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要尊重佛陀的教法

要尊重佛陀的教法

佛陀一生的教育原则,可有两种一是契理,二是契机。

契理是所说的教法,以不背真理为原则,真理是怎样的,就说它是怎样,不必用数学的方式来加减乘除,若用加减乘除,那就是自己的意见,不是真理的真面目了。

如佛陀最初和弟子们说的真理,是在苦集灭道的四谛。苦是世间的果,集是世间的因。灭是出世的果,道是出世的因。欲想知苦断集,必须慕灭修道。这是一种真理的定律,不可加以加减乘除的,过去十方诸佛如此说法,现在释迦佛陀也是如此说法,始终不违背这一正理,而不妨作种种不同技巧的推演和综合,或竖说、横说、或演绎说,或归纳说,以达成他设化度生的目的。

在契机方面说,佛陀每次说法,都是应众生的机感,而作不同的说法。你是什么根机,何种程度,即对你说什么法,适合你的程度,这叫做对机施教,应病与药。

佛陀成道后,一日在优楼频螺聚落的尼连河岸边菩提树下静坐,心中思惟着:一个没有恭敬心的人,自然无法恭敬、孝顺师长,不愿听从教诲,所作所为无所忌惮,放纵私欲,任意而行,便失去受益、提升自己的机会,将为种种烦恼、苦难所缠缚逼迫。相反地,若人能以恭敬谨慎之心,孝顺、侍奉师长,无有违逆,自身则能有所受益,常常处在安详、喜乐的境界中。

接着,佛陀进一步思惟:世间若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优于我者,无论他是天人、人、魔、梵天、沙门或婆罗门,我都应该向他请益、学习,恭敬供养。于是佛陀仔细地观察诸世间,却发现没有任何人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能够超越已觉行圆满的自己。于是,佛陀心想:我应亲近、依止、供养、恭敬、尊重我所证悟的真理,因为过去诸佛皆是如此奉行,未来诸佛亦将如此遵行,所以我应效法过去、未来诸佛,亲近、依止、供养、恭敬正法。

此时,大梵天王知道佛陀综观世间之领悟,明了三世诸佛都是依法而住,自己也应跟随三世诸佛之行,依法而住。于是天王来到佛陀的面前,恭敬地对佛说:世尊,诚如您所开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都是真正觉悟真理的圣者,能够破除一切烦忧热恼,一切皆依法为师,所以时时亲近、依止正法,就是三世诸佛所说的共法。我应要尊重佛陀的教法,时时忆念佛陀的教导,尊重供养无上法。梵王深深地赞叹、礼敬佛陀后才离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因果故事:鹦鹉念佛往生记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因果故事:鹦鹉念佛往生记

因果故事:鹦鹉念佛往生记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王老居士家喂养的一只绿毛红嘴鹦鹉,念佛已有十年,日前往生。往生后十几天直到火化前,身体一直非常柔软,羽 毛翠绿鲜亮,栩栩如生。火化后检得一完整舌头、二十多颗...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二十二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二十二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二十二集) 尊敬的法师,各位同修大德,大家下午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乘无量寿经》,请大家看经本第二品的第十七页最后一行: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诸庶类...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八节 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根源就是贪。贪的熄灭即是苦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八节 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根源就是贪。贪的熄灭即是苦

第八节 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根源就是贪。贪的熄灭即是苦的终止。/佛陀一望无际的优娄频娄大草原上,一轮圆月冉冉从东方升起,这就是五月至六月间的月圆日。凉爽的微风,轻拂着尼连禅河岸的树林和大地。凉...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胖大婶的苦恼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胖大婶的苦恼

胖大婶的苦恼淼镇上有位大婶,长的挺胖,大家都叫她胖大婶,她对别人叫她胖大婶也不以为然,叫得久了,真名反而无人叫了。胖大婶最近非常苦恼,多次来寺里向请智缘师父诉苦,倾诉她的家庭暴力的情况。她丈夫我们也...

达真堪布:在这样的状态中念,才能感应道交、消除业障

达真堪布:在这样的状态中念,才能感应道交、消除业障

达真堪布:在这样的状态中念,才能感应道交、消除业障 十多年了,很多人仪轨念得特别熟,不用看都能背下来了,但都是跟着哼,根本没有去思维内容。有的人比较老实,观想了,但是也没有三轮体空的智慧。我们观的...

怎么挽回情感 降低需求感

怎么挽回情感 降低需求感

分手后怎么挽回?分手后很多人都会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想要挽回爱人的想法日益强烈,于是冲动之下所做的打电话、送花、求复合等等各种死缠烂打的戏码没有让对方感动,反而对你更加冷漠,想要拯救爱情更加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