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宽心:道德的光辉

星云大师宽心:道德的光辉

宋朝道楷大师得法后,大扬禅门宗风。一日,皇上遣使颁赠紫衣,赐号定照禅师。大师表辞不受。皇上复令开封府尹李孝寿亲至大师处,表达朝廷褒奖之意,大师亦不领受。因此触怒皇上,交州官收押。

州官知道大师仁厚忠诚,悄声问道:大师身体虚弱,容貌憔悴,是否生病呢?没有!大师回答。

如果说是生病,则可免于法律惩罚。州官诚恳地想为他开脱。大师厉声答道:没病就没病,怎可为求免于惩罚而诈病呢?

州官无奈,遂将大师贬送淄州,闻者皆流涕不已。

道楷大师德行崇高,操守严谨,虽受朝廷至荣,却辞而不受,虽遭州官惩罚,却忍辱不欺,这种由于信仰而生出的忍耐功夫堪为后人楷模。在佛教中,我们崇尚怎样的道德生活呢?

一、随喜的道德生活

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一愿为随喜功德,佛教不仅讲求布施,更注重随喜。随喜布施的功德甚至比有钱人捐献财宝更有功德,随喜的功德是大不可限量的。随喜就是把快乐随时随地布施给他人。譬如早晨起床,遇到人说一声你早或你好,这就是随喜布施;见到人给其一个善意的微笑,也是一种随喜布施。

随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去实践。譬如点头招呼、举手之劳的服务、恰到好处的赞美、真诚的关心,都是随喜的道德生活。当你吃到珍馐美味时,请你的朋友和你共尝,你会觉得食物的味道更芬芳。当你听到金玉良言时,转告你的朋友与你共守,你会感到人生的境界更宽广。而你若能将佛法的珠玑布施给你的朋友甚至一切众生,你的生命就更美化,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了。请大家不要忘了:把你的微笑随时展现在你的脸上;把亲切的招呼随时挂在你的嘴边;把随喜的功德融人你的生活。

二、慈悲的道德生活

唐朝的智舜禅师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走到一片山林,禅师坐在树下养息。一只野鸡被猎人打中,受了重伤,逃到禅师的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个小生命。猎人跑来向禅师讨回野鸡:我的野鸡昵?还给我!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禅师开导着猎人。你不知道那只野鸡可以当我的下酒菜吗?猎人一直和禅师纠缠,禅师无法,拿起随身携带的刀子,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猎人,说道:这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的重量?你拿去做下酒菜好了。智舜禅师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合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行,正是慈悲的具体表现。

佛法的根本精神在于慈悲,一切菩萨的发心也由大悲而起悲一切众生的苦难,而愿意去代为承受。古人所说的不忍人之心就是慈悲,大家应该把慈悲的道德带人生活,并且努力去实践!

三、惭愧的道德生活

惭愧就是对于自己不好的行为和心念,应感觉羞耻,知道忏悔并改正。《佛遗教经》上说:惭耻之服,无上庄严。虽然犯了过错,如果知道羞耻,穿上惭愧的衣服,过去的瑕疵可以去除,显得无比的庄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就是强调改过的可贵。

对一个有过错的人,不要轻视他,只要他发惭愧心,知道忏悔,白布上的一点污秽可以用水把它洗干净。大家不要看到白布上的小斑点就痛加指责,比起家里所用肮脏不洁的抹布,这小小的污点又算得了什么?就因为白布很洁白,稍有不净,人人见之;比起脏得找不到一点点洁净的抹布,更有机会还给它本来清净的面目。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四、因果的道德生活

胡适先生有一句话说:要怎么收获,先要怎么栽!因果观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的得失成败,冥冥中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而因果的观念是,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你自己造作出来的。幸福、悲惨的选择,主权不在神而是在自己,一切的结果是自己行为决定的。

有一个小孩和朋友发生了摩擦,跑到山谷大叫,发泄内心的忿闷。他对着幽深的空谷叫着:我恨你!我恨你!话声刚落,幽谷里传来我恨你!我恨你!的回响,久久不绝。这个小孩沮丧地回到家里,伤心地向母亲哭诉:世间上所有的人都恨我。母亲问明原委,于是牵着孩子的手,回到山谷。孩子,现在你对山谷说:我爱你!一小孩子照着母亲的话做了,立刻从四面八方传来我爱你的声音。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用爱才能赢得爱,以恨对待恨,恨意只会加深。

五、戒律的道德生活

戒律是佛陀为了调伏弟子们的身心所制定的种种规矩。有人或许会认为戒律是束缚行动自由的枷锁,何必自找麻烦,受戒律的拘束。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遵守戒律,确实不违,反而能够得到更大的自由解脱。

戒律是人与人相处之间的润滑剂。戒有种种的条文与差别,它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他人。我们不侵犯他人,他人自然不会伤害我们。因为树敌渐少,善友日多,办起事来自然能够左右逢源,所到亨通。因此,守戒律并不是自缚手脚,而是开拓更宽广的道路。尤其一切行止中规中矩、合乎戒律,那份不耻屋漏的心安理得是最为珍贵难得的。

恶口是最犀利的刀剑,贪欲是最激烈的毒药,嗔恨是最可怕的火焰,愚痴是最漫长的黑夜,烦恼是最无底的深坑。对于这些无明烦恼、种种罪障,我们要持着戒律的铠盾,披着惭愧的盔甲去对治,才能得到世间上最光亮的明灯智能。

六、信忍的道德生活

有一位比丘某天乞食到一家珠宝商的门口。珠宝商正为国王穿珠,见到比丘前来乞食,立刻人内取食。不料,珠子从桌上滚到地下,被一只白鹅吞了下去。珠宝商出来后,不见了珠子,误以为比丘窃取,就以竹杖鞭打比丘。比丘默默挨杖鞭,直至身上血流溅地,白鹅引颈舐血。珠宝商盛怒,一棒将鹅打死,比丘这才说出珠子被鹅吞食。珠宝商遂杀鹅取珠,并向比丘忏悔。当问明为何不事先说明原委时,比丘说:我若说出鹅吞去珠子,则鹅命将难保;现在鹅已被打死,我才说出真相。

为了护住畜生的一条命,甘愿忍受皮肉的鞭打,这都是信仰的力量所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若信心坚定,自然忍耐的力量增强,如此人格才能升华,生命才有光辉!

佛光菜根谭

牺牲自己,委曲求全,不伤害别人,这是戒的力量;

去除猜忌,合弃骄慢,不侵犯别人,这是定的功夫;

观照自我,了知因果,不错怪别人,这是慧的般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唯识三十颂》选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唯识三十颂》选

《唯识三十颂》选【题义】《唯识三十颂》是世亲菩萨晚年的著作, 其撰论的目的在于「破执显理」, 彰明唯识中道的思想。 因当时佛教界内存在着不执于有, 便堕于空的毛病, 故世亲造论欲扫除偏执, 弘扬瑜伽...

禅宗大德故事:广钦老和尚云水记

禅宗大德故事:广钦老和尚云水记

一、初见广老,再见挖宝民国六十五年,第一次见到广钦老和尚,当时老人家没别的开示,只教我们好好念佛。同去的政大东方文化社同学,都觉得非常失望,传说中老和尚是一位传奇人物,可是见面竟觉平淡无奇。大家以为...

佛教的“六和敬”是指什么?

佛教的“六和敬”是指什么?

佛陀住世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随众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佛陀如何统理,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

应当发愿让世界消除灾难

《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讲解

今天的雨很大,大家还是来了,就是一念心!这种道心,会有感应的。有些问题不要看得过深了,我们把它现实化,就是看成是我们现在的情况,把它融于现在的日常生活当中。经上教导我们的,都要求我们把它联系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

我们有什么具体困难、有什么苦难,都可以这样求,求的时候你要发愿。像光目女说要度一切众生,这只是个愿,她当时还是个女孩子,但是这个愿可以导致她行菩萨道,因为她今生发愿、来生发愿、生生发愿,永远不停歇地发愿,永远不停歇地度众生。

我们的眼光不要看得太浅近了,不要看一世、两世,更不要看我们现在当前的富贵、贫贱,不要注意这个。要注意什么呢?现在众生的灾难,我们时时地发愿,念经也好,念佛也好,希望这一切灾难不要发生,乃至于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有多少力量尽多少力量。

我们信佛的是这样,但是不信的就幸灾乐祸。如果哪里打架,看热闹的人多得很;听说哪儿发水火了,他就说“我早就知道它该遭殃”。他哪儿知道了?看人家地震了,他自己的没塌,他很高兴幸免了。现在很多人都幸灾乐祸,这也是愿,不过是恶愿。就冲这个愿,非下地狱不可,不管有没有做,这比你亲自杀一个人恶得多。

我希望我们的佛弟子,凡是听到《地藏经》,大家都发愿,愿这个世界消除灾难;听到哪里有灾难,你马上就回向。你念十声“地藏王菩萨”也好,念一部《心经》也好,就只要几分钟,效果如何你不要问。为什么呢?这个效果是你所看不到的,你周围的气氛也都不同了。

听到哪里有难,你马上就回向

应当发愿让世界消除灾难《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讲解今天的雨很大,大家还是来了,就是一念心!这种道心,会有感应的。有些问题不要看得过深了,我们把它现实化,就是看成是我们现在的情况,把它融于现在的日...

相信我 将手放开

相信我 将手放开

有个青年,住在山顶,每次傍晚下班后,他都要走一段崎岖小路才能抵达家门。有一天,工厂赶工,他必须做超时工作。放工后,已到半夜,当他在那段小路走着时,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大地一片漆黑,四处的灯又突然...

名人成长故事:小比尔.盖茨的“电脑梦” 晋亚

名人成长故事:小比尔.盖茨的“电脑梦” 晋亚

比尔盖茨(c)从小就是个电脑迷。他1955年10月28日生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小时候就开朗活泼,是一个精力充沛(pi)的孩子。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等长大些又花许多时间骑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