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婆罗门作贼畏打,终证圣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发心常行供施的婆罗门希望凡来接受自己供养和布施的人不要有任何争论和斗争等不祥之事。

一日分别来自市中心和市郊接受布施的婆罗门互相不合,市内的对市郊的说:你们以农务为主,来此接受布施不应理,此等布施属我们享用。对方亦不甘示弱,愈争愈凶。一个以偷盗为生的婆罗门趁机偷走金银财宝等物品,别的婆罗门发现后即放弃争论,上前抓住他狠狠鞭打,小偷招架不住,往祗陀园逃命。当他逃到祗陀园目睹世尊及僧众无有任何喧闹、寂静祥和的气氛时对清净僧团生起很大欢喜心,觉得自己作婆罗门不能满足,即于世尊足下恭敬顶礼祈求出家受持比丘戒。世尊慈悲开许,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传戒,并授予教言,他自己也精进修持,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他观知所应调化的首先是曾经抽打自己的那些婆罗门即于刹那间至彼处,从空中飞降而下,婆罗门见此特别欢喜,生起很大信心,于其足下恭敬顶礼祈求传法。他传予相应之法,有的摧毁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有的皈依三宝。

诸比丘启问:世尊,此尊者以何因缘先作小偷惧于被打,逃到佛前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唯愿世尊为吾等说。

世尊告曰:诸比丘,此乃前世因缘所致。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一婆罗门因偷窃供施之物被人责打,逃至迦叶佛前出家,一生中守持净戒,临终时发愿:虽然在迦叶佛的教法下一生出家未得什么境界,以此功德,愿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不做令佛不欢喜的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婆罗门即现在的婆罗门,以业缘及愿力成熟之故,今世他仍是惧于挨打而逃去出家,并证得罗汉果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佛法解冤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佛法解冤

佛法解冤唐朝京兆尹(掌治京师)殷安仁,家财富裕,向来奉事慈门寺僧众。隋恭帝义宁元年,有远客在殷安仁家住宿。暗中偷取人家的驴,在殷家宰杀,临走将驴皮赠送安仁。到了唐朝贞观三年,有一天,安仁在路上偶然遇...

13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13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依比丘戒及比丘尼戒而言,若以十方信施所供的常住物品,私自馈赠、取用,不论对象是谁、理由如何,均犯偷盗戒,而且是偷了十方僧物,至少也是现前僧物。所谓十方僧物,是属于十方所有、...

钟茂森:《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学习心得 第5集

钟茂森:《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学习心得 第5集

钟茂森:《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学习心得 第5集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请坐。今天是我们一起学习《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的圆满日,这篇文章给我们讲的是俞净意公,这位明朝的书生如何在遇到灶神...

谢祥岩谋杀正妻遭当打死

谢祥岩谋杀正妻遭当打死

谢祥岩谋杀正妻遭当打死七都乡,谢祥岩,在上海作外国人的厨司,一家五口。妻蒋氏,性情朴实,孝顺婆婆,常织布贴家用;祥岩要娶妍妇作正妻,与蒋氏离婚,母亲不许。祥岩暗同婶母商议,要毒死蒋氏。戊辰年五月十二...

体恒法师答: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出家就是脱离世俗的身份,进入僧团的组织。僧团是一个以出离生活为基本特征并承担佛法传承使命的团体,僧团的特征决定了僧人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无论是内在或是外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僧团必然会对欲...

女友狠心提出分手还能挽回吗 怎么挽回

女友狠心提出分手还能挽回吗 怎么挽回

情侣两个人之间受石油很多的原因,有时候是因为自己,有时候是因为对方的问题。但是,即使分手感情也还是会存在的,觉得放弃可惜,就挽回你的呢个她吧!一起来看看女友狠心提出分手还能挽回吗?怎么挽回?确定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