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道丕法师至孝感应终获父骨

因果报应录】道丕法师至孝感应终获父骨

后周道丕法师是陕西长安贵胄里人,自幼抱着出世的大志,七岁就出家做和尚。十九岁时,长安发生战事,带着母亲到华山避难,住在山洞中,那时因为兵灾的影响,米价很贵,没钱买米,只得饿着自己的肚子,乞食供母。

母亲问他:“儿子吃饱饭了吗?”他虽饥肠辘辘,但为了避免母亲伤心,回答说:“我已经吃饱了。”他的父亲是一位军人,在霍山的战役中阵亡,他母亲对他说:“你父亲在霍山战死,尸骨暴露在风霜中,你能把它寻回来安葬吗?”法师奉了母命,一路赶往霍山,寻取父亲的尸骨。可是他看到战场上,东一堆西一堆的累累白骨,无法知道究竟哪一具是父亲的遗骨。

于是他就日夜的诵经,向空中祈祷说:“古人精诚的感应,有滴血认骨的事,现在我要寻取父骨,祝愿群骨之中,如果有转动的,那就是我父亲的遗骨。”他专心一志的注视着一大堆白骨,精诚祈祷。过了几天,忽然有一具髑髅,从骨堆中跳出,摇动了很久。他知道这绝对是父亲的遗骨,不禁高兴得跳起来,把那具髑髅抱在自己的怀中,带回家中见母亲。就在这天夜间,他母亲也梦见丈夫归家,第二天早晨,果然看到道丕法师带着父亲的遗体回来,随即安葬。

当时的人,都认为道丕法师之所以能寻得父骨,是至孝的精诚感应所致。后来法师在朝中讲道,常居首席的地位,颇获朝野人士的敬重。像道丕法师的孝行,绝粒而饷母饥,诵经而获父骨,真是“大孝兼乎存殁,至行超乎古今”,可说是佛门中具有孝行的模范人物。(取材自《高僧传》)

【湘清按】:蕅益大师有言:“世人病释氏无父,而释氏之孝其亲,反过于世人,传记所载,盖历有明征。”从道丕法师孝行的故事,不仅可以证明至孝的感应,且足以破除世人“释氏无父”的误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二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二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二集)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大德,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 很欢迎大家再次来到我们礼拜六的这个学佛讲座。上一次定弘跟大家有报告到,我们这个讲座是学佛讲座,不是佛学讲座。佛...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皈依证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皈依证

皈依证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佛宝是指己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法宝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僧宝是指正在修学佛法,并协助他人修学佛法,护持众生修学佛法的人。唯有三宝齐备才是完整的佛教。如果不...

独尊湛现:必须要按照程序,要分清“静”与“净”的区别

独尊湛现:必须要按照程序,要分清“静”与“净”的区别

心明为禅,心净为定。诸位同学大家好,修行主要的是这个定力,也就是这个清净心。这个清净心主要的是靠智慧的展现,修行的程序就是环环相扣。首先学习经教,这个经教大家不能误会,指的是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所给...

31佛教对灵媒的看法如何?

31佛教对灵媒的看法如何?

佛教对灵媒的看法如何?  所谓灵媒,在古代,男的称为觋(wizard),女的称为巫 (witch)。宗教学上称禁厌师(sorcerer)、医巫(medicine man)、术士(magician)。...

观世音菩萨法相 -- 正法明如来 -- 古佛

观世音菩萨法相 -- 正法明如来 -- 古佛

观音菩萨:正法明如来。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也是大乘佛教的根本。 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称为西...

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05)“法施”分享

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05)“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