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宽心:道德的光辉

星云大师宽心:道德的光辉

宋朝道楷大师得法后,大扬禅门宗风。一日,皇上遣使颁赠紫衣,赐号定照禅师。大师表辞不受。皇上复令开封府尹李孝寿亲至大师处,表达朝廷褒奖之意,大师亦不领受。因此触怒皇上,交州官收押。

州官知道大师仁厚忠诚,悄声问道:大师身体虚弱,容貌憔悴,是否生病呢?没有!大师回答。

如果说是生病,则可免于法律惩罚。州官诚恳地想为他开脱。大师厉声答道:没病就没病,怎可为求免于惩罚而诈病呢?

州官无奈,遂将大师贬送淄州,闻者皆流涕不已。

道楷大师德行崇高,操守严谨,虽受朝廷至荣,却辞而不受,虽遭州官惩罚,却忍辱不欺,这种由于信仰而生出的忍耐功夫堪为后人楷模。在佛教中,我们崇尚怎样的道德生活呢?

一、随喜的道德生活

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一愿为随喜功德,佛教不仅讲求布施,更注重随喜。随喜布施的功德甚至比有钱人捐献财宝更有功德,随喜的功德是大不可限量的。随喜就是把快乐随时随地布施给他人。譬如早晨起床,遇到人说一声你早或你好,这就是随喜布施;见到人给其一个善意的微笑,也是一种随喜布施。

随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去实践。譬如点头招呼、举手之劳的服务、恰到好处的赞美、真诚的关心,都是随喜的道德生活。当你吃到珍馐美味时,请你的朋友和你共尝,你会觉得食物的味道更芬芳。当你听到金玉良言时,转告你的朋友与你共守,你会感到人生的境界更宽广。而你若能将佛法的珠玑布施给你的朋友甚至一切众生,你的生命就更美化,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了。请大家不要忘了:把你的微笑随时展现在你的脸上;把亲切的招呼随时挂在你的嘴边;把随喜的功德融人你的生活。

二、慈悲的道德生活

唐朝的智舜禅师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走到一片山林,禅师坐在树下养息。一只野鸡被猎人打中,受了重伤,逃到禅师的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个小生命。猎人跑来向禅师讨回野鸡:我的野鸡昵?还给我!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禅师开导着猎人。你不知道那只野鸡可以当我的下酒菜吗?猎人一直和禅师纠缠,禅师无法,拿起随身携带的刀子,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猎人,说道:这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的重量?你拿去做下酒菜好了。智舜禅师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合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行,正是慈悲的具体表现。

佛法的根本精神在于慈悲,一切菩萨的发心也由大悲而起悲一切众生的苦难,而愿意去代为承受。古人所说的不忍人之心就是慈悲,大家应该把慈悲的道德带人生活,并且努力去实践!

三、惭愧的道德生活

惭愧就是对于自己不好的行为和心念,应感觉羞耻,知道忏悔并改正。《佛遗教经》上说:惭耻之服,无上庄严。虽然犯了过错,如果知道羞耻,穿上惭愧的衣服,过去的瑕疵可以去除,显得无比的庄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就是强调改过的可贵。

对一个有过错的人,不要轻视他,只要他发惭愧心,知道忏悔,白布上的一点污秽可以用水把它洗干净。大家不要看到白布上的小斑点就痛加指责,比起家里所用肮脏不洁的抹布,这小小的污点又算得了什么?就因为白布很洁白,稍有不净,人人见之;比起脏得找不到一点点洁净的抹布,更有机会还给它本来清净的面目。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四、因果的道德生活

胡适先生有一句话说:要怎么收获,先要怎么栽!因果观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的得失成败,冥冥中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而因果的观念是,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你自己造作出来的。幸福、悲惨的选择,主权不在神而是在自己,一切的结果是自己行为决定的。

有一个小孩和朋友发生了摩擦,跑到山谷大叫,发泄内心的忿闷。他对着幽深的空谷叫着:我恨你!我恨你!话声刚落,幽谷里传来我恨你!我恨你!的回响,久久不绝。这个小孩沮丧地回到家里,伤心地向母亲哭诉:世间上所有的人都恨我。母亲问明原委,于是牵着孩子的手,回到山谷。孩子,现在你对山谷说:我爱你!一小孩子照着母亲的话做了,立刻从四面八方传来我爱你的声音。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用爱才能赢得爱,以恨对待恨,恨意只会加深。

五、戒律的道德生活

戒律是佛陀为了调伏弟子们的身心所制定的种种规矩。有人或许会认为戒律是束缚行动自由的枷锁,何必自找麻烦,受戒律的拘束。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遵守戒律,确实不违,反而能够得到更大的自由解脱。

戒律是人与人相处之间的润滑剂。戒有种种的条文与差别,它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他人。我们不侵犯他人,他人自然不会伤害我们。因为树敌渐少,善友日多,办起事来自然能够左右逢源,所到亨通。因此,守戒律并不是自缚手脚,而是开拓更宽广的道路。尤其一切行止中规中矩、合乎戒律,那份不耻屋漏的心安理得是最为珍贵难得的。

恶口是最犀利的刀剑,贪欲是最激烈的毒药,嗔恨是最可怕的火焰,愚痴是最漫长的黑夜,烦恼是最无底的深坑。对于这些无明烦恼、种种罪障,我们要持着戒律的铠盾,披着惭愧的盔甲去对治,才能得到世间上最光亮的明灯智能。

六、信忍的道德生活

有一位比丘某天乞食到一家珠宝商的门口。珠宝商正为国王穿珠,见到比丘前来乞食,立刻人内取食。不料,珠子从桌上滚到地下,被一只白鹅吞了下去。珠宝商出来后,不见了珠子,误以为比丘窃取,就以竹杖鞭打比丘。比丘默默挨杖鞭,直至身上血流溅地,白鹅引颈舐血。珠宝商盛怒,一棒将鹅打死,比丘这才说出珠子被鹅吞食。珠宝商遂杀鹅取珠,并向比丘忏悔。当问明为何不事先说明原委时,比丘说:我若说出鹅吞去珠子,则鹅命将难保;现在鹅已被打死,我才说出真相。

为了护住畜生的一条命,甘愿忍受皮肉的鞭打,这都是信仰的力量所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若信心坚定,自然忍耐的力量增强,如此人格才能升华,生命才有光辉!

佛光菜根谭

牺牲自己,委曲求全,不伤害别人,这是戒的力量;

去除猜忌,合弃骄慢,不侵犯别人,这是定的功夫;

观照自我,了知因果,不错怪别人,这是慧的般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地藏经等佛经明确告诉我们念佛可以灭罪

地藏经等佛经明确告诉我们念佛可以灭罪

云龙居士,2010地藏经明确告诉我们念佛可以灭罪 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 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

内心的洁净才是真正的洁净

内心的洁净才是真正的洁净

内心的洁净才是真正的洁净在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因为长期工作,她的衣服很脏,大家都很讨厌她。每次见到她,人们总是掩着鼻子走过。但佛陀却叫她来听佛法,鼓励她精进。这样...

蔬菜的神奇对应,7种果蔬对应你身体的7种器官

蔬菜的神奇对应,7种果蔬对应你身体的7种器官

水果蔬菜是我们每天都要吃的,但你是否注意过,一些水果蔬菜从某个角度看竟然跟我们身体的一些器官非常相像,而更加奇妙的是,这些蔬菜水果恰恰是为相应器官补充营养的极佳选择。这说明,吃什么补什么这句话是有道...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有情是蕴、处、界和合的生命流,非一期死了为结束,在因缘合会时,他将无限止的延续下去。能无限延续、须因缘的资粮。如灯有不断加油,才能永放光明。约~期生命说,即须四食的资养。《杂阿含》...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上)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上)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上) 【教孩子的学问】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上) 读书为什么班主任:老师好。陈老师:大家好。【孩子要有好老师】这个特别节目进行到这一集,大家都非常关心一个...

为了应对气候危机,英国部队流行吃素

为了应对气候危机,英国部队流行吃素

现在英国武装部队的厨师们正在学习如何制作植物性膳食来帮助动物和应对气候危机最近,自英国陆军、海军和皇家空军的国防部厨师教官参加了植物烹饪大师班,学习如何用纯素食材制作营养餐。这个纯素培训班是由英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