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海搜珍:脱钏悟道(出坐禅三昧经)

脱钏悟道(出坐禅三昧经)

【经文】波罗奈国王,夏天暑热时,居高楼上,坐七宝床,令青衣侍女磨牛头旃檀香,涂身。侍女臂带多钏,摩擦王身,钏声满耳,王甚厌之,教令次第脱钏,臂余一钏,便寂然无声。王即悟曰:『吾为国王,国家臣民彩女,多事多恼,亦复如是。』即时脱离爱欲,屏人独处,思惟道法,得辟支佛果,须发自落,着自然衣,从楼阁去,以己神足之力,出家入山,如是因缘,成中品辟支佛也。

【译语】印度昔时分为许多小国,其中一国,名波罗奈,地方既近热带,到了夏天,尤其热得难受,所以国王住在高楼上,为其比较的凉爽。坐的是七种珠宝镶成的床,还命青衣侍女磨一种宝香,名牛头旃檀香。这香很名贵,功能辟秽解暑,把来磨成细末,涂在身上,那种芳香与舒适,决非现在的爽身粉所可比。现在我们在上海看见的印度妇女,所带臂钏,都是细而多,成大把的套在臂上,大概是从古相传这样的吧。彼时青衣侍女带着臂钏,替那国王满身涂香,涂时臂钏发出铿锵声,国王听着不耐烦,就命她们脱去多钏,一臂只许带一钏。这样且磨且涂,虽然一般是纤纤素手,却皆寂然无声了,那国王忽然因此开悟,心想:『吾做国王,外面有百官与民众,宫内有许多彩女,有的是叫吾烦心的事情,事越多,吾的烦恼也越重;若使吾一人独处,好比臂上只带一钏,何等清净呢?』于是把那些爱彩女爱享用等心,一齐收起,他一人独坐,很静很定心的,思想正道,居然被他证悟,成了辟支佛果。于是须发不剃自落,因须发比为烦恼丝,烦恼尽则烦恼丝自然不生也,身着自然衣,不由人制,自然而生,轻软美妙,非世间绫罗可比。用「神足通」的力量,从所居的楼阁,飞行出家入山,这样因缘,成就了中品辟支佛。

【释义】波罗奈王因钏声的烦扰,悟得国事家事皆是烦恼,经文既说得明白,吾们今日读之,也无不明白。不过波罗奈王静中参悟的东西,吾们却不明白了,因为这样,波王成了辟支佛,吾们依然是具缚凡夫。这因为波王已经多生的修持,恰到这一世因缘成熟而悟道,吾们压根儿没有修,或虽修而功行尚浅的缘故。吾们却不可自暴自弃,须依大乘诸宗之修持法,认定一宗,一门深入,不求近功,亦不退转;则必有一世,必有一天成道,无上正觉且可得,况于辟支佛果。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正谓此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提倡素食者: 沈阳“低碳达人”周海

提倡素食者: 沈阳“低碳达人”周海

外出就餐 自备筷子的“怪人”他每天都在“算计”,不过他的“算计”和别人不太一样。每天,他都“算计”自己能少排放多少二氧化碳,能为我们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帮上多大的忙。周老师是一位名人,可他受邀做讲座时...

清远法师:虔诚敬奉三支香,一心顶礼三宝尊

清远法师:虔诚敬奉三支香,一心顶礼三宝尊

虔诚敬奉三支香,一心顶礼三宝尊清远法师燃香敬佛是佛教徒礼敬佛菩萨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佛教刚刚传入中土时已有烧香礼佛的现象,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汉武元狩中,霍去病获毗邪王及金人,率长丈余,帝以为大神...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与吉达长者有关的事件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与吉达长者有关的事件

第三章 与吉达长者有关的事件马哈咖施展神通在别处,提到和个人比较有关的事件。有一次,一些比库在他家应供后,吉达(Citta)陪他们走回寺院。那天天气很热,他们汗如雨下。其中最年轻的马哈咖(Mahak...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正念破魔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正念破魔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林给孤独园弘法时,一位名叫吉离舍瞿昙弥的比丘尼,与其他比丘尼同住在王园精舍。早晨时,她们都会搭衣至舍卫城中托钵,回到精舍后则洗净双足,到安陀林中的树下禅修静坐。当时魔王波旬知道...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张士选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张士选

张士选张士选是五代时候的人,从小父母就过世了,长辈中只有叔父一人,叔父有七个儿子。张士选十七岁的时候,叔父对他说:你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我们将家产一分为二,你一份儿,我一份儿,你觉得怎么样?张士选说...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一生奉行的义务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一生奉行的义务

一生奉行的义务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帝释因为不放逸,所以成为诸天王;精进受人赞叹,放逸受人诃责。有一天,离车国的摩诃利王子,前来聆听佛陀讲解《帝释所问经》。佛陀的生动叙述,让王子以为佛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