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准提咒因果感应

我修持准提咒只有两个多星期,但是感应迅速。我心本不清明经常无端烦恼,常打妄念,但修持的第一个星期就发现心境平静,妄念少了,常觉内心清明平静。我有同XING恋倾向,一直不明白为何落得如此“黄门”果报,也因此一直生活在痛苦中。

修持的第二个星期,念咒时眼前出现了一个画面。非常清晰真实,在一条清秀的江边的一个土坡上,有丛竹,远处有青山,在竹树丛中有一处收拾得很干净整洁的院落。有一个大院子,还有几间砖瓦房,房间挺宽敞明亮,家具摆设还算精致。走进屋里看见一个先生模样的人,样貌俊美

,是一个戴着青蓝高布帽穿着青蓝长衫的中青年男人,看着一本书。突然有人登门造访,造访者赶来了不少家畜生灵。那先生放下书本,拿着一个箱子就走到院子中。画面上很真实地看到那先生在院子里为家畜生灵做阉割,被阉割的牲畜痛苦万分,先生却不为所动。院子里有妻子刚烧好的一盘热水,箱子里是阉割生灵用的器具和布条、止血药等物品。原来那先生是个兽医,不但医家畜的病也为十里八乡的乡亲阉割家畜。因为人善良待人宽厚,颇受邻里敬爱,生活过得小康也算富足美满衣食无忧,家有一个妻子和一儿一女。画面中还看到兽医先生经常带着儿女在山野间采花供佛。然后画面就慢慢地淡了。

我突然明白过来,那兽医就是前世的我,因为前世阉割众生灵今生因缘俱足果报现前。又因前世也救治生灵所以今生不堕恶道不落女儿身,前世修善缘和睦邻里孝敬双亲,今生得衣食父母双全。因前世采花供佛前,今生我的相貌端正不现“黄门”原形,且得遇佛法。但因前世同样行残害众生灵的恶业所感,今生落得黄门果报。又因前世并非恶意害生灵所以今生黄门果报不是非常严重但也另我痛苦万分,此种痛苦比前世被我阉割的生灵所感的肉体之痛更甚百倍。

回过神后我倒吸一口凉气,心想,若前世恶意伤众生,今生果报绝比现在更痛苦万分。我现在心里也很清楚,若今生不修持佛法,我必现出“黄门”原形,必更加痛苦。

冥冥中一个意念出现在我的脑海:“今生若能依教继续修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业障可逐渐破除”------顶礼七俱胝准提佛母。 短短修持两个星期骤然间彻悟,准提咒修持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我的修行方法很简单:每日只要闲暇便持咒,在淘宝上买了准提咒抄写本,晚上若有时间洗澡沐浴后抄写准提咒。

另:当我前世的因地景象现前后,赶忙上网查资料,真的查到:《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复有众生。男根不具为“黄门”身不得妻娶。 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喜犍象(阉割)马牛羊猪狗不可称数。 令此众生苦痛难忍死而复稣。故获斯罪....

因果报应毫厘不差,丝毫不爽。因地善行果地福报不会少一分,因地恶行果地恶报也不会缺一毫更不会多一分。

本人所述句句属实,绝无半点杜撰,若有半点杜撰诓骗众生,甘愿堕阿鼻地狱永不超生。

若有见闻者,转发此文,劝导世人深信因果。尤其根器低劣福薄者,若能修准提方便法门,必有福报。但各人的根器因缘不同,佛门中八万四千种方便法门,善劝有缘人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坚持到底万不可杂修。切切。

阿弥陀佛

顶礼无量寿佛

顶礼七俱胝准提佛母

顶礼三宝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阐教中入了西方教的神仙的佛教原型

阐教中入了西方教的神仙的佛教原型

阐教中入了西方教的神仙的佛教原型上次说了阐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和惧留孙的原型是佛教中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和拘留孙佛。阐教中副教主燃灯道人封神后也入了西方教成了燃灯佛,其实燃...

青年节特辑:青年赋予了“人间佛教”生命活力

青年节特辑:青年赋予了“人间佛教”生命活力

    五台山的法师说“学佛要趁早”,等到有一天告别“年轻”的时候,就会越老越慈祥,越老越有力量。佛学家有两个与青年密切相关的判断:其一,佛教赞美青年;其二,大乘佛教是典型的人间...

索达吉堪布:卖佛像、佛经、佛塔的过失极为严重

索达吉堪布:卖佛像、佛经、佛塔的过失极为严重

索达吉堪布:卖佛像、佛经、佛塔的过失极为严重 现在有些佛教徒以高价贩卖经书,美其名曰是在弘扬佛法,但实际上将所得利润用来买房子、买轿车,这种行为有过失吗?应该如何忏悔?怎样卖经书才没有过失? 现在...

净土法门法语:现代人心目当中只有利害,伦理道德的教育忘得干干净净

净土法门法语:现代人心目当中只有利害,伦理道德的教育忘得干干净净

1 今天要办好教育,难,是真难,为什么?教育的基础崩溃了,大家迷信科学,否定了神圣的教诲,否定了宗教教学,把宗教看作迷信,把宗教看作消极,不知道宗教是最好的真善美慧的社会教育。2 你们想想:哪一个宗...

考神仙

考神仙

古代一个《考神仙》的故事:说有一个叫吴新的书生,那天穿上自己最合体的崭新的衣服去考神仙,走到半路忽然被一个妇女泼了一盆污水,吴书生没有一丝怨言,而是向内找自己为什么遇到这件事,是否自己还有显示华丽衣...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九)-海仁老法师(1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九)-海仁老法师(11)

辛五贪冥感想心爱悬应,即渴望诸佛菩萨,冥中感应。彼受尽想现,处于三摩地中之修行人,忽然心爱悬应,遂一心周遍流历,精细研究,贪求佛菩萨冥中契合,期感圣应。即此一念,贪求冥应之心,便为招魔之由。即尔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