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门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区的灵鹫山精舍里,为天、人、龙、鬼等众生宣说微妙法义。当时,有一人舍去了家宅、妻儿,来到精舍求见佛陀,希望能于佛陀座下出家修行。佛陀慈悲应允后,为其剃度,并且教他于树下禅修静坐,思惟佛法义理。比丘领受佛陀的教诲后,遂前往离精舍有百里之远的深山中精进用功。

就这样,比丘独坐树下修道三年,因不见任何成就,不禁起了怀疑与退悔:「我舍弃了家宅、妻儿,不就是想要成道吗?但三年了,看来是毫无所成,再这样下去,简直是浪费时间和生命。我倒不如回家和妻儿团圆,再享天伦之乐。」想毕,便准备下山回家。

此时,佛陀以神通力观察,得知此人应可得道,只因一时愚昧而想放弃解脱之路。于是,佛陀化成一位寻常沙门,并以神足通来到比丘修行的山中。果然,一到该地,只见比丘行色匆匆地往山下走,沙门即向前问道:「对不起,我恰巧从这路过,见您所来方向,请问您可是从山中而来?这边刚好有一平坦草地,不如我们坐着休息一下,也可藉此因缘向您请法。」

比丘点头答应,两人坐下之后,比丘感叹道:「不瞒您说,三年前我一心求道,舍离了家宅、妻儿,来到这深山修行,但几年过去却一事无成。所以我想与其在这吃苦、浪费生命,倒不如趁早回家与妻儿重温天伦之乐,然后再做打算!」两人在谈话之际,发现有一只老猕猴竟然离开树林,在平地生活。沙门问比丘:「这老猕猴真是奇特,为何会出现在这儿呢?这附近并无大树可供牠栖止、休息,为何牠乐意这样做呢?」比丘回答:「我很早以前就注意到这只猕猴了,根据我在山中的观察,牠选择在这儿生活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妻子眷属众多,就算日夜辛苦奔波,所得饮食仍不得饱足众口。第二、为求饮食,每天都要上下攀爬树木,不仅脚底容易磨破受伤,也难有片刻空闲。所以老猕猴选择离群索居,住在这个地方。」

两人才刚讲完这番话,却发现老猕猴竟然又爬回林中的树上。沙门问:「你看到了吗?这只老猕猴又回到树上,和同伴一起生活了。」比丘回答:「这只老猕猴实在太愚痴了!既然能远离喧嚣,又不用再为三餐奔波劳苦,为何还要舍弃这样自在的生活,回去自找烦恼呢?」沙门听了比丘的话,便说:「其实您与这只老猕猴又有何差别?当初您也是因为两个原因而舍家修行:一是妻子、家庭犹如牢狱一般,令人不得自由;二是儿子眷属如同枷锁,为其奔波,难有喘息之时。所以您出家求道,就是为了了断生死轮回之苦,但今日您却想要舍道归家,犹如将枷锁再套回身上,走入牢狱之中。所以贪恋不舍的情执,将会带您走向地狱之路。」沙门说毕,即还现佛陀丈六金身,光明普照,大地震动,飞鸟走兽皆循光来到佛前,忏悔过往的罪业。于是佛陀为大众说了一首偈语:

  「如树根深固,虽截犹复生;爱意不尽除,

   辄当还受苦。猕猴如离树,得脱复趣树;

   众人亦如是,出狱复入狱。贪意为常流,

   习与憍慢井;思想猗淫欲,自覆无所见。

   一切意流衍,爱结如葛藤;唯慧分别见,

   能断意根源。夫从爱润泽,思想为滋蔓;

   爱欲深无底,老死是用增。」

比丘见到佛陀的光明瑞相,又听到佛陀所说的偈语,不禁惭愧汗颜。于是,比丘恭敬地顶礼忏悔,不再起诸恶念、妄想,并且一心思惟佛陀教法,当下即证得阿罗汉果。诸天人众亦听闻佛陀说法欢喜不已,所以散花供佛,同声赞叹佛陀无量功德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8231;卷三》

省思

--------------------------------------------------------------------------------

《四十二章经》云:「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本为生死轮回之根,欲脱轮回之苦,当先断除情爱枷锁。倘若不能透得此门,则终日劳碌,难有成就,犹如水上落叶,随波逐流,一旦情浪翻至,又复沉没生死苦海。修行之人但舍情爱执着,将其转化为对无尽众生的菩萨悲心,于种种方便化导中,自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菩萨行愿。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这些也是财富

这些也是财富

这些也是财富有个年轻人发不了财,终日怨天尤人。一天,他碰上了一位白发老人,又发牢骚。老人听后,说:你穷吗?我看你很富有嘛!这从何说起?年轻人问。老人反问:现在要切掉你的一个手指头,给你l万元,你 愿...

济群法师:止观的实质

济群法师:止观的实质

止观的实质《道次第》建构的实修理路,指导我们将本论阐述的各个法门落实于心行。一切教理能否在心行上产生作用,归根结底,不外乎止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经教都是为止观实践服务的。止是安住修,观是观察修,...

星云法师:如何消除烦恼

星云法师:如何消除烦恼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嗔痴的烦恼,我们的烦恼真有如大海的深广、树林的茂密,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皆由烦恼所致。 无穷无尽的烦恼,细思之,不外由于一个“我”...

中级佛学教本:第廿二、廿三、廿四课、综合指要

中级佛学教本:第廿二、廿三、廿四课、综合指要

第廿二、廿三、廿四课 综合指要1.佛生于印度,其经教流传中国,必须经过一运一译,方成国文本,呈现于东方人士的眼廉,说到运,陆路则流沙千里,峻岭万重,水路则洋海无边;风涛险恶,这是一难。说到译,必须梵...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49.大地的教化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49.大地的教化

49.大地的教化对马胜和阿难陀忆述有关佛陀弘法的努力,缚悉底听得十分投入,兴趣盎然。乔答弥比丘尼和罗睺罗了听得入神。阿难陀的记忆的确惊人。马胜所遗漏的小节,他都替他补充。缚悉底很感激两位比丘和乔答弥...

厨房颜色的选择知识 选这3种颜色更有利运势

厨房颜色的选择知识 选这3种颜色更有利运势

色彩可以影响人的感官情感,是家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灵魂元素之一。颜色也和风水密切相关。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装饰家居,不仅能营造舒适的居住氛围,还能给运势带来加分。家居空间的配色方案以浅色为主,明亮优雅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