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感恩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成功时,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许多;失败时,不感恩的借口却只需一个。殊不知,失败或不幸时更应该感恩生活。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告诉我们,破坏人学佛,障碍人学佛,这个罪过有多重!经一开端,佛举一个例子,有两个比丘讲经说法,有些人因为嫉妒来破坏,造谣生事,使听众对法师失去信心,结果讲经道场被破坏了。造作这个罪业的人,我们在经上看到,堕地狱一千八百万年,这是讲我们人间的时间。地狱跟人间有时差,人间一千八百万年,在地狱里感受是无量劫,所谓度日如年。

因此,何必要造这个罪业?念头一转,随喜功德,福报就无量无边。随喜是决定没有嫉妒、没有破坏,欢喜赞叹,劝导人好好的学,这个功德跟讲经说法的功德一样,殊胜的果报不可思议。

祸、福,常言说得好,都在一念之间。一念觉,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修无量无边的福报;一念迷,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佛菩萨对我们有多大的恩德,诸位从这里可以体会得,这是佛真正救度我们,我们要感恩。用什么方法感恩?依教奉行,真正听懂了、相信了,就认真努力去做,这是感恩佛。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到衔环结草,以谢恩泽,再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我们有着深厚的感恩文化积淀,并以此深深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已成为一种相互关爱、一种社会责任。妹妹王琴背着残疾的姐姐一同上学六年,洪战辉带着弃婴妹妹上大学,王东义身患癌症还为乡亲们传授大棚蔬菜技术,华益慰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彰显济世良医的仁慈胸怀;汶川特大地震后,那些从废墟中被救出来的幸存者,千里跋涉寻找救命恩人,登门诚表谢意。他们的善行壮举,都源于一颗感恩的心,升华为对社会、对人民、对祖国的感恩之情。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离不开父母的养育,离不开师长的教诲,离不开他人的关爱,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社会的支持。各方施以雨露阳光,他才能象小树苗一样长成参天大树。知恩报恩,感恩祖国,鞠躬尽瘁报效以忠;感恩父母,敬重于心常奉以孝;感恩社会,洁身谨慎行止于廉;感恩师长,恭敬于礼明知于耻;感恩一生,社会就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今天,我们应当怎样感恩?有则历史故事给我们以启示。明朝海瑞在身陷牢狱之灾时,老国相徐阶不顾个人安危,冒险救了海瑞一命。海瑞出狱后,徐阶又保荐他做了应天府尹。海瑞见了徐阶,都尊称他一声:恩公!但是,当海瑞得知除阶纵容家人强占民田、强夺民女之时,大义凛然地要求徐阶辞去官职,并将其两个儿子治罪。在海瑞心中的天平上,一面是对自己恩重如山的老恩公,一面是备受压迫的黎民百姓,孰轻孰重?最终,感恩的砝码还是倒向百姓的一边,民恩、国恩,大于个人的知遇之恩。

感恩既是一种智慧品德,更是一种思想境界。感恩应该不同于一般的投桃报李,而是跳出狭隘的视野,追求人生大爱,把知恩图报变为开放的、传承的感恩,把报答个人变成回报社会,这才是最好的感恩方式。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吃素可以让身体更轻盈

吃素可以让身体更轻盈

荤食吃多了,又消化不了,体内自然就会生起内热、痰湿和淤血,呈现出不通的状态。而且鸡鸭鱼羊等动物被宰杀时是极度的紧张、恐惧,势必会在体内产生大量的毒素,但还没来得及分解就被杀掉了,分解这些毒素需要...

陈星桥-论宗教在防范邪教中地位作用

陈星桥-论宗教在防范邪教中地位作用

陈星桥:论宗教在防范邪教中地位作用法轮功是一个主要打着佛教旗号招摇撞骗的邪教,自1992年出笼以来,发展迅速。也因此,从1994年开始,就引起了佛教界的关注和批判。例如,浙江台州佛协主办的《台州佛教...

佛说众生常犯邪YIN能招来沙尘暴和雾霾天

佛说众生常犯邪YIN能招来沙尘暴和雾霾天

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佛说业报差别经》:“复有十业得外恶报,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一者以杀业故,令诸外报,大地咸卤,药草无力。二者以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

天琦本瑞禅师悟道因缘

天琦本瑞禅师悟道因缘

天琦本瑞禅师悟道因缘竟陵荆门天琦本瑞禅师,杭州东明宝峰智瑄禅师之法嗣,俗姓江,江西南昌钟陵人。本瑞禅师幼时随父经商颖州,二十岁时,忽念色身色无常,遂弃家远游,投荆门无说能禅师座下落发。无说能禅师令他...

日常的佛心行禅:给他一片美丽

日常的佛心行禅:给他一片美丽

给他一片美丽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能被世人作为交际守则流传至今,是有它的精要所在的。其阐述了从古至今保留了几千年的待人接物的人际关系准则包容与理解。前段时间,由于参加职称考试,需要用到一...

风水大师教你选择搬家入宅吉日

风水大师教你选择搬家入宅吉日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休息的栖息地,它是我们生活的起点和终点。古往今来,家对我们的意义都格外重大,因此它的拆迁建立落户入住等事宜都很讲究,必须要择吉。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如何选择搬家入宅吉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