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宽心:死前交代

星云大师宽心:死前交代

清朝咸丰年间,日本首相陆奥中光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得了不治之症。小女孩在临终之际对父亲说:爸爸,我就这样死去,实在不甘心。尤其是,有一个问题我始终不知道。

你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好了。?陆奥中光说。

于是小女孩就问:爸爸,我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现在我即将死亡,死后我又到哪里去呢?

这位一向智足多谋的首相,一时瞠目结舌,无法回答。

人生了必然会死,这是恒古不变的定律,但是下面还有一句死了还会再生。依佛教的观点来看,人生了会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是没有止息的。生不足喜,死也不可悲,生死本来就是一个环形的关系,何必把生死割断,觉得生则可喜、死则可悲呢?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生时要活得逍遥自在,对死则要预作安排,使死能像解脱一样美好。既然人都要面对死亡,应该早作交待,不要等到临死时手忙脚乱。关于死前交代,略述如下:

一、撰写遗嘱。人在世间生活几十年,结下很多因缘关系,当然有很多的牵绊,到了死亡的时刻,即使有万般不合,又能奈何。不过,要懂得生前用遗嘱交待,你欠别人的、别人欠你的,都可以作个说明。甚至你想做什么、还有什么心愿未了,也可以在遗嘱里交待清楚。只要是属于个人的私事、想法,都可以在遗嘱里书写明白。例如宋朝爱国诗人陆放翁的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在临终时最牵挂的就是国家的复兴。

二、处理遗产。一生努力,临死前总会有一些遗产。有的人,生前就懂得布施行善,因为钱用了,才是自己的;不用,都是别人的。自己有钱不用,留给子孙,有时反而让子孙为争财而起纷争,乃至养成子孙好吃懒做的习性。在美国,有一些非常可爱的野生动物,十分讨人欢喜。但是美国政府规定,不可以擅自喂食,是担心野生动物依靠人类喂养习惯了,会削弱它们天生的求生本能。因此,我们对子孙应该遗留道德、技术给他们,不一定非要把钱财留给他们。钱财可以留给慈善、公益团体,通过这些可靠的团体把一生辛苦经营所得回馈给十方,这才是明智之举。

三、安排葬法。人的后事处理也很重要。有些家族由于各人主张不同,会闹得不愉快。最好本人生前明白交待,如嘱以火葬,自己先可拟一个讣文,敬告亲友:本人深知生死无常,自然之事。今世缘已了,回归本原。本人生陛简朴,往生后不宜铺张闹热,不用乐队,不可杀生祭祀。灵骨投之大海,不敢劳驾他人为个人生死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儿孙本诸平常的教诲,善做人,好好服务社会。生命来之于自然,又回归到大自然,望能为我庆贺,是所至祷。

四、遗爱人间。临终之前,你希望留些什么来遗爱人间呢?写一篇文章?发表劝世益人的言论?济助孤苦残障人士?捐赠奖助学金?或是在某地修桥铺路?乃至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只要你能为世间留下一些贡献,应该就是圆满人生的终了。

佛光菜根谭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

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

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

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苏东坡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苏东坡

苏东坡很喜欢参禅,也喜欢跟和尚做朋友,他有一位和尚朋友叫佛印。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个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有一天,苏东坡两腿一盘打坐参禅,境界很好,下了座也就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遍大千。八风吹不动...

索达吉堪布:净土宗的目标就是往生,但往生的条件到底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净土宗的目标就是往生,但往生的条件到底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净土宗的目标就是往生,但往生的条件到底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净土宗的目标就是往生,但往生的条件到底是什么?问:净土宗的目标就是往生,但往生的条件,很多法师讲得不一样:有人说要念到一心不乱,...

帮助弱者

帮助弱者

在这世上有很多弱者,他们需要帮助。佛在世时,特别关心病比丘。一个越战士兵给旧金山的母亲打电话:母亲,战争结束了,我要回家了。 母亲很开心:孩子,那你赶快回来,我们等着你呢。 但她儿子提出了个条件,请...

冬季第一果山楂

冬季第一果山楂

山楂是冬季火红的第一果!山楂虽小,营养却很丰富。新鲜的山楂可直接食用,切片泡茶喝营养也很丰富!山楂中含有脂肪酶,能帮助消除体内脂肪、减少脂肪吸收。山楂中的多种有机酸会增强胃液酸度,促进胃液的分泌,帮...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八章 慈悲的化身:沙玛瓦帝皇后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八章 慈悲的化身:沙玛瓦帝皇后

第八章 慈悲的化身:沙玛瓦帝皇后在佛陀出现于印度的幸运时代,有一对夫妻和他们绝美的独生女沙玛瓦帝(Samavati,古译:沙摩婆提)就住在边境内。他们的家庭生活原本快乐与和谐,但有一天却遭逢大难:家...

把握当下,做就对了

把握当下,做就对了

把握当下,做就对了在一个大丛林中,有位七十几岁的老和尚。他从十几岁到丛林修行后,就一直负责掌厨的工作。当他年老时,当家师父就问他:是否要换人做掌厨的工作?老和尚说:「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和大家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