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瑛法师:修持《楞严经》、楞严咒的感应

圆瑛法师修持《楞严经》、楞严咒的感应

缘余年二十四,听讲斯经(指《楞严经》——金刚慧剑按),愧学识之浅陋,感注疏之繁多,用心过度,致患血疾。乃于佛前发愿,仰叩慈光冥护,顿令恶疾速愈,更求得悟,寂常心性,真实圆通,宏扬是经,著述讲义,用报佛恩,藉酬私愿。

越日,见有化人,状如老媪者,来示余曰:‘云不要紧!以白杜鹃花炖冰糖,服之可愈。’言讫回首,媪即不见,心窃异之。

遂依言购服,三次血止。

于是信愿益坚,精心研究,竟达十载,于经中疑义深奥难解之处,遂一一书条,贴于壁上,逐条静坐参究,既明白一条,即扯一条。

如是者,八年之久,一房疑义,扯尽无余。

所著经论讲义,已出版流通者,十有余种。

惟此经讲义,迟迟著述者,何也?

以楞严妙义,丰富深藏,每讲一次,则有一次发明,多究一番,自有一番进步,意欲掩关,专著是疏,机缘未凑,致延时日。

迨年六十有八,深感老病之躯,风前残烛,若不速偿斯愿,恐悔莫及。遂于圆明讲堂,创办愣严专宗学院,有欲造就僧才,续宏大教,谨择四月八日,开演斯经,日更躬亲授课,余时编著讲义,每夜辄至三更乃止。

如是者久,辛劳过度,旋至次年二月初四,正讲演时,忽患中风之病,由徒明旸,急扶下座,入室遂已,不省人事,经时七日,始得转机。幸有良医黄钟、郑葆湜二医师诊治,方告安然。

至七十二岁,复思楞严著述未竣,大愿莫偿,于是乐慧斌居士劝余曰:‘从容编著,既有善愿,必获成功。’

于七十四岁夏告完,计二十四卷,装成五册。

聊据管窥之见,以论性天;

但凭蠡测之才,而探义海。

质之深入楞严三昧者,未免要施当头一棒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修禅与气候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修禅与气候

洞山禅师曾问他的门徒:天气如果太热,你们到哪里去避暑?弟子回答说:当然到气候凉爽的地方避暑!洞山禅师再问:寒冷的时候,到哪里避寒?弟子们又回答说:当然到天气暖和的地方避寒!洞山禅师非常失望,觉得这许...

百岁白叟削发修行体力不支跳河自杀--学佛网

百岁白叟削发修行体力不支跳河自杀--学佛网

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原始出处是《贤愚经》。原经篇幅较长,网上也有不合白话译文,但因篇幅所限,小编整理之时已有删省,文字稍有润饰。前面出现一座大山,山上插着无数刀剑。释迦牟尼佛住世时,王舍城有一位长...

这4种素食是食物中的“战斗机”

这4种素食是食物中的“战斗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素食了,只因为素食更绿色更健康,其实在饮食中很多的素食完全可以抵得上肉的营养。1.红薯:补虚乏、益气力营养分析:系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粘液蛋白、糖、...

星云大师:做人有做人的艺术,说话也有说话的巧妙

星云大师:做人有做人的艺术,说话也有说话的巧妙

言必契理,言可承领,言则信用,言无可讥。——《十善业道经》这是《十善业道经》里的一段话,提示我们说话的技巧与方法。做人有做人的艺术,说话也有说话的巧妙。所谓「做人难,人难做」,关键在于说话的不容易。...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五、罗睺罗的求法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五、罗睺罗的求法

罗睺罗的求法林崇安教授一、前言印度悉达多太子二十九岁时,儿子罗睺罗出生了,接着悉达多太子为了解决生死的大问题,就出家去找答案,经过六年的苦行,最后以中道之行,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成佛后的第六年,...

海涛法师:没有主人的东西,带回家是不是犯戒?

海涛法师:没有主人的东西,带回家是不是犯戒?

海涛法师:没有主人的东西,带回家是不是犯戒? 问:有一次去爬山,在草堆里看到一棵小木瓜苗,心里想这是自然生的,就把它拔起来带回家种,现在疑惑这样是不是犯戒?请问该怎么办?答:这不算犯戒,因为自然生的...