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玄奘大师西行故事:大度义服婆罗门

四、大度义服婆罗门

玄奘法师经过两年的艰险旅程,到达印度后,拜在那烂陀寺著名的百岁高僧戒贤法师门下,刻苦参研佛法,数年间精通了律藏、经藏、论藏,因此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但也因此招来了印度一些僧人的嫉妒。

一名婆罗门僧人自以为学问高深,无人可及,于是在那烂陀寺门前贴出五十条疑难经义,自称如果任何人能够破解得其中一条,就立即将自己的头颅砍下。寺中众僧不服,纷纷前往观看,但果真无人破解得出任何一条。众僧求助于玄奘,玄奘却淡淡地说:都是出家人,何必好勇斗狠呢?遂一连三日不出寺院。

到了第四天早上,玄奘刚刚走到寺院门前,就被那婆罗门僧扯住。那婆罗门僧骂道:玄奘,你连一条经义都破解不出,还是滚回大唐去吧! 玄奘微叹道:身为出家人,为何还要出言不逊?这五十条经义,我又怎能不解。说罢,玄奘随口讲解经义,众人听的如同醍醐贯顶,大为欣喜。婆罗门僧面如死灰,为了履行誓言,只得拔剑准备自刎。玄奘制止道:实在难得,你舍命求学,说过的话何必当真呢?婆罗门僧拜倒在地,拜玄奘为师。

不久,玄奘听说那婆罗门僧会讲解《论胜》这部经典,于是便请他为自己讲解。婆罗门僧惊异地说:我是弟子,怎敢给师父讲经?玄奘回答:那部典籍我没有学过,既然你精通,我就应该向你求教。

待到那婆罗门僧讲解完毕后,玄奘对他说:以前我是你的师父,现在你给我讲经,又是我的师父,咱们还是不以师徒而论,平起平坐地研究佛法吧。 经此一事,全寺众僧无不敬佩玄奘的渊博和大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心直何必口快?佛教如是说

心直何必口快?佛教如是说

古人有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的是我们要管好自己这张嘴。佛教“十善业”中,与善恶相关的语言就有四种,恶语和柔和语,妄语和实语,绮语和质直语,两舌和调解语。又有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

星云大师:如何正确的向佛祈求

星云大师:如何正确的向佛祈求

如果你是一个佛教徒;或者是一个基督教徒;或者是一个神教徒,我想都一定有一些祈求的经验,就是祈祷的经验。这祈求祈祷啊,怎么样子才叫做一个比较很高贵的祈求祈祷呢?我贡献各位四点意见:第一、我们求神的感应...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善士问: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请推荐几本可以吗?宏海法师答:阿弥陀佛!初学佛者的的确确应该把基础打扎实一些,就是全面的,然后比较立体的、和以有一点点贯通能力...

健明健智:我的学佛经历和殊胜感应[地藏王菩萨篇]

健明健智:我的学佛经历和殊胜感应[地藏王菩萨篇]

如果说观世音菩萨是我佛学的引路者,那么地藏王菩萨无疑是我修行路上的升华者。我清楚得记得小时候的我身体特别棒,7岁之前似乎不知道什么是病。但是从那之后,事情的发生令人不可想象。我想我也没有做什么不可告...

工作中“踩坑”,用一招就反转了

工作中“踩坑”,用一招就反转了

前几日,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姐姐突然找到我,说有急事相求,她在工作中遇到了大麻烦,被“小人”坑了,卷进了一场非常大的风波,差点丢掉来之不易的“铁饭碗”。姐姐为人光明磊落,从来没有想过害人,可哪知道,平时...

宽运法师:凡事先问自己

宽运法师:凡事先问自己

佛教经常让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如果我们亲近了善知识,得到善知识的提醒,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天石禅师和一个青年男子偶遇,于是二人结伴同行。天黑了那个男人邀请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