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乌鸦歼仇

乌鸦歼仇

从前,有一群乌鸦和一群猫头鹰,生活在同一座森林中,两群鸟结了怨仇。

乌鸦知道猫头鹰白天看不见东西,于是每到白天就杀进猫头鹰的巢中,啄杀猫头鹰,吃它们的肉。

猫头鹰知道乌鸦夜里看不见东西,于是每到夜里就杀进乌鸦的窝里,啄杀乌鸦,剖腹开肠,吃它们的肉。

两群鸟你杀我、我杀你,互不相让,怨仇越结越深。这边怕白天,那方怕黑夜,整天胆颤心惊的,谁也不得安宁。

有一只乌鸦特别聪明,它对其他乌鸦说:我们与猫头鹰的怨仇,是无法纾解的了,双方不共戴天,势不两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们只有想办法彻底消灭它们,才能安心地过太平日子。否则的话,它们身强力壮,终有一天,我们会被它们全部杀光。

乌鸦们说:事情的确像你所说的那样,那么你到底有什么好办法,能消灭那伙可恶的仇敌呢?

那只乌鸦说:你们都过来啄我,把我的羽毛啄光,把我的头啄破,我就有办法消灭这些猫头鹰。

乌鸦们就依照它的吩咐,统统拥上来啄它,把它啄得遍体鳞伤,浑身的羽毛也被啄个精光。

这只乌鸦挣扎着来到猫头鹰的巢外,假装悲伤地痛哭起来。

一只猫头鹰听到哭声,就探出头来,看见乌鸦那副狼狈相,便好珍地问:你是怎么弄成这副模样的?你为什么哭着到我们这儿来?

乌鸦回答说:我劝乌鸦们说:猫头鹰身强力壮,我们根本打不过它们,干脆投降了吧!它们就生气了,把我啄得遍体鳞伤,还把我赶了出来,并说下次再看见我,非杀了我不可。我现在无家可归,又怕它们追杀我,所以来投靠你们,希望你们能收留我。

这只猫头鹰见它说得挺可怜的,就想收留它。

但其他猫头鹰都说:这是我们的冤家对头,不能亲近。

要是收留了它,就等于帮助我们的敌人。

想收留乌鸦的那只猫头鹰说:它是为了说服其他乌鸦投降我们,遭到反对,才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它现在来投靠我们,我们怎么能不收留它呢?再说,不就是一只小小的乌鸦嘛!即使它有什么坏心眼,量它孤单单的,也起不了什么风,作不了什么浪!其他猫头鹰听它说得有理,就不再反对。

于是那只乌鸦便被收留下来,猫头鹰们每天觅食回来,都会把吃剩的肉送给它吃。

日子一天天过去,乌鸦身上的伤全好了,羽毛也重新生长出来。乌鸦装出非常感谢的样子,每天欢天喜地的。

过了些日子,它便经常飞出去,衔一些树枝、干草什么的回巢中来。

猫头鹰们问它:你叼这些东西回来干什么?

乌鸦回答说:我们这个窝在山洞里,四周全是冷石头,到冬天寒风吹过来,多冷啊!我叼些树枝、干草回来,到时候可以挡风御寒。

猫头鹰们听了挺高兴的,都不再吭声,也不再阻挡它。

过了些日子,乌鸦又说:为了报恩,我愿意为你们效劳,希望你们让我看守洞口,我保证不让任何别的鸟进来。

猫头鹰也答应了。

冬天来了,狂风怒号,雪片纷飞,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猫头鹰们纷纷飞回洞中,挤成一堆取暖。

乌鸦看机会来了,就用干草塞住洞口,飞到牧牛人那儿,衔来一点火种,把干草点着。火苗就着风势,呼呼地烧起来,洞里塞满了干树枝、干草,火越烧越旺,洞里的猫头鹰全被烧死了。

据《杂宝藏经》卷十《乌鸦报怨缘》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498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这辈子最爱的人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这辈子最爱的人

这辈子最爱的人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有一个小我3岁的弟弟。有一次我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5毛钱。父亲当天就发现钱少了,就让我们跪在墙边,拿着...

慧明法师开示录·第五座禅密兼修之心宗

慧明法师开示录·第五座禅密兼修之心宗

第五座禅密兼修之心宗诸同学!禅密兼修之心宗,道理本不可说,今方便解释其义。先将禅字略略说之。此禅字,或以为是六度中禅那之禅,或认为是六度之般若波罗蜜。其实禅宗之禅,统摄六度万行,乃以心传心之义。故永...

我的觉悟之路

我的觉悟之路

末学不才从接触佛法到现在只有四年时间(2009年10月份开始接触),但是真信还是两年前(2011年8月份)从我离婚后开始,万事万物的发生都有其必然原因,离婚失去了家庭这就是我学佛的因缘,也是真信的开...

简体注音|西方发愿文(莲唤恭诵)

简体注音|西方发愿文(莲唤恭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十二章 太子立志去出家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十二章 太子立志去出家

从此,净饭大王又在太子的宫中,增添更多的财宝、美女,他想用这些来不分昼夜地娱乐太子的心,但是,太子对这些一点留恋的心情都没有,每天他都为老病死而忧患而烦恼!他好像是锐箭射中的狮子,在高山茂密的林中着...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发大誓愿第六【之三】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