,则如王女之舍水泡而取紫磨金,历久不变,不畏水火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丹霞烧佛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丹霞烧佛

丹霞烧佛文/噶玛天津仁波切北方的隆冬凛冽逼人,这天,又逢漫天飞雪。四处参访的丹霞天然禅师,正巧来到洛阳慧林寺。夜阑人静,寺里一片空寂。远远地传来脚步声,那是住持和尚亲自提着灯笼巡山来了。行经大殿时,...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放松心情,坦然面对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放松心情,坦然面对

放松心情,坦然面对只有内心清净,才能得到幸福,身处任何逆境,只有自然放得下,才能解脱自在,远离烦恼,这样才能真正懂得人生的幸福。一个人无论他地位如何,过着哪一种生活,只要他内心清净、安谧就可以过得幸...

辟谷的危害 辟谷前一定要看

辟谷的危害 辟谷前一定要看

辟谷是道教一种修为方法,道教认为,人吃五谷杂粮,会在体内形成一股浊气,这种浊气会阻碍人们修仙,因此提倡不食五谷才能保持身体的干净清洁。后来,辟谷传入民间后,逐渐发展成了一套养身方法,被人们所推崇。辟...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西瓜与尿床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西瓜与尿床

西瓜与尿床戒尘来寺里的年纪还小,只有四岁。刚来的时候,戒尘和戒嗔、戒傲睡在一张床上。那年我和戒傲也只有十六七岁,我们担心戒尘睡觉不安稳,怕他从床上掉下来,便让他睡在我们中间。戒尘很乖,睡觉也不乱动,...

个人利益与佛法相对立时,应如何取舍?

个人利益与佛法相对立时,应如何取舍?

有一次,和一位远方师姐微信聊天,谈到了共修的殊胜时,师姐竟然很是郁闷,她说:“我们这个地方现在共修不方便了。”“为什么这样说?”我感到很疑惑。“唉,之前的共修场所没有了。”这位师姐唉声叹气地说。“为...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把自己一分为二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把自己一分为二

把自己一分为二旁观自己?不照镜子,不读史书,不麻烦朋友,把自己一分为二,一个是痴迷不悟,无知加固执的当局者,另一个是大彻大悟,目光如电的旁观者,置身局外,从旁观察,袖手旁观,冷眼旁观。似打量别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