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六指长老

六指长老

民国祗园大师,名淳镜,俗姓王,贵州普定县人。从小就不爱讲话,喜欢安静,不娶妻室,有空常常诵念法华经。

当他父母亲双双过世后,便往云南鸡足山慧灯庵,顶礼月池禅师,求请出家。

清德宗光绪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春天,往云南姚州佛陀山至德禅院受出家具足比丘戒。随后发心到处参学,天下名山,都走遍了。后来行脚到大金塔,瞻仰顶礼佛的真身舍利,打了一期的佛七,当到了第六天晚上时,忽然感到佛光照耀全身,于是念佛念得更加精进了。

而后到了普陀山,喜欢普陀山的清净庄严,在梵音洞附近,建造一座香山茅蓬,一心一意专注念佛。正好这时候普陀山发生旱灾,大师悲心大发,于前山(普陀山前山)普济寺燃一指供佛,为大众忏悔,不久,又再燃一指供佛于后山法雨寺,终于感动天神降下甘雨。又在自己所居的香山茅蓬燃一指供佛,感动地涌甘泉,虽然是大旱,也不会没有水喝。

后来在阿育王寺的佛舍利塔前燃一指供佛,这样总共烧掉了四个手指头,那时的人便尊称他为六指长老,拜他为师的弟子非常之多。

不论冬天或夏天总是穿着一件破衲衣,不蓄积钱财,依着慈悲喜舍修行,凡有施主结缘供养的一切,都送到各地供斋供僧,或是救济贫民。平常只是念佛,不过问尘事俗务。人问他有几岁,都说是八十六岁,其实到民国廿二年,已经有一百岁了。

有一次,当大师要回云南时,路过金山寺,正巧寺中正在打佛七。大师以自己年纪大不方便跟着大众共修,于是独自在一个房间里,连续打了三期的佛七,共有廿一天。虽然是打佛七,而大师的精神却很好,跟平常没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都对大师的修持非常赞叹仰慕,都请求住持莲社。

民国廿三年三月,预知往生时候到了,特别赶到上海,跟弟子告别,三月十七日率领四众弟子回到金山寺,隔天有一小小病疾现前,却没有病痛之苦,只是夜以继日不停地念佛,吩咐弟子助念,到了三月廿一日往生。当时还面露笑容,往生后头顶的暖气久久不散。三月廿八日举行荼毗(火化)典礼,拾得几颗黄色的舍利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现代因果实录:佛制不可改变

现代因果实录:佛制不可改变

现代因果实录:佛制不可改变 问:不止一个佛友对我说,年代不同了,修行的方法也应当改变,现在物质发达,没有必要修苦行,一日一餐、过午不食那样对身体不利,吃好一点,喝好一点不执着就是了,保护好这个肉身...

亲佛法师:二课合解 第十九讲

亲佛法师:二课合解 第十九讲

《二课合解》第十九讲5月3日上午 9:00,释亲佛法师在榕桦寺念佛堂继续向四方信众讲授《二课合解》中的“回向仪”。亲佛法师在开讲前对2009年第二个“佛七”和释迦牟尼圣诞法会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总的要...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给孩子爱的机会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给孩子爱的机会

父母要给孩子爱的机会晚餐桌上,儿子夹了一个鸡翅放在我碗里,说:妈妈,这是你的。我津津有味地吃着 其实我不爱吃鸡翅,但我不想拒绝儿子的鸡翅,我这么做,只是想要给儿子一个爱的机会。其实,儿子以前并没有这...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二十八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二十八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二十八集)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乘无量寿经》,请大家看经本第四品。今天早上我们讲到法藏比丘「行愿精进」,我们把这段经文再读一读: 【又有...

不论修什么法门,事先应该这样称三声

.no-mobile{display: none;} @media (min-width: 960px){ .no-mobile{display:inline;} } .no-pc{display...

行禅的奥秘

行禅的奥秘

行禅的奥秘一行禅师摘自《与生命相约》 如果你能以平和、无忧无虑的脚步行走于这世间,那么对你而言,你将无须到所谓的净土或天堂上去。这其中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娑婆与净土都是来自于心。当你处于平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