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三十九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三十九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菩萨,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打开经本第一百零一页,第一行,从倒数第二句看起:

【既作佛已。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

这段经文接着上面的意思讲下来的,这一品是「愿力弘宏深第二十九」,是世尊为我们赞叹西方极乐世界的众菩萨们,他们的智慧、慈悲、功德、道力不可思议,而且都是究竟一生补处,也就是说这一生就能够成佛。这个『既作佛已』,这是讲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们,他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就能够一生当中成佛。那么成佛之后,怎么办?『转相教授』,这个「转相教授」就是辗转去弘扬净土法门。因为十方世界诸佛如来当中,有不少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成就的,他们成就以后,在他方世界示现成佛,就用这一个法门来度脱众生。他们自己是这样成就的,那么他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化众生,真所谓是身教言教。『如是辗转,不可复计』,这是佛门里面讲的转法轮,可度的众生无量无边。法轮随时随地在转,只要遇到有缘的众生,立刻就去度他。什么叫有缘?就是他对这个法门能够相信了,听了法门之后他能够去照做,这就是有缘众生。换句话说,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这个因缘也取决于众生的善根福德。什么叫善根?你听了这个法门能信,这就是善根。如果不信,善根还不够。

你看前面经文,「皆愿作佛第十」,第十品,就记载的阿阇王子和五百大长者那一品,在释迦牟尼佛会下听经,听这座《无量寿经》,当他听完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成佛了,他们很欢喜,欢喜之后怎么办?供养,供养释迦牟尼佛,拿金华花盖供养,一人拿一个。这五百人供养完之后下来了,继续听经,释迦牟尼佛就告诉大众,说这五百人不是普通人,过去生中都已经供养过四百亿佛,是过去久修菩萨道的人。而且过去迦叶佛时他们也曾经供养过释迦牟尼佛,当时释迦牟尼佛前身是一位补处菩萨。今生又遇到,他们能听到这个法门,那个善根相当厚,可是他们只发了愿,等将来他们成佛,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那就是了不得的大愿了!可是竟然没有发愿说这一生要往生,还没想起这个念头。你看听释迦牟尼佛亲自给他讲净土法门,他都生不起一个心说我这一生就得要去极乐世界,只是什么?发一个愿说将来我成佛了,像阿弥陀佛一样,什么时候成佛都不得而知。所以只是种一个善根,证明他供养四百亿佛的善根尚且不够,生不起这个往生的大愿。

你们在座听到这部经,还不是听释迦牟尼佛讲,是听这锺茂森讲,居然能够相信,还能够发愿要往生,告诉诸位,你们的善根决定超过阿阇王子那一批人,肯定的。换句话说,你们过去生中肯定不止供养过四百亿佛了,那是供养过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到今天你们遇到净土法门才能够相信,才能够发愿求生净土。你要是真信真愿了,那就叫因缘成熟了,无量劫来到这一世就是你的最后生,六道轮回最后生,不再受轮回之苦,这一生完了,结束了,噩梦到今天结束。这个因缘真正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日。今天我们来学《无量寿经》,我们也想到肯定有诸佛护念,阿弥陀佛以及西方极乐世界众菩萨来加持我们,这就是「转相教授,转相度脱」。让我们能够真听明白了、真信了、真发愿了,那恭喜你,你这一生就度脱了,度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且也是究竟一生成佛。这个因缘太殊胜了!

那么这样的众生有多少?「不可复计」,根本计不清,太多太多了。!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来到人间示现成佛?善导大师给我们讲得好,就是为把这个净土法门告诉我们听的。虽然我们没有能够值佛出世,没有亲自亲近释迦牟尼佛,但是在这个末法时期我们能得到《无量寿经》,而且是这本《无量寿经》会集本,最善本,我们也等于值遇释迦牟尼佛,只要我们老实、听话、真干,这一生没有不成就的。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十方世界。声闻。菩萨。诸众生类。生彼佛国。得泥洹道。当作佛者。不可胜数。】

在十方世界的情形,跟我们娑婆世界都差不了太多,每一个世界的佛在那里都以净土法门教化众生。当然在其它世界来讲,教化众生比较容易,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比较难,这是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给我们讲的,我们这个世界叫五浊恶世,浊恶到极处,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五浊。我们想想确实现在太污浊了,尤其是今天,在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说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我们只是听听,还不太觉得,现在你再一看真的是五浊恶世,环境的污染、人心的污染、身体的污染都到了极处,可以说历史上来讲,这个时期是最浊恶的,环境也是最污染的。释迦牟尼佛在这样一个世界上示现成佛,真是难,难能可贵!因此十方诸佛都赞叹释迦牟尼佛,赞叹他老人家于此浊恶世间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世间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是为甚难。!难,!佛都讲难,不是菩萨讲难,佛都说是难,甚难。释迦牟尼佛你看看他在这个世间行此难事,这个难事不是别的事,就是给我们示现念佛成佛之事,因为这个话是在《阿弥陀经》上讲的,他老人家在《阿弥陀经》上讲,那这个难事不是指别的事,就是讲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后能够成佛。像普贤菩萨一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念佛成佛。普贤菩萨是等觉菩萨,一往生极乐世界,他当然马上就成佛,那释迦牟尼佛何尝又不是这样?他在没成佛之前是等觉菩萨,那他念佛到极乐世界也是当天就成佛了,然后乘愿再来。这里讲的「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度脱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在这里示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是梵文,意思就是说得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成佛。然后再为诸世间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个难信之法就是指念佛往生净土的法门。所以净土法门称为难信之法。虽然是难信,但是它易行,行起来很容易,念佛你看谁不会念?老太太,没文化的都会念,所以太容易了。!只要你肯相信,你肯发愿去,你就能够往生,你就能够作佛。

所以,这个法门是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最殊胜、最方便、最容易,又最究竟的法门,所以一切十方世界诸佛都讲这个法门。那为什么他还讲其它法门?既然这个法门最好,为什么不讲,就讲这个法门就好了,还讲这么多八万四千法门干什么?那么辛苦。这个原因也是释迦牟尼佛没办法,因为他讲净土法门很多人不相信,不相信怎么办?只好先给你讲其它法门。所以他就示现,你看,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佛是干什么的?干教育的,佛是老师,从事这个义务教育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三百余会就是办了三百次的班。像我们这个《无量寿经》这一会,讲到今天已经讲了多少?第三十九集,三十九次,这都是一会。他老人家当年办了三百多会,有的大有的小,最初是讲《华严》,讲了二七日,有的说三七日,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都有这个考证。他在定中讲的,讲完之后出了定,开始讲什么?讲阿含,小乘,讲了十二年,打基础。小乘是小学,大法接受不了,先接受小法,十二年打基础。然后讲方等八年,方等开通大乘,开始从小乘到大乘,像中学一样。然后讲般若,讲了二十二年,般若是大学。最后讲《法华》、《涅盘》八年,那是等于研究所。一直讲到最后,你看办班教学,到最后《法华经》告诉我们,「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所以以前小学、中学都是方便说,真正真实说就是一乘法,就是一佛乘,就是让你成佛。哪一个法门成佛最迅速?就是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这个法门,讲来讲去,原来全是给这个净土法门做铺垫的。所以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讲,这个念佛法门是「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华严经》是最初讲的,那也是教你成佛的,普通大众没办法参加,因为他是定中,在一真法界开的这个法会,那都是法身大士参加。《华严》一开始就教我们导归极乐,普贤十愿导归极乐,到最后《法华》也是教我们一佛乘。《法华》的秘髓、精髓,秘密的精髓,就在这里,蕅益大师讲的。蕅益大师过去是专攻《法华经》,天台的学人。所以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劝我们信愿行求生净土。

所以『十方世界,声闻、菩萨、诸众生类』,这里包括九法界的众生,除佛以外,统统都包括。都希望这些众生『生彼佛国』,到极乐世界去,『得泥洹道』,这个「泥洹道」是涅盘道,大涅盘,不是小乘的涅盘,大涅盘是作佛。所以『当作佛者,不可胜数』,因此十方世界诸佛如来都是给阿弥陀佛在做宣传,等于是给极乐世界招生的。极乐世界像个大学一样,大学城,阿弥陀佛是校长,主持教育,那么十方诸佛在其它世界专门做宣传招生工作。那么到这个大学去进修,条件一点不难,你要到一般大学,你还要考试,还要合格,到这个极乐世界的那个分数线是最低的,信愿行,就是三资粮,你能做到你就有资格往生,阿弥陀佛就接你。而且是什么?到你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带着西方极乐世界的诸菩萨众一起来接你,这个了不得!你说你在这个世界上大学,你说那这些学生上大学的时候,哪有说校长带着所有老师都出来接你的?不可能。你要到极乐世界真的是这样,校长带着所有的,你看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西方清净大海众菩萨,统统来接你,他们化身无量无边,每一个众生都是平等待遇,都能接。接到去极乐世界作佛的,那数量就太多太多,没办法计算。

我们想到这个情况,就可能会提出个问题,这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这么多的众生都涌到那儿去了,极乐世界多大的地方才够用?那岂不就是暴满了?可能释迦牟尼佛也料到我们会有这种疑问,底下经文就给我们解释:

【彼佛国中。常如一法。不为增多。所以者何。犹如大海。为水中王。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宁为增减。八方上下。佛国无数。阿弥陀国。长久广大。明好快乐。最为独胜。】

这段经文讲到『彼佛国中』,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常如一法』,这就说明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一法就不是二法,如果有多有少、有大有小,这就是二法,二法从哪来的?从我们分别心里生出来的。如果分别没有了,甚至连念头都没有了,这就是一法,一法才是真实法。所以,十方世界去往生的人即使再多,也「『常如一法,不为增多」』,所以人口不会说增加的,也不会减少的。这些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到其它世界去成佛去了,离开极乐世界了,他们也人口不减少;十方世界的众生来到极乐世界,人口也没增加,不增不减,这个妙!这不是我们凡人思惟想象能够达到的境界,这是一真法界,不可思议。

佛在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当中,还是用可思可议的比喻给我们说明,让我们稍微能够理解了。他说,『所以者何』,是什么缘故?他举个比喻说明,『犹如大海,为水中王』,「大海」,我们就用这个地球上的大海做比喻,太平洋,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海洋,这个诸「水中王」的王就是第一大大海,太平洋最大。『诸水流行,都入海中』,流入太平洋的河流很多很多,就像我们中国这些河流全都是流入太平洋的,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河,其实都是流入太平洋,从渤海、东海、黄海、南海下来,全都是太平洋。那流入海中了,『是大海水,宁为增减』,有没有增减?我们说没有,不管流多少进去,太平洋总是这么大,海平面不见得会升高。不过当然最近这几年有在升高,为什么?因为南极、北极的冰融化得很厉害,所以它有一点点的升高。我们现在知道为什么太平洋的水不会增减?这是因为地球有蒸发系统,海水被蒸发了,变成云,下雨又回到大陆,然后又变成河流又流出来,有这么一个蒸发循环的系统,所以总是这么多。地球上的水就是这么多,无论你怎么蒸发、怎么循环都是这样,不增不减。这个比喻我们去体会,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十方世界众生都往生到那里,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变化。说明极乐世界是法性土,它就是自性所现的境界,自性是无所不在,遍法界虚空界。

所以你要往生极乐世界,不是上别的地方去,只是回归到自性而已。开悟的人看到现前这里就是极乐世界。我们也做过中峰三时系念法会,中峰国师在这个法事里头他开示,说「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十方即是极乐世界,那我们为什么看不到极乐世界?原因是因为我们自己有妄想分别执着,这就是障碍,我们讲业障,这就是业障。这个业障障碍着我们的六根,我们没有办法回归到法性上,所以极乐世界就在眼前,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不要担心,虽然我们真的这一生都见不到,不要紧,你只要真信切愿求生净土,你就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是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也是法性土,它也是遍法界虚空界,你入了法性土,入一土就入四土,你就现前看到。所以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并不遥远,没有距离,那个时候你可以一念就回到这里。

所以『八方上下,佛国无数』,「八方」加上「上下」就是十方,十方佛国无量无边,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星球太多了,无量无边的星球都有诸佛如来在那里教化众生。那么『阿弥陀国』,就是极乐世界跟其它诸佛国土不一样,在于什么?它没有这些变化。十方诸佛国土有所谓的成住坏空,星球有成住坏空,像我们地球,科学家说现在我们地球的寿命是四十六亿年,已经是到中年了,再过四十多亿年那就灭了,所以星球也有成住坏空。一切的动物、生物都有生老病死,我们人就有生老病死,所有的动物都有,有情众生都会有。植物有生住异灭,这都是无常的现象。但是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些变化,常如一法。换句话说,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永远保持年轻,青春永驻,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永远是这个样子。我们这里女同胞听了特别羡慕,大家都爱美,都希望青春长常驻,可是在这个世界这只是一种幻相,不可能的。妳你真想青春永驻,唯有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为那里才是常如一法,真正是不老、不病、不死,无量寿。

『长久广大』,这个「广大」是讲空间,「长久」是讲时间,时间无量寿,算不出的寿命。不像我们这个地球四十六亿年就是中年了,太短暂了,四十六亿年对于无量劫来讲,那是一剎那,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寿命是无量劫又无量劫,算不清的,长久。「广大」是遍法界虚空界,十方佛国无数,实际上那也是极乐世界,那种疆土的范围、幅员之辽阔那是遍法界。

『明好快乐』,这是讲光明,「明」是光明,「好」是非常美好,这是讲依报环境光明美好。正报呢?那些众生,那些菩萨们呢?「快乐」,极乐。像《弥陀经》上讲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这个乐不是跟苦相对的,咱们这个世界上的乐都是跟苦相对的。譬如说你肚子饿了,吃饱饭了觉得很快乐,那是因为你有饿,你才觉得饱是快乐,相对的。而且这个饱还不是永远快乐,譬如说你饱了,饱了再让你吃呢?你吃三碗饭饱了,再让你吃十碗饭,这不得了了,那比饿更苦,还不如饿着好。说明吃饱了本身不是快乐,如果是快乐,它应该不会变的,真的是不变的,假的会变。而且它要是真乐的话,愈吃愈乐,怎么吃到最后变成苦了?证明它不是真乐,它只是痛苦的暂时缓解而已,所以这叫坏苦,还是苦。所以跟苦相对的乐都不是真乐,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苦,没有相对的,全是乐,这是心地清净的那种法乐。

『最为独胜』,「独」就是没跟它相比的了,「胜」是殊胜,西方极乐世界真的超过一切诸佛国土,那种殊胜美好说之不尽。所以读到这里的经文,假如说还不想往生,那真是过去我们师公李炳南老居士说的,「非愚即狂」,那不是愚痴就是狂妄,这种人没得救了。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本其为菩萨时。求道所愿。累德所致。无量寿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深大无量。不可胜言。】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为什么长久广大、明好快乐、最为独胜?这个原因此地说出来,阿弥陀佛在作菩萨的时候,他在因地上修行,他的愿行超过一切菩萨,超过一切诸佛在因地上的修行。我们在前面经文里面看到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这都是介绍阿弥陀佛因地的发愿和修行,确确实实他的『求道所愿,累德所致』,积功累德无量无边,造就了西方极乐世界。经文在第八品,「积功累德第八」,说得就非常详细,真是我们修行的好榜样。所以我们要学《无量寿经》,就得学阿弥陀佛,学他在因地上的发愿,发了四十八大愿,没有一愿是为自己的,全是为苦难众生。然后无量劫的修行,用自己的功德庄严净土。他的求道,还有他的愿,也不是凭空发出来的,他是参访了十方诸佛国土,看到哪些国土里头有长处就去吸取,短处就舍掉不要,取人之长、舍人之短,最后等于是会集了十方诸佛国土里面的最极庄严之处,把它会集起来,成为十方国土的集大成。有点儿像什么?像我们去年世博会,世博会就是每一个国家他们的文化、建筑的精华,来到那个地方展览。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不仅是一个世界,十方诸佛国土的博览会,最极庄严的。所以这种庄严,当然用的功德也是要最殊胜的功德来庄严。

『无量寿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这是讲阿弥陀佛的恩德那是浩大,对十方一切众生平等的布施。这个布施主要体现在平等接引十方一切众生往生成佛,没有比这个恩德更大的。所以我们现在也享受着阿弥陀佛的恩德,我们这一生闻到了阿弥陀佛佛名,学到了《无量寿经》,这都是阿弥陀佛在加持我们,到我们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我们,这一种大恩大德没有办法报答。唯有是自己依教奉行、早日成佛来报答,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才是报答。所以这个恩德的布施『无穷无极,深大无量,不可胜言』,说之不尽。

我们要知恩、要报恩。知恩,怎么才能知恩?认真的学习《无量寿经》才是知恩。怎么才是报恩?把《无量寿经》都做到了,这就是报恩。所以《无量寿经》我们要做为我们人生的一个剧本,人生舞台剧本,我们就按照《无量寿经》这个剧本演,《无量寿经》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不让我们做的,我们就不做,严格的来依教奉行,这就是真正的报恩。阿弥陀佛欢喜,你在学阿弥陀佛。好,这一品经文我们就学习到此地,下面我们再看底下第三十品:

【菩萨修持第三十。】

在本经从前面第二十八品,一直到下面第三十二品的经文,都是世尊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菩萨的德行。尤其是这一章,这一品的经文,是介绍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日常生活的行持,对我们就非常重要。我们要报阿弥陀佛的恩,那要做,怎么做?要学这些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看看他们是怎么过日子的,我们也要学。好,我们来看底下经文:

【复次阿难。彼佛剎中。一切菩萨。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无不圆满。】

这一段经文虽然很简单,但是讲到的境界却是圆满的。世尊叫着『阿难』,说『彼佛剎中』,这是指极乐世界,『一切菩萨』,极乐世界除了「菩萨」之外就是佛,没别的人,所有的这些往生的人,他们的身分都是菩萨,经上讲是阿惟越致菩萨,《阿弥陀经》上讲是阿鞞跋致菩萨,都是讲的同样的就是三不退的菩萨,而且是圆证三不退,即使我们往生到下下品也是圆证三不退。这些菩萨圆证三不退的,就是圆教里头的七地以上的菩萨,他们的境界,底下说『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无不圆满』。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些菩萨了不得。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当中说得好,说在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们,尤其是凡圣同居土的,像我们要往生,多半都是凡圣同居土,因为什么?烦恼还没断,如果你断了见思烦恼,你往生就不在凡圣同居土,你就会到方便有余土,如果你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去往生的,那你就是实报庄严土的菩萨。那么我们现在是凡夫,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你说我们是凡夫吗?又不是,我们是菩萨,阿惟越致菩萨。你说他要是菩萨又不是,为什么?烦恼没断,所以你说不上他到底是凡夫还是菩萨,特别,很特殊的这么个情形,这都是因为阿弥陀佛神力加持,「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没有一个方面不是阿弥陀佛加持,让我们从凡夫地一下提升到七地以上的菩萨。那具体我们来看看。

第一个是禅定,什么叫禅定?是不是我们盘腿面壁就叫做禅定了呢?那个不一定,那只能叫坐禅那个样子,还不能叫坐禅,坐禅的样子,那要看我们的心是不是真得了禅定。什么叫禅定?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给我们下了定义,不取于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定,就是外,我不取相、不着相;内,我不动心,这叫禅定。就是《金刚经》里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金刚经》里面佛告诉须菩提尊者,菩萨住世要自行化他,必须要有的态度。所以如果我们坐在那里,内还动心,还在打妄想,外又着相,那就不叫禅定。所以禅定不一定说盘坐,什么样子的形式都可以,只要你做到内不动心,外不着相,这叫修禅定。

你看《华严经》上善财童子参访鬻香长者,这是法身大士,鬻香长者是在家人,他怎么修禅定?他不是在禅堂里面,没有在那枯坐,他是到市廛场里面,最热闹的地方,像我们现在到香港最繁华的地方,去逛街,看热闹,那么他怎么个修法?在这种热闹的场面当中,在种种诱惑面前他能不动心,他也不取相。不取相、不动心不是说像个木头一样什么感觉都没有,不是的,他眼看得清清楚楚,耳也听得清清楚楚,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非常的清楚明了,这是智慧,但是内不动心,外不着相,这是他老人家修禅定,会修。当然他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咱们凡夫可不能这么修法,我们要是也像他这样出去外面成天逛街,去卡拉OK,去跳舞,去澳门赌场赌博,完了,肯定到三恶道去了,为什么?我们着相,我们动心。所以佛教初学就要严格遵守戒律,要住阿兰若处,阿兰若就是清净的地方,连牛叫的声音都听不到的地方叫阿兰若。古人修行,那真的是躲,躲到深山老林里面去,为什么?初学人,定力不够,那就得要找个清净的环境来保护自己清净心。等到什么时候功夫成就了,要出来炼,像鬻香长者一样,在这花花世界走一遭,看看还会不会动心,如果还动心,没成,回去继续炼吧。

所以高级的修行,我们凡夫对他看不出来,那真正用的是智慧,转烦恼为菩提,心能转境,那不是一般可以修得来的。像我就曾经跟师父上人参加过不少次跟宗教联谊的这种活动,好几次跟师父一起出访,陪同宗教代表团去旅行。在二00四年六月份,我跟师父一起陪同印度尼西亚宗教代表团去出访,到埃及、到梵蒂冈去访问。到了埃及,那时候在开罗,大家因为旅行很累了,宗教人士都想轻松轻松,听说埃及那个尼罗河上有那种风情的晚餐,可以坐在船上游尼罗河,吃晚餐、欣赏一些风情舞蹈,很多宗教人士这些领袖他们也想去看看,体会体会,让我们师父也跟着去。师父就是陪他们出来,大家宗教团结,这时候要恒顺众生,不能说我不去了。那你不去,你来干什么?就得去。带着我们就在那船上看,结果这些阿拉伯的女郎跳那肚皮舞,那个时候很多人,就是那些其它的宗教的人士都迷上了,很高兴,结果我们师父也在陪着他们一起,如如不动的样子,面呈微笑,老人家不看。我就看师父,我也不看,我就观察师父是怎么个反应?老人家还非常自然,我就知道他心里在念佛,你看就在这种风情场所,人家老人家在那里念阿弥陀佛,但是外表谁也看不出来,好像看到他也挺陶醉的样子,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如果不是听师父讲经,留意去观察师父,你还看不出来,人家是真修行。所以这就是智慧。

那么智慧当然必须要从禅定当中得到,所以讲禅定才有智慧。如果没有禅定,所得到的智慧也不是真实智慧,就是清凉国师讲的,不是邪见就是无明,那不是真实智慧。所以智慧,禅宗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那都是在深度禅定基础上一下子突破了,就开悟了。所以我们现在没开智慧,不能硬求,求不来的。你有求这个心,你就开不了智慧。为什么?你有妄想分别执着,你就开不了,开智慧一定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才可以做到。所以禅定到一定程度,就自然而然开智慧。我们修禅定怎么个修法?净宗法门就用一句佛号,念到一心不乱,那就是禅定,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有三个层次,一心不乱是比较高的层次,最低的层次是什么?是功夫成片,就是本经里面提到的一向专念,这个就是功夫成片的境界,不算很高,每个人只要你真干都能达到。一向专念,这一就是一心的念、专心的念,不打妄想;这个向就是方向,我们向什么?向着极乐世界,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求生净土,一心一意求生净土,就叫一向。然后专念,专就是专心的念,就是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修禅定。你念佛念到什么?大势至菩萨讲,「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就靠念佛就行,不用假借其它的法门,不用换题目,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到底就成功了。自得心开,这个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念佛成佛了,这是达到理一心不乱。那么成这个境界,绝不亚于禅宗讲的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净土法门这个也是修禅,佛经里面讲,这是无上深妙禅,这不是普通禅,这是妙禅。妙是美妙,太殊胜了,而且是深妙,很深。等觉菩萨对这个道理还并不是透彻明了,还差一点,那是诸佛才能够彻底明了,深妙,而且是无上深妙。所以你这念佛不是简单,只要一心念,肯定开智慧。自得心开,这是大彻大悟的境界。

底下讲「神通、威德」,这是日常生活当中的行持,就是你在日常当中,我们怎么样对人对事、待人接物,那就是要把你的禅定、智慧要用出来。定的表现就是威德,智慧的表现就是神通,「无不圆满」。神是神奇,通是通达,没有障碍。那这个神通、威德无不圆满,就是讲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在宗教里面赞美上帝的,可是你在极乐世界你就能够达到,圆圆满满的达到。这是跟我们讲到的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的境界,我们只要现在真信切愿,一切放下,求生净土,你马上就得到这个境界,一到极乐世界就得到,虽然你烦恼没断,但是你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殊胜的地方就是因为它能带业往生,带什么业?什么业都能带,只要你信愿行具足,不管你造作了多重的罪业,一样能带。但是你要知道这个带的业是带旧业,不能带新业。旧业是以前造的,可以带,你现在忏悔了,后不再造,你念佛往生净土可以带。但是不能带新业,新业是什么?你现在还在造,你正在造,你怎么可能带走?如果你到临终的时候还在造业,对不起,你肯定堕三恶道。所以我们要懂得,现在就得把那业要放下,一定要把这个业断干净,起码要伏断,就是压住它,用什么来压住?用阿弥陀佛的佛号压住,业都是因为念头起来的,身口意三业,意业是主宰,意要是不造业,身口不会造业。所以我们意业怎么去伏断?就是用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以外,没有其它念头,你的业不就自然就没有了,以前的业就带着业往生。这个我们要懂得。

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这是早年,大概是二、三十年前,二十年前,曾经有一种说法,说极乐世界不能带业往生,你要消业才能往生,业消完了你才能往生,你要还有业,往生不了。这个话说错了,可是说这种话的人他们也有根有据,他们查遍了《大藏经》,发现经里面没有说「带业往生」这四个字,所以他们就说极乐世界你不能带业往生。甚至有一些念佛多年的老居士都受到他们的影响,这教理没通,听到外面的人讲三讲四,就难免会受影响。所以我们如果不是真正在教理上通达了,不要乱听,听到这个说那个说,心就动摇,就起怀疑,那个信心就没有了,信心没有了,那你就往生不了。因为往生,信愿行三资粮缺一不可,最重要是信,你信都被破坏了,那你就往生不了,这才是真正的大障碍。

所以我们师父那时候刚刚到美国去弘法,飞机飞到洛杉机,有位老居士,都是我们师父的长辈了,来机场接我们师父。在路上这位老居士就请问师父,说「有人说带业不能往生,那我们怎么办?」我们师父看到他很可怜的样子,跟他说,「既然带业不能往生,那我们就不去了」。他听到之后楞了,什么意思?你不是弘扬净土的,怎么叫我不去往生了?师父看着他很不解的样子,就点了他一句,说「如果不带业,那西方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一个人,我去那里干什么?」他还是没听懂,然后我们师父就跟他解释,也是这样问他,说「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普贤这些等觉菩萨,他们还有一品生相无明烦恼没断尽,这是不是带业?」哦,他终于明白了,这也是带业,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的无明没断尽,他也是要带业往生。如果说带业不能往生,那等觉菩萨以下都不能往生,那岂不是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一个人?

所以他那种说法是谬论,虽然《大藏经》里面没有说「带业往生」这四个字,没有这四个字,但是你不能够只看那些文字,你要理解它的意思,要依义不依语。既然极乐世界这么多的菩萨众,而且分四土三辈九品,那是讲什么?带业的多少不同。带的业少,品位就高;,带的业多,品位就低,哪能说不带业?统统都带业,就是看带得多、带得少而已。当然我们要是能消业就更好了,消得愈多,品位就愈高,但是我们也不要怀疑,不要丧失信心,我们即使业再重都能带,最重的也不就是下下品往生?只要你能够发真信、真愿求生净土,标准在于什么?这个世界一切放下,你要是放不下就往生不了。所以真正障碍你往生的,不是你过去造的多少业,是你现在是不是真放下、真肯去,这个问题在这。即使你业很少,你很清净,修行功夫很高,但是你不想去,你这边也放不下,那对不起,你往生不了,你还在这里轮回。你看《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到的阿阇世王,这是我们看到的最典型的例子,他是杀父害母,造尽了五逆重罪,那真是比他造的这个罪业再多的都少了,还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反正跟着提婆达多一起造的这些罪业,五逆罪造全了。结果他临终的时候忏悔往生。那时候地狱相现了他害怕,求佛忏悔,结果佛劝他念佛往生净土,他真往生了,而且往生品位很高,上品中生。因为是他忏悔的力度很强,这是特殊的例子,他就是带业。我们再看底下的经文:

【诸佛密藏。究竟明了。】

这一句讲到『诸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密藏』是什么?「密」是密义,「藏」是宝藏,这是讲诸佛如来心中所含藏的秘密之法,那是无上之法。对这种无上之法,你在西方极乐世界你能够『究竟明了』,这个不得了!明了就已经不得了了,他还「究竟明了瞭」,就是明了得彻底,明了得完全圆满。这个一般的菩萨他可能会明了,但是不是究竟明了,就好像隔罗望月,拿一层纱布隔着,自己的眼睛看月亮,看得是朦朦胧胧的,还不是究竟明了。这里前面讲的是一切菩萨只要到极乐世界,这一切菩萨都是这样究竟明了,也就是你现在要是往生了,你也是这样。我们会问,诸佛密藏到底是什么?跟大家说老实话,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就是诸佛密藏,就是无上的心法。《华严经》上说,「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那么这些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他们就是念佛成就的,过来人,所以当然对这个究竟明了,一点不怀疑。那一句佛号何以就称为诸佛密藏?这句佛号是不是有点太简单了?谁都会念,那诸佛密藏是谁都能够明了的吗?当然会念,会在嘴上念的人未必是真明了,因为什么?他对《无量寿经》的经义不了解,这句佛号挂在嘴上,他还是不明白,你不明白这个名号的功德,他念起这个佛,往往就不那么得力。所以我们要念佛要念得得力,对《无量寿经》经义一定要明了。愈明了,你念的佛就会心愈清净,而且你真正明了了之后,你会怎么做?这句阿弥陀佛一天到晚不会间断,这就是诸佛密藏,你还能中断吗?中断不就是太可惜了。?所以究竟明了就会像谁?像黄念祖老居士在往生之前,一天念十四万佛号,那真是豁出去了来干!这句阿弥陀佛佛号就是代表我们真如自性。在《往生论》里面讲,说「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法句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是清净句,就是真如法身,就是自性,所以念佛号就是念自性。

我们上一次讲到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个法门,他用耳根圆通,那我们的体会是,反闻闻自性就是反闻闻佛号,因为佛号就是自性,没错,《往生论》里面是这么讲的。所以我们听自己念佛,用耳根,收摄耳根听自己念佛,就是反闻闻佛号,你就是修观音法门,你也是修大势至法门,大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把耳根摄住了,你的六根也摄住了。所以我们闻就是专心的听自己念佛号,念念都在诸佛密藏当中。好,我们再看底下的经文:

【调伏诸根。身心柔软。深入正慧。无复余习。】

先看到这里。『调伏诸根』就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的「都摄六根」,用什么来「调伏」?用一句佛号来调伏。那么「调伏诸根」当中,最难调的是意根,我们的念头,成天到晚打妄想,那个心都跑在外面了,攀缘六尘境界,收不回来。你看儒家孟子也讲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儒家也懂得,什么是真实学问?真实学问不是说你学了多少知识,读了多少书,那个未必是真学问,真学问就是求其放心,这个心放在外面去,收不回来,这叫放心。那么心从外面五欲六尘的境界当中收回来,这叫求其放心,也就是《金刚经》里讲的「降伏其心」。那我们净宗法门就很容易了,一句佛号就是降伏其心,就是求其放心,就能调伏诸根。调伏了之后,肯定就是『身心柔软』,这个「柔软」就是健康,身柔软是健康,柔软是筋骨很柔软,筋柔软的那你就长命。中医上的人,学中医的都懂,筋要是长,要是软,说明你能长寿。凡是筋很硬的,就是有不通,不通则有病。最关键的是心要柔软,心地柔软是什么?清净慈悲。那你心柔软了,身肯定柔软,身是依报,心是正报,所谓相由心生,相随心转,心清净了,身体当然健康。

所以古人讲,学问,目的就在于变化气质。那么变化气质,就是心地柔软,待人就很柔和。那么身体也要改变,改变体质,用什么来改变?我们很简单,用一句佛号。身体即使原来不健康,你能够一心念佛你就能变得健康。刘素云老师就给我们做示现,她过去得了红斑狼疮,绝症,结果医院医生都放弃治疗了,她回家自己念佛,一心求往生,念着念着没往生,好过来了,身体很健康,一点后遗症都没有,这就是改变体质。秘诀没有别的,心清净。我们身上的很多病其实就是胡思乱想来的,念头不清净,想东想西,患得患失,忧虑烦恼,你不得病谁得病?所以把这些统统放下,你心态就正常,心态正常你身体也就正常,真的可以做到不老、不病,甚至不死。为什么不死?你念佛往生净土是不死,往生的不是说死了才往生,死了才往生就麻烦了,不知往生哪一道了。?是我这寿命还没到,气还没断,看到阿弥陀佛来接我了,我跟阿弥陀佛去了,这身体臭皮囊不要了,一般人看到就是死了,实际上他没死,他把这个臭皮囊放下了,他到极乐世界换金刚不坏身。那到了极乐世界更是不死了,那是无量寿。所以这个法门我们师父称为不老、不病、不死的法门。

『深入正慧』,这是讲觉而不迷,对万事万物没有一样不清楚,没有一样不明了,但是绝对不迷惑,这叫「正慧」。你有了正慧,你自然就有正受,正常的享受就得到了。我们凡夫享受不正常,身有苦乐的感受,心有忧喜的感受,这些都不正常,把这些统统舍掉就正常。『无复余习』,「习」是习气,无始劫来我们染上了很多习气,而且很深重的习气。到了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你的习气还会不会出来?不会,没有了。那么我们这些刚往生的人,习气的根还在,没有根断,见思烦恼都没断,这个习气根还在,但是它绝对不起现行,不会发作,就是有和没有一样,你绝对不会再有习气现行形出来了。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依佛所行。七觉圣道。修行五眼。照真达俗。肉眼简择。天眼通达。法眼清净。慧眼见真。佛眼具足。】

这些菩萨们『依佛所行』,「行」是修行,这一句是讲修行总纲领,就是「依佛所行」。所以真正学佛人学什么?就学佛。佛当年怎么处事,有什么样的言行,怎么对待万物,我们从这学,学得愈像愈好。我们师父上人这一生就是学佛,这是他老师章嘉大师教给他的,你这一生就学释迦牟尼佛。那释迦牟尼佛一生干什么?我们看看他老人家的行持,十九岁出家,三十岁证悟,成佛了,成佛之后只干一桩事情,就是讲经说法办教育。过的生活非常的简单、清苦,他教学不收学费,义务的教学,只接受四事供养,而且都是最简单的供养,所谓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三衣一钵,这是他所有的财产。真是全心全力投入到教学工作,讲了四十九年,一直讲到七十九岁圆寂。我们师父老人家真干,也学他,我们师父是三十三岁出家,出家就开始讲经,一直讲到今年,你看五十二年。释迦牟尼佛是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我们师父五十二年了,学得太像了。讲经没有一天中断,到现在八十五岁高龄,还天天讲四个小时,在澳洲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大家可以听直播,也是讲《无量寿经》。我们年轻人都没有他精进,我还做不到每天都讲四小时,我只是二、四、六、日四小时,一、三、五晚上只有两小时,还比不上他老人家。所以人家真的是不老,老当益壮,不病,那我们相信他也肯定不死,肯定往生,所以这就是依佛所行。师父老人家劝我们要依《无量寿经》来修行,《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它他所记载的全是阿弥陀佛的行持,你依《无量寿经》来行就是依阿弥陀佛来行。所以师父老人家劝我们学阿弥陀佛,他很谦虚,他说你们不要跟我学,你们跟阿弥陀佛学,我也跟阿弥陀佛学,我们是同学,你看多谦虚的老人家!实际上,《无量寿经》他都做到了,我们跟他学也是跟《无量寿经》学。

那么总纲就是讲依佛所行,底下列出科目,『七觉圣道』,这就是讲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总共分成七科,我们过去曾经详细的讲过一遍,记得好像讲了三十六个小时,介绍三十七道品。这七科分别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总共加起来三十七目,叫三十七道品。在《阿弥陀经》上也讲到这个名相,但是没有讲前面三科,直接从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来讲。为什么前面三个,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他不讲了?原因是在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他们前面三科都做到了,他们直接就从五根、五力开始做,前面三个全部圆满了。换句话说,我们想要到极乐世界,前面三科一定要做到。四念处讲什么?念是观念,简单的来讲,四念处教我们看破。四如意足教我们放下,放下你才如意。所以看破放下,我们学这个。对于这个娑婆世界任何的东西,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才能往生。那四正勤教我们断恶修善,四正勤是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要保持,四种,四正勤,精勤的来做。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干什么?断恶修善,看破放下,那你就能往生。此地讲的「七觉圣道」就是讲七觉支,也叫七菩提分。那么我们这名相不展开来解释,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听听我讲的三十七道品,也是结合净土来讲的。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小乘有三十七道品,大乘也有。天台宗讲的四教,(藏通别圆),都有三十七道品,藏教是小乘;通教是通小乘和大乘;别教是不通小乘,叫别,特别,只有大乘;圆教,那是最高的,只有一乘。这里修的七觉圣道,不是藏通别,是圆教,圆教的三十七道品。

底下又说,『修行五眼』,「眼」是眼睛,眼睛能看,看外面的境界。那怎么个「修行」法?看外面境界看得很清楚,而不受境界迷惑,这就是修行。这里提到「五眼」,这个就是佛讲的「五眼圆明」。『照真达俗』,「真」是心性,是本体,「俗」是讲现象,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讲性相都通达明了了,那就是明心见性,那就成佛了,所以五眼圆明。《金刚经》里也提到这五眼,这里也提到。第一个是『肉眼简择』,「简」是拣别,「择」是选择。我们的肉眼看到外面的东西,实际上都没看得清楚,那当然也不懂得去选择,往往会被境界所迷惑,所以修行起来不容易。连法门都不会选择,哪个法门最好都不知道,自己往往会盲修瞎练,所以修行确实要有善知识来带领。古人讲得好,「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你要向善知识请教,要有好老师指点。不过好老师现在也不容易找,真正好老师,他也不会到处做广告,说你们都来我这儿学吧,这是孟子所说的,「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所以真正善知识不会这样自我吹捧、自我标榜,都是谦虚。所以我们上哪儿找善知识?这个缘分真的是可遇不可求。那我们今天遇到了,遇到了我们师父上人,真是天下第一善知识,在我心目中是这样想的,给我们指点出明确的道路和方向,让我们这一生就能够往生净土。

那我们要拜他做老师,不需要做拜师的仪式形式,这个都不需要,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你真以他为老师,那就老实、听话、真干。现在光盘都流通了,你就听光盘,像刘素云老师就在家里听,听了十年,成就了。,别的人都不听,就听老法师一个人的。因为你拜他做老师,那就决定不能再听别人讲经说法,一听就听乱了,到底你听谁的?这不是尊师重道,所以听就听一个老师的经教,跟一个人学,这叫师承。等到你学成就了,你就可以广学多闻,没成就之前不可以听第二个人讲,这是什么?因为我们心还没有得定,还没有开智慧,如果听到别人讲的跟自己老师讲的不一样,心就会怀疑就会动摇,你自己也未必真明了。而且不知道判断是非邪正,那就很容易乱,所以师承讲究的就是听一个老师。当然老师也不会一直禁锢着你,你听一个老师要听多久?听到你开悟了,那老师也绝不能留你,他会鼓励你赶快出去参学。因为此时你得了根本智,出去外面参学就是得后得智,你去弘法利生,你去跟大众接触,增长后得智。那标准是什么?你要开悟才行,你心里有主宰,真的是内不动心,外不着相,如如不动。而且你有智慧判断是非邪正,什么样的境界都不会迷惑你了,这个时候老师才放手让你出去。这是师承。

底下讲『天眼通达』,「通」是没有障碍,「达」是明了,这是讲对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能够明了而没有障碍,这是「天眼」。那么要通达也是不容易。像我们看到外面的境界,譬如说看经典,经典里面的法我们看了就会想、就会思惟、就会研究。今天还有一位同修来问我,说他听师父讲经,好像总不能够完全掌握师父的意思,听了之后他就一直在想,结果搞得心都清净不下来。我就告诉他,你这种听法听错了,你不懂听,听经不能够用思惟。用思惟,你听到的全落到你的心意识上,变成知识,那不是智能,你只是增长常识,没有用。怎么样才能增长智慧?怎么才能通达?这是禅门讲的离心意识,这叫参。所以佛门讲参究,不讲研究,研究你是用思考,琢磨琢磨老师讲的什么意思。不能用思惟,离开心意识就叫参。所以我们听经也好、读经也好,不要去想那个意思,你就专注的听,专注的来念,明白了就明白,不明白了也就放下,不要去思惟,这也是修行。那念佛也是如此,念佛你就念阿弥陀佛,也是离心意识。

底下『法眼清净』,这个「法眼」不是肉眼,就是讲清净心。『慧眼见真』,「见真」就叫明心见性,那是真正开智慧了。怎么才能达到明心见性?前面讲的要离心意识。

你天眼通达了,你法眼才清净;法眼清净了,你「慧眼」才见真,才明心见性。最后『佛眼具足』,这是大圆满,见真了,明心见性了,是开了根本智,后得智还没圆满。到后得智圆满了,这就具足,「佛眼具足」,成佛了,成的是圆满佛。我们再看底下一句:

【觉了法性。辩才总持。自在无碍。】

这个『觉了法性』就是讲明心见性,这是你清净心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觉了」,就是通达。所以要想真正觉了,真正明心见性,我们一定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可以用有求的心来求,你只要有求这个心,这个心就是障碍,它就是妄想分别执着,不仅说对你明心见性是障碍,对念佛功夫成片都是障碍。所以有的同修很焦急,二0一二快到了,我想克期取证,能不能够赶快念到念佛功夫成片?如果是这样想,那是肯定不行,不要说二0一二达不到,你一辈子也达不到功夫成片,为什么?你有求,这就是夹杂。你这个妄念放不下,那你功夫成片怎么能够达得到?所以要把一切的念头都放下,无求。那么无求在我们现在,实在讲也不能够说完全无求,还得什么?求往生,你说往生都不求了,那你念佛也不能功夫成片。所以这个事情也确实不容易,又不能求,又不能不求,你自己回去参,看怎么个用心。这求的心也不是老挂在心里头,老在那念着求往生。

我父亲就犯这个毛病,之前,到最近他才明白过来,他以前念几句阿弥陀佛就说一句,「阿弥陀佛快来接我」,要念几句阿弥陀佛,就说「阿弥陀佛快来接我」。我就告诉他说,你不能这样念法,你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下去就行,不用老是夹杂着阿弥陀佛来接我。他说这不是求往生吗?不是这么求法。你心上真有这个事就是了,就行了,好比是什么?黄念祖老居士举过这么个例子,说有一个母亲带着儿子,儿子长大了要结婚成家,母亲要给他挣钱来结婚。所以母子俩就开始卖包子,很早起来就蒸包子来卖,卖早餐,卖得很起劲,干一年,他们准备干一年,钱赚够了就去结婚。结果你说他卖包子的时候干得很起劲、很努力,但是他也没念头里老想着,「我要结婚,我要挣钱来结婚」,他没念这个,但是他这个动作,他这么做下去就是为这个事,这心上真有,大家能体会到吗?你往生就是这样,你心里真有这个事情,但是

念佛绝不夹杂,努力的去念,念得很精进,但是一点不夹杂。

底下讲,『辩才总持,自在无碍』,五眼得到了,在生活当中要尽量帮助有缘众生,这就是讲经说法,「辩才」。!辩才是你的智慧流露在言语上,就是辩才。「总持」是讲总纲领,一切法,世法出世法,纲领你全掌握到,所以你就得大自在,没有障碍。我们现在话说,你得到幸福快乐,你得到人生最高享受,这就是「自在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些菩萨们境界就是这样,真正是真善美慧的人生。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先学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我们一起来合掌恭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阿弥陀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二十三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二十三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二十三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翻开经本第四十五面,第三行最后一个字看...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六节 人效王眼????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六节 人效王眼????

第二十六节 人效王眼瞤昔有一人,欲得王意,问余人言:云何得之?有人语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当效之。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见王眼瞤,便效王瞤。王问之言:汝为病耶,为着风耶?何以眼瞤?其人答王:我不...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试着勇敢一点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试着勇敢一点

试着勇敢一点勇敢需要锤炼,它是我们将智慧锻造成像钢铁一样坚硬的东西。所以,真正的勇敢者,不是莽夫,他必须有头脑,是在事物发生最危机的关头,以压倒一切势力,机智果断地站立出来。就像撕破云雾的太阳,亮出...

有关法布施的佛经摘录

有关法布施的佛经摘录

《金光明最胜王经》法施超过“财布施”的的五种胜利由其法施,有五胜利。云何为五?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二者、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欲界;三者、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四者、...

星云法师:佛教对「修行问题」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对「修行问题」的看法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星云大师在香港一年一度的‘佛学讲座’于红磡体育馆连续举行三天。讲座圆满后,大师又应香港理工学院院长潘宗光先生之邀请,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晚间七点三十分,到该校的李嘉诚楼与智度会...

钱财越多越好吗?过多贪念会要人命

钱财越多越好吗?过多贪念会要人命

2020 年是比较艰难的一年,被网友们戏称是“保命的一年”,生而为人,世事艰难,疫情不息,灾祸不断。网络上此起彼伏的多起杀妻惨案,让舆论一片哗然,为死者哀,对凶手愤!很多人告诫自己,也告诫他人,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