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善寺地藏救地狱众生感应记

开善寺地藏救地狱众生感应记

唐钟山开善寺,有地藏菩萨像,高三尺,通光四尺五寸,多年不识谁所造。后扬州都督邓宗,行年六十一,身有微疾致死,其心尚暖,不发葬事。一日一夜苏,悲哭无言,命子孙扶诣开善寺。谓僧曰:「此中地藏菩萨像,高三尺,通光四尺五寸,颇坏在不?欲礼拜供养。」诸僧不知所在,依邓宗言,寻诸圣像中,既谓如言像。宗礼敬,白僧欲请此像。僧问所怀。答曰:「吾死忽见四品官人,被掣到大城门。一时彷徨,官人入城,暂时出来,语吾:『汝可参厅前。』即诣王前。王曰:『汝不可死,又奉法以为家业,早当还人间。但冥途恐布,人不知之,汝欲见地狱否?』曰:『欲见之。』即召绿衣官人曰:『汝将邓宗地狱,示苦具相。』便从官人出城,赴东北方,五六里许,有大铁城,开闭以铁扉。渐近见之,城中猛火洞然,迸火如锻,百千罪人,在中受苦。时有一沙门,入狱防御猛火,教诱罪人,火焰暂息。又前进到铁城,十八地狱在其中,其受苦之相,不可具说。沙门在其中,教诫罪人同前。一一巡捡方还,沙门从地狱而出,语曰:『汝知吾否?』答不可知之。云:『吾是开善寺之地藏菩萨也。昔沙门智藏法师弟子智满法师,为救三途众生受苦,刻雕吾像。吾听祈请,每日一时,入十八地狱,无量小地狱,教诫示导。宿种强者,发心升出。次弱者,种出恶因。最下微弱,乃至断善,邪见无善者,不觉不知,了无出心。若在人间,善根微弱者,易可往化度。若人入恶道,圣力无能,如木石故。此等不觉者,待后出时,若微强者。初入之时,可发悔心。汝奉法力,免地狱苦,早还人间,宜告此事。』即举目瞻仰沙门,身是三尺,通光璀瑰。沙门随授二偈曰:『若在人间可修道,阐提有心尚可发,若入恶道业已熟,心无分别不可救。如衰老人欲进路,若动其足扶易进,若卧不动力不及,众生业定亦复然。』说偈忽然不见,寤寐持其事,恐虚实不语他人,今见此像,全同所见,以是因缘故欲请之。」僧闻之欢喜言:「善哉!信心感圣记,但可模治之,不可请。」乃雇巧工,模像留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绝美的健康食品

素食绝美的健康食品

三色袈裟口味是酸酸甜甜的,吃起来有点像土豆泥,但更加爽口哦。这道菜作为开胃甜品还是很不错的呢! 麻辣牛肉干这道菜口味和牛肉干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比真的牛肉干更脆一点,很有嚼头哦。配上麻辣的小料,让你吃...

如何听闻佛法才能受益无穷?

如何听闻佛法才能受益无穷?

在佛教流行的地区,学佛风气很兴盛,往往有很多人把佛法当学问研究。从学术的角度看,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但在修行上,对听闻到的法,是不能单纯作为学术来研究的。佛法讲求的是“反观自性”,因此佛教徒也称为...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一章 在家弟子的典范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一章 在家弟子的典范

第一章 在家弟子的典范有一次,佛陀为了比库们的利益,曾列举二十一位著名近事男(Upasaka,或译为「优婆塞」、「信士」)的名字,他们都已证得解脱的道与果。这个表列中的第四位是靠近沙瓦提城之马奇卡桑...

星云大师:第二十六节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

星云大师:第二十六节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

第二十六节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频婆娑罗王迎接佛陀住在王宫中,得到无上的法乐,他心中老是想着不知如何报答佛陀才好。忽然,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浮现在他的脑内,那竹林之中,寂静雅洁,很富有园林的优美,在那竹林...

海涛法师:怎样改变老公和儿子的坏习惯?

海涛法师:怎样改变老公和儿子的坏习惯?

海涛法师:怎样改变老公和儿子的坏习惯? 问:她说她老公喜欢交朋友,结果去抓小动物如:猫,去买麻雀,然后送给人家,这种行为是杀生,果报很重,她很痛心,对她老公做这个事要怎么办?她的儿子很喜欢上网,劝...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节 人说王纵暴喻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节 人说王纵暴喻

第二十节 人说王纵暴喻昔有一人,说王过罪,而作是言:王甚暴虐,治政无理。王闻是语,即大嗔恚,竟不究悉谁作此语,信傍佞人,捉一贤臣,仰使剥脊,取百两肉。有人证明此无是语,王心便悔,索千两肉,用为补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