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净心得道缘

净心得道缘

佛陀在舍卫国时,国土东南有海,海中突起一地,遍地尽是香花茂林,环境清幽雅致。

当时有五百位婆罗门女,虽然精勤修道,却不知有佛陀这位圣人。一日,她们聚在一起,相互告言:「我们今生得此女身,从少至老為诸多不自由所繫缚,人命短促有如朝露,朝不保夕,无常逼迫甚不如意,倏忽即亡。我们不如前往东南海的香花臺上採摘香花,祭祀梵天;并且精进持斋,祈求来世投生梵天,长寿不死,且得自在,远离忧苦。」言毕,婆罗门女立刻备齐各类供品,至香花臺斋戒祭祀,企求梵天降临,满其所愿。

这时,在舍卫国的世尊,以神通力得知此五百女的心愿,其心虽同俗人,追求有為生灭之法,然其善根深厚,仍可前去度化。于是世尊带领大眾弟子、菩萨及天龙鬼神,飞升虚空,来到海中的香花臺,并且端坐于大树之下。五百婆罗门女顿时為这突来的异象所震慑,以為是大梵天王被她们的诚心所感动而慈悲降临,个个欢喜无比。此时,随佛同来的天人告诉她们说:「其实在妳们面前的不是大梵天王,而是更尊贵的三界导师──佛陀,他以清净无為的佛法,度化了无量的眾生。」

婆罗门女听了,立刻恭敬地顶礼佛陀,并且祈求:「我们因垢染深重,所以今世生為女人,希冀佛陀慈悲加持,能令我等投生梵天。」佛陀说:「你们因宿植善根,所以今日才会发此愿心。世间有二件事昭然不隐,一是人间受苦、天道享乐,為善得福、作恶受殃;一是世间的快乐属于有為、有漏的福报,报尽还要堕落,令人烦忧,唯有寂灭无為的涅槃之乐,才是最究竟的快乐。」佛陀更进一步為其说偈:「知世坏喻,幻法忽有,断魔华敷,不现死生。见身如沫,幻法自然,断魔华敷,不现死生。」

五百婆罗门女至心听受偈语,善根成熟,即发出离心,顿时,头髮自落,法衣著身,皆现清净比丘尼相。她们思惟著法理,凝然入定,烦恼断尽,当下即证阿罗汉果。

阿难尊者见其因缘殊胜,于是请示佛陀:「婆罗门女以何功德因缘,得值世尊前来度化?」世尊告诉阿难及在场大眾:「过去迦叶佛时,有一位长者,家境富饶,拥有五百位夫人、綵女。可是长者生性多疑善妒,家中门禁森严,任何人都不得随意出入,就连夫人们欲前往礼拜供养佛陀,长者都断然拒绝。直至一日,国王举办盛大的宴会,召请所有大臣入宫同欢,从日至暮歌舞不歇。五百位夫人、綵女见机不可失,趁著长者入宫时,前往拜见迦叶佛,并且聆听佛法。她们虔诚发愿:『愿我生生世世不与恶人相伴,所在之处恆遇有德圣者。来世有一释迦文佛,愿我等皆能在其座下出家修行,奉行修道。』」

佛陀告诉阿难:「当时的五百位夫人、綵女,就是你们眼前的五百比丘尼前生,因為愿心至诚恳切,因缘成熟,自然得度!」大眾闻毕,咸皆欢喜讚叹佛法广大,一念至心,功德不可思议。

佛性本无男女之相,如真空湛然无染无着,但因众生烦恼尘垢,如云罩月,不能彰显。因果法则首重「因心」,但教念念返本还源,觉今是而昨非,发善愿、发大愿,生生世世以愿导行,因圆果满之时,人人皆可顿悟本具的家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地藏菩萨感应录:莫言逆境佛无慈,天降肤墨示佳期

地藏菩萨感应录:莫言逆境佛无慈,天降肤墨示佳期

【广西柳州】素心居士2007-12-15首先我保证这件事情的真实性,直到现在,想到这件事仍然觉得不可思议。事情是这样的,我因为某些缘故辞职了,失业后大半年没能找到工作。当时父母及一些亲戚都为我着急。...

干煸杏鲍菇

干煸杏鲍菇

这款干煸杏鲍菇用不粘锅做的,用油非常少,不同与其他菜的干煸,非常符合即保持食物的美味,又保证健康饮食的理念。原料:杏鲍菇、洋葱、生抽、盐、胡椒粉、橄榄油。做法:1 、杏鲍菇洗净切片;2、 洋葱洗净切...

此时正当修行时

此时正当修行时

***时,一女被剃了阴阳头,公众批斗,当众羞辱,该女是一位有身份的人,虽学佛多年,但还是难忍如此大辱,当时死的念头都有了。禅门大师贾题韬当时递一纸条,该女豁然开朗,破涕为笑,安然度过此劫。纸条就七个...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看破生死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看破生死

看破生死人生了必然会死,这是恒古不变的定律。而佛家还认为:死了还会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是没有止息的。人,从过去的生命延续到今生,从今生的生命延续到来世,主要就是业力像一条绳索,它把生生世世...

一个乞丐的感人报应

一个乞丐的感人报应

故事发生在距今一百年以前,有一位林登章先生,住在距嘉义乡间十数里路,为人正派,不幸被奸人诬害,捉进官厅,关入监牢,林太太为了丈夫含冤入狱,家中又清寒贫苦奔波各方,托人救援,把家中所有的现款花的一乾二...

佛教故事:禅·看开:别人是自己最好的镜子

佛教故事:禅·看开:别人是自己最好的镜子

别人是自己最好的镜子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替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方便,别人也会替你着想,考虑你的利益。学会换位思考,人生将从此焕然一新!春秋战国时代,燕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